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讲解 随机事件,概率定义,计算以及实验统计方法,并通过随机事件举例,加强印象。
一、事件
(一)事件定义:(略)
(二)随机事件:
- 必然事件=1
- 不可能事件=0
- 介于两者的=(0,1),即随机事件
二、可能性大小:
(一)概率
- 定义: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为概率,是用于定量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 本文定义:
- 大概率事件:p>50%
- 超大概率事件:p>75%
- 小概率事件:p<50%
- 微小概率事件:p<25%
这样子的认知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股市的任何一种产品无非就是 涨跌平三种情况,部分归类为涨(包含平)跌,或者涨跌(包含平)。在概率上有1/3或者1/2的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普涨或者普跌必然是小概率事件,也就意味着行情的发动,终结,在走势上呈现出熊市或者牛市是一个小概率,不可逆事件。
有鉴于此,市场更多处于一种随机走势,即,部分涨,部分跌,交替进行。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交易体系的建立,策略的测试,运用等方式提高我们交易的精准度,即获胜的概率。
而在这里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市面上的涨是收盘以后的结果,而不是我们交易上的涨幅,这一点留在第二章进行论证的时候再行说明。
概率可分为主观概率和客观概率。
(二)主观概率:
- 定义:凭借投资者的经验,猜想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主观判断,经验判断,情绪判断)
(三)客观概率:
- 定义:是随机事件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能性大小。
- 举例:掷硬币,正反比例一直在50%附近。
(四)概率差异:
- 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上的比较存在三种情况:
- 1.大小相近
- 2.大小相等
- 3.大小差巨大
这里我们就要明白一点,市场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我们在股市中的思考思路,策略,交易系统都来自于此,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使得我们自身,人为的主观概率要符合客观概率,所以我们要做到:
1、认识市场,熟悉市场,从而提炼市场逻辑,市场运行规律
2、由于受到人在生理,心理上的限制,其体力,精力,财力等有限情况下,认识市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或者想当然,这就是主观概率
3、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使得我们的主观概率(判断)符合客观概率,或者说使得我们的操作逻辑范围,区间形成的面积要与客观概率的面积重叠
三、统计与计算
(一)计算概率:(有限事件)
- 概率=事件数/基本事件总数
(二)统计概率:(无限事件,随机事件)
- 比率=基本事件发生总数/试验总次数
(三)概率估算:
作者这个认识和说法是错误的,概率估算是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个过程,并不是通过穷举法的方式无限接近客观概率,这样子的做法会使得交易成本,负担极具上升,无任何实际意义。
四、随机试验方法:
本书引用概率要解决的问题:随机交易试验中价格涨跌概率的统计问题。
五、累积效应:
六、成功等式:
本书的五、六一起进行论述。
见本书第二章论述,在这里作者通过穷举法的方式计算出全球主要交易市场的K线涨跌幅,通过论述连续N(7>N>1)涨幅,一天涨幅,连续N(7>N>1)跌幅,一天跌幅所占整体的比例的模式进行测算累积效应的概率。
这个呢?笔者认为是错误的,毕竟不同的市场,内在的核心还是不同的,不能将全部的进行统计,而且不同时间段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下的操作思路,市场变化,资金操作手法也是不同的,所以这种统计存在极大的误差和问题。
作者想通过论述这种连续涨幅称之为成功。但是实际上,任何走势的连续性必然伴随着阶段性的回调和反复,而且在周线,月线上K线的表现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这也是对于中长线投资者在判断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尽管本书强调的是短期交易,但是笔者在这里还是要论述,不同的数据级别,在观察同一时间段上的走势是有很大的差别和看法的,所以在判断,操作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是必然的结果。
作者想通过这种连续涨幅的方式来论证盈利的稳定性,持续性,并期待读者能够通过学习达到这种境地,实现财务自由。
第二章 股市与概率
本章内容:股票交易随机性,全球股市价格指数的涨跌幅概率,k线阴阳概率,指数连涨概率,盈利概率和可盈利概率。
一、概率游戏:
- 概率:即不确定性
(一)交易的随机性:
市场行为:股票交易是随机活动,其每次交易均为随机试验,结果为随机事件。
具体表现为:
- 交易行为的随机性:交易主体的复杂多样。
- 价格预期的随机性:交易价格的预期不同。
- 价格涨跌的随机性:交易时间的不确定和交易价格的不确定。
- 交易结果的随机性:最终收盘以及第二天开盘的涨跌平不确定。
(二)概率游戏:(主观概率)
投资者只会根据自己对于股价走势的预期进行交易。
(三)预期值的主观性:(主观概率)
买入或者卖出无法估计未来走势能够走多远,仅仅只是凭借自身主观判断预期股价的涨跌概率。
(四)概率的客观性(客观概率)
寻找事件的客观概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五)统计概率(客观概率):
通过统计概率并用于指导买卖操作,这个是稳定盈利的前提。
二、涨落随机定律:
(一)价格涨落描述:
不就是涨跌平三种状态?
(二)涨落比例统计表:
本节见图:

(三)统计数据分析:
作者作出的结论:
笔者按:其实作者在这方面的描述是很不准确的,这种不准确在于各个走势的方向不同,而更重要的是样本数量采集也不同,自然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本书成书于2014年,这个时候正是美股走大牛市的中期阶段,而且美股历史上的长期性,在研判中如果不进行严格的论证,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南辕北辙的。
当然,指导意义还是存在的,我们接着分析就好。
(四)涨落随机定律及其内涵:


按作者的观点和分析路径来讲,平的概率是极小概率的前提下,那么账户的每交易一次,势必会使得账户发生变动,存在不同的变化,是涨还是跌,就必须依靠自身的交易逻辑来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每日的市场交易中必然会存在多空对决的结局,不是多方胜利就是空方胜利的情况出现。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的是,由1涨幅10%是1.1,但是1.1跌幅10%则是0.99。这种计算上存在的陷阱也揭示了,如果我们的胜率不能达到50%以上,即便是50%的胜率,也很容易使得我们的交易存在亏损的境地。
三、阴阳概率:
(一)描述和定义:

(二)阴阳比率统计表:

真心话:菲律宾,澳大利亚这些股市的数据能有什么意义可言。
从这里来看,作者对于概率论的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而言,任何的推论都必须建立在严格的推论和设计当中,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存在,那么任何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应当考虑的是权重大,影响大的市场,在这里还可以引入期指等数据用于描述市场变化,而不是找一些小市场进行充数。
另外,由于作者在不同市场的截取时间不同,也使得俄罗斯市场在描述上的权重不够大,影响来说,相对变得更小,从而使得数据反而受到西班牙,韩国市场的影响,这种论证是很不应该的。
四、连涨定律:
(一)连涨描述:

(二)统计数据表:


(三)统计数据分析:

(四)连涨定律及其内涵:


- 作者的这种连涨定律是没有意义的,尽管它能够提供一种今天买入第二天卖出的一个安全区间,但是问题是怎么去找,如何去界定,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连涨的概率只有53%,第二天跌幅却有47%,这种操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作者提出需要止损+低于收盘价的成交,但是面对这种近似的五五开走势,很难有操作的想法和意愿在里面。
- 另外作者提到的连涨一旦增加,那么连涨的不确定性就增加,截止作者计算的连涨7天以上的概率不足1%,由此可见,连涨的压力是巨大的,同样我们可以察觉到股市在涨幅上的脆弱性,同理通过论证连跌概率上的低概率,我们可以得知一个是事实,虽然这个事实极为残酷-那么就是除去所谓的熊市或者牛市,大部分的市场活动都在震荡中度过,交易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垃圾时间,而正是这种垃圾时间的大量存在才会导致大部分投资者白白浪费行情和交易成本,最终被这种震荡行情磨去激情。
-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投资者无法等待到所谓市场分析风格中的主升浪行情,那么卖飞自然就是常态,可以理解。
五、连跌概率
(一)连跌描述:

(二)统计数据表:

(三)统计数据分析:


- 作者的论述是不完整的,尽管提到了这种连涨,连跌的持续性的概率较低,但是只要遇到就会成为投资者的灾难,其杀伤力没有很好的说明,解释出来。
- 换句话说,作者只是将市场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统计,得到了一些结论和看法,但是这种表现是怎么来的,这种表现如何选择,这种表现是如何终止的,没有给出任何的理由。如何去选择与规避没有很好的介绍。
- 我们要一再强调一点,任何的涨,任何的跌都是通过生命周期来理解的话,都是需要时间和长度的,没有无缘由的涨,也没有无缘由的跌,它们都如同生命周期一样存在着一个开始-中继-变化-消亡的结果。如果按照这样子理解,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最有利的位置介入一般都是在开始和中继中进行介入,而最无力的地方在于变化(震荡),消亡中介入。不同时机的介入形成的成本,操作心理压力是不同的,对于市场的看法,操作自然也是不同的。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以概率的角度,通过不科学的分类,得到的自然是不同于市场表现的结论。
六、盈利,可盈利概率:
(一)任意k线盈利、可盈利概率:


- 条件一:指数第二天开盘价<第一天收盘价,涉及两天交易。
- 条件二:概率极高,达到83.29%。
这个笔者不太好说,毕竟这种统计量的确很诱惑人,但是实操上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投资者克制住自己的操作,尾盘买入才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明白,这个是截止2014年的以前的数据,2014年以后还需要进行验证,这个是本书涉及,贯穿其中的逻辑,你可以当做一种先验,但是能不能运用到现在还需要进行再次测试,接触本书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晚,而且更重要的是,作者所在的时间正是大牛市的档口,自然是统计样本中存在大量的涨幅,在增加2015年,2016年等后续两份的数据,至少经历过那两年的人都知道,熔断,跌停是常事,主板可能没什么,但是个股暴跌比比皆是。以上证最近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它的这个统计跨度将两次牛市都涉及到了,自然在样本的选择上存在着人为的界定,居然能够得出90.24%的上证交易概率,让人啼笑皆非。
希望投资者能够正确看待,这只是一个统计的思路,但并不是一个马上能用的策略,任何策略的学习,分析,论证到研发,投入,在数据的利用上往往存在一个不小的时间差,除非是用聚类等数据挖掘手段进行当前分析,发现共同点。不然笔者一般会认为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识别数据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验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论证的是指数,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没有对于个股进行统计,自然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风险。换个角度来看,指数跌停的概率极低,涨停概率极低,自然在设计中要比个股条件苛刻,希望在统计相关个股的时候注意到这一点。
但是本书的这个论断不妨碍笔者作出一个结论:
相比于开盘,盘中交易,尾盘交易造成的损失在这种统计上的确可以做到尽量减少损失,这个论断应该是可以作出的。
(二)阳K线盈利、可盈利概率:


严格的选自样本是必须的,股票虽然是社会经济类的科学,但也不妨碍我们可以利用实验的手法来进行论证。
作者没有提供选择周期的思路,自然对于一开始的学习和模仿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但是不认可这种结论。
这里笔者提供两个思路:
1.涉及的周期必须包括牛熊,其他市场可以以我a的时间段进行同样截取。
2.涉及的周期中或满足正态分布。
(三)阴k线盈利,可盈利概率:


- 不认可作者p>50%为大概率事件的判断,一般认为应当可能通过优化因子,增加限制条件提高策略的p值,作者这种主观判断,人为划分并没有验证盈利的整体性,次数等,我们要对这个结论抱有怀疑的态度。
- 实操上来讲,多数投资者都存在着亏损的情况下,短线交易频发的情况下,这种结论的作出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请大家注意这个案例,属于实操,笔者之前阅读过,有足够的完毕逻辑,可以值得学习和观察。
七、阳k线盈利模式:
(一)模式概述,(二)模式基本要素
- 模式选定:连涨模式
- 模式概率:p>53%
- 模式操作思路:第一天涨,尾盘买,次日连续大涨。
- 止损标准:2%-3%。
- 建仓原则:上涨收盘建仓,或低于收盘价建仓。
- 清仓原则:下跌收盘止盈清仓或止损清仓。
(三)操作实例:
- 案例一:酒鬼酒
- 大盘行情分析:2012年6月26日(塑化剂事件爆发时间为2012年11月19日,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1】,上证收阳,选择酒鬼酒,强势股,接近收盘时进行建仓,账户微幅浮盈。
- 建仓次日,6月27日,大涨,浮盈比例超过9%,持仓过夜。(在论述中采取先涨买第二天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各种情况,作者在此,看到巨大的盈利,没有拘泥于自己的教条)。
- 建仓第三日,6月28日,最大跌幅2%以内,因为账户浮盈比例较大,持仓观察,尾盘价格会涨,收小阳线,持仓过夜。(按照止损的标准)
- 建仓第四日,6月29日,高位震荡,收大阳K线,持仓过夜。
- 建仓第五日,7月2日,上午收盘之前,该股价在波动明显(作者提出的这个阴阳线,这个阴阳线的概念是什么?),午后盘股价大幅冲高回落,分时线下穿前底线,清仓。
点评:
- 大盘-个股逻辑,有主逻辑,小逻辑配套逻辑。但是在后面的建仓天数,并没有继续说明大盘情况,有些失策。整体盘面没有仔细分析,是强势还是弱势,只管收阳不收阳的情况,采取强势股的操作模式,即追涨模式。
- 第二,严格执行止损价,按照行情进行滚动管理。
- 第三,严格执行管理好手,没有因为行情的波动性影响自己的判断和操作。
- 第四,买得安全,卖不后悔。在作者卖出以后,股价持续上涨4日,但是不留念。

注释一:《白酒塑化剂事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85%92%E5%A1%91%E5%8C%96%E5%89%82%E4%BA%8B%E4%BB%B6/7503465?fr=aladdin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9618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