量化投资方法论四大量化问题3

第三个问题是一个策略被很多人知道了以后,是否就不赚钱了呢?

接着上面的那个问题的思路继续讲,如果你的这个策略的收益来源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无效性获益,那么确实当更多人知道了这一点并参与进来,你的获利空间也就越来越小。但是如果你的策略的收益来源是第二种,那么其实即使很多人知道了,也未必会导致它不赚钱,当然,正如上面我们提到的,这样的收益,其所承担的风险,你也是需要有很清醒的认识的,并可以合理的管理这个风险,所以从这个角度叫,盈亏同源是有道理的,好多人说的盈亏同源,其实往往就是指第二种的这个收益。

第四个问题是如何评价一个投资系统或策略的好与坏?

或者如何评价一个基金的好与坏?通过研究发现很难有一种方法能够非常准确与客观并长期有效。比如说历史业绩,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历史业绩的好与坏一定与未来正相关吗?有时是的,但有时可以是反过来的:

比如一个策略或者是基金,在市场今年上半年的趋势行情中,不到一两个月就赚了超过30%的收益的话,这当然是不错的业绩,但是根据此,就购买这只基金并期望下半年获得类似的收益,是合理的吗?仔细想想,其实不合理:

因为一个策略或者基金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如此高的收益,恰恰说明他的策略风格是偏激的、单一的、相对激进的。比如说他全部都是趋势类的策略思路,而且还用了比较高的杠杆,那么继续坚持这样的投资策略或思路的话,假如下半年市场陷入无序的震荡,他可能就会亏大钱了,当然你可以争论说下半年年或许还是趋势行情。

但我觉得这方面除非你有非常合理的具体的模型来预测,并且确实证明长期有效,否则我是不觉得你可以准确预测明年的市场结构的,历史上多次证明华尔街大部分专业机构和交易者对于未来一年的市场的预测往往都是大概率错误的。你也可以说,这个策略很智能,或者这个基金经理很智能,他们总是能在趋势来的时候做趋势交易,震荡市场来了就知道做震荡。

市场中是否存在这样的高手长年可以准确判断并切换的?我觉得可能是有的,但是你遇到的概率是比较低的,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不应该基于一个假设就是自己是全市场最聪明或者全市场最幸运的一个来进行投资。这样的心态下,大概率投资生涯会比较短。

我们在面对市场的时候,谦虚一点,敬畏一点,保守一点总是更好的,即使你很看好趋势行情,也要为非趋势行情的市场做足准备,不要总是假设自己很聪明,可以做很多预测,然后在不同子策略或子基金之间来回选择切换做择时,事实往往是残酷的,那就是你这么做之后发现其实自己是比较蠢的那一个,择时起到反作用,你觉得这个基金该赚钱了,或者这个策略该赚钱了,然后想去抄底的,结果反而不如人家一直呆在里面的或者一直在外面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即使很多的专业机构,做的也不够好。这个跟在股市里散户十人九亏是一个道理,心态没摆正,机构并不会比散户做的更好。好多基本就是看着历史业绩选子基金,业绩好的买进入,差了的就赎回,其他的思考能力很差,对市场的理解很差,对策略的把握也不行,那么几年下来大家就会发现还不如平均的买入那几个子基金然后抱着不动的结果好,那么可想而知他的结果了。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515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12 日 上午9:17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12 日 上午9: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