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方法论三要素风险因子

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你至少应该有个基本的概念就是收益来源都是什么,以及在每个市场应对思路是什么

你至少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知道不同市场中做量化策略你大概先要在哪几个思路上下功夫比较靠谱,多个市场反复验证有效的东西,而且是逻辑上解释的通的,这就好很多。否则,你走进了死胡同。

投资这个事情已经够复杂了,需要考虑这么多方面,不过这还不够,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风险因子,策略组合的再好,资产分散化做的再好,尾部风险方面完全没考虑,那么一样可以下场很惨。

你把过多的赌注压在了尾部风险不出现这上面,那么就会出问题。本来尾部风险没那么高的,这也是为什么稍微朝这方向暴露一些头寸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你过于贪心,暴露过多,最后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不妥了。

再比如说,经济增长好的时候,股票收益往往比较好,这时候做股票裸多组合,要比完全中性阿尔法策略组合,收益要高,但是你过于贪心,一直裸多,那么就把过多的风险暴露在经济增长这个不确定的变量上。

还有像流动性风险,比如成交量比较小的小盘股,有时候高的收益体现了流动性溢价,如果你过于贪求这个溢价,把所有全都压在小市值股票,如果股票的流动性大幅降低,那么你的这个投资组合,将会是受伤最严重的那个,相反持有蓝筹股,这时候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概率要小得多。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市场中有人每天清末吃饭,那这往往不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特别你还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聪明的缘故,那就离危险不远了。

因此,风险因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需要慎重考虑,否则,一个看似在资产类别以及投资策略风格方面都已经充分分散化的投资方案,仍然有可能有着隐藏的过多的某种风险,平时不发觉,一旦出问题,就会很严重。

而在不同的风险因子上,应该如何选择暴露的倾向和比重呢?

超额收益和风险溢价有关,所以你想完全不暴露任何风险,这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你可以接受国债的收益水平。

既然超额收益的风险是一种必然,那么在没有具体的量化模型去预测风险因子度量及其变化规律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风险平价,也就是主要的几类风险因子平均暴露。

如果你的策略或模型,对于某类风险因子的研究非常深入,分析能力非常强大,你可以很好的预测市场的变化,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另当别论,那是你的水平,你超比例的在某种风险因子上存在敞口,或许就是可行的,但是也要额外小心,需要仔细推敲逻辑。

可以看到在长期平均来看,流动性越差的资产,期望收益也相对越高,这个例子很好的反映了流动性作为一个风险因子,与期望收益之间的密切关系。

有的时候你的投资方案或者组合收益比较高,很可能就是由于在某种风险因子上的敞口比较大而获取的风险溢价,这个是要额外关注的。因此风险因子这一方面,作为投资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必不可少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515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12 日 上午9:15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12 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