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滴血投资经验分享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失败原因:抄底)
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失败原因:认为优秀企业可以穿越周期不计价格买入)
3、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罗斯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崩盘,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崩盘了,日本股市却坚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当年损失了32%,与他唱反调的孔逸夫却让科尔基金赢利了70%,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亏损了。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失败原因:投机,对赌)
4、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当初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股市1000多点开始进入的,一直做到10000点,入市50万的资金滚到了8000万,其实她在10000点的时候,就把股票全部抛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现金。因为担心股市过于疯狂,所以她还是相对比较理智的,最后台湾股市上冲到12000点之上,三年多时间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惨,在台湾股市由12000点跌到7000点时,已经跌去5000多点了,按道理该反弹了吧,她又进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点,她不得不全部认赔清仓,三年的财富又都化为灰烬。(失败原因:博反弹,做波段)
归其原因,我们客观地说,她还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进场了,她当时自己就以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过是她的超级提款机而已。在此,我劝告大家,现在股市好,可能未来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失败原因:高估自己)
中国股市本来就是一场零和游戏:
游戏中的角色:
1、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可以叫做庄家。一般机构投资者并不是一个人在操作,他们是一个团队,有各自明确的分工,有着特别大的资金量,可以左右股价的走势,他们可以长期潜伏起来通过各种操作手法吸取散户低价的筹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成本是多少,很多散户就是由于看到把自己手里的低价筹码给卖掉之后股价反而开始不断拉升而追悔莫及。
2、游资
游资就是常年混迹于各大龙虎榜的较大规模的资金团体,游资可以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这样的团体一般会挑出市场上最热门的板块儿用几个连续的涨停板打造出一只龙头,用连续的涨停效应吸引散户不断跟进,不过你永远也猜不到他们成本是多少,打算什么时候抛货,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抛货之日,断头之时。
3、投机型中小散户
像是这种投机型的中小散户是这个市场里最普遍存在的。他们并没有可以左右股价的庞大资金,但是也不满足于一年只有一点点的收益,他们想要赚快钱,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听信了无数“砖家”的建议,到处去打听小道消息,专门跟着上面的游资一起炒作最热门的妖股,一天赚了不少会觉得扬眉吐气一副自己多了不起的样子,如果不幸成了接盘侠又会跳脚骂娘,不知止损,只会像杀红了眼一样去筹集更多的资金觉得自己的下一只票一定能赚回本。如果上面情况有一大半对你来说都很贴切,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得了一种叫做“赌博妄想症”的病。
对此我只能说:“施主,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4、投资型中小散户
对于他们来说市场是应该被敬畏的,不轻易涉水是他们的基本原则。他们可能只占了整个市场不及10%的份额,可是这类投资者往往成了市场最大的赢家,他们的投资收益可能会超过80%的同胞。这类投资者并不一定是对市场研究的有多明白,也不一定是技术学的有多好,他们或许正巧在这家公司上班或许得到了高人的指点,他们胜不骄败不馁,愿意忍受长期不赚钱的痛苦,甚至一个月只操作一两次,其他时间看都不看。或许是无心之举他们已经到了一种其他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它强任它强,清风拂山岗;它横由它横,明月照大江。
均线选股原则
1、均线向上发散必须拉出大阳线或者第二天跳空高开高走;
2、向上发散大阳线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且成交量放大越大越好;
3、均线必须有3根以上呈多头排列;
4、粘合时均线必须有一定的上升斜率,横着的不可靠,MACD必须是绿柱开始缩短或者红柱开始放大。
均线选股技巧操作要求
1、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且最好是第二次或第三次金叉的时候买进
2、MACD也同样的出现了2次金叉
3、MACD最好是发出了底背离的信号
4、在第二次金叉的时候,需有成交量的配合
5、如果第二次金叉的时候同时突破30日均线效果更佳
6、如果在出现量叉就更好
均线选股三大必杀技
从均线特征来看,越是长期的均线,在投资中的安全性越高,但由于滞后性,往往会失去更好的时机。因此,如果仅仅使用单一参数的均线,往往会产生失误,而对不同参数的同时使用则更有效。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利用均线指标选股的三大必杀技。
1、绝对金叉
绝对金叉是是指三条均线同时交叉,且发生交叉的必须是三条周期较短的均线,同时从上到下必须按照周期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例如,选择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则交叉的三条均线必须是5日均线、10日均线和20日均线,60日均线则不在交叉之列。同时,金叉形成之时,必须按照5日均线在上,10日均线居中,20日均线在下的顺序排列,否则就不能看作是绝对金叉。

2、多头排列
均线的多头排列,是指不同参数的均线按照时间从上往下的顺序排列,并且同时处于上升状态的一种均线形态。多头排列的形态一旦形成,意味着多方上攻有序,此时空方节节败退,股价必然会在多方的带领下平稳上攻。

3、均线粘合
均线粘合是指长短周期不同的几根均线,在同一位置上水平运行,且彼此接近重合的形态。均线粘合的形成原因是,股价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整理后,不同风格的投资者持股成本趋近一致,从而是得均线趋近平行运行。从K线形态来看,此时股价应该是进行箱形整理。
均线粘合出现暗示市场即将出现大的转势,均线一旦发散,转势也将开始。具体的转势方向一般可以结合均线粘合出现之前的市场走势进行判断。如果均线粘合之前,市场经历了大幅上扬,则市场即将进入大熊市;如果均线接近粘合之前,市场经历了一次大跌并且已经横盘整理一段时间,则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实用的,股票操作说复杂确实难操作,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在大的上升趋势确立后,你就盯住4条均线,按下面的方法去做,虽不能保你赚大钱,但一定能让你赚到钱!
1、60日均线下的股票坚决不碰;
2、 股票在30日均线之上并且均线是向上的做为介入对象;
3、10日均线向上,5日均线向下交叉10日均线,买入;
4、以股票买入日前后三天最低价为准,破掉就做止损;
5、上涨超过10%就以进场价做止损价,直到不涨卖掉,然后每上涨10%提高止损价10%

这样的方法,第一,必须严格要求;第二,这样做缺点有时会让你赚的少,但优点就是你亏的也少!
图形特征:
1、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组成短线系统。
2、60日均线确认长线趋势。
市场意义:
1、5日、10日均线显示股价短期趋势。随着股价小幅度波动,5日、10日均线会不断地产生黄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其中有个别黄金交叉具有底部意义,个别死亡交叉具有顶部意义。而大量的交叉只能是股价变化的中途状态。为了找出其中有底部意义的那个黄金交叉或者有顶部意义的那个死亡交叉,需要引进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
2、代表中、长期趋势的60日均线变化缓慢,单独使用时很难敏感地捕捉股价的底部和头部。
3、当5日、10日均线黄金交叉向上时,代表10日内平均买入的人已有盈利,这样可以吸引短线客入市。如果此时60日平均线在该黄金交叉之下,代表此时60日平均买入的人各有盈利,此时可吸引中、长线客入市,这样对股价有助涨作用,反之有助跌作用。
操作方法:
1、5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周价格平均线,能灵敏地反应股价短线波动趋势,适合短线操作。
2、10日价格平均线为两周价格平均线,能较灵敏地反应中短线股价波动趋势,适合中短线操作。
3、60日价格平均线为一季价格平均线,能稳定地反应股价长线波动趋势,适合长线操作。
4、为了兼顾5日、10日短期价格均线的敏感性和60日长期价格均线的稳定性,将它们结合成短、长结合的均线系统。
5、5日、10日均线的方向金叉向上,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上,则助涨。
6、5日、10日均线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下,则助跌。

图9-1

图9-2

图9-3

图9-4

图9-5
关于60线上5日、10日均线金叉还有这样一个讲究,那就是要求每一个金叉都能比前面一个金叉的位置高,只有这样的金叉才能让股价保持一个整体上涨的角度、速度不变,而一旦上涨速度变慢甚至不创新高创新低的话,那么就要考虑这辆车是不是到站了?是否需要找机会下车了?见(图9-6)

图9-6
60日均价线方向向上时的5日、10日均价线金叉小结:
1、当5日、10日均价线金叉时,如果60日均价线方向也能向上的话就有助涨作用。
2、这里要注意后三金叉尤其强势。
3、还要注意回档幅度尽量要浅,回档时成交量要萎缩,5日、10日均价线和60日均价线之间最好能通气。
4、最好能做到每一个5日、10日均价线的金叉都能比前面一个的位置抬高,只有这样股价才能保持良好的上升通道。
5、还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三线顺上不做空”!
5日、10日均线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时如果60日均线也能方向向下,则助跌。见(图9-7)(图9-8)

图9-7

图9-8
60日均价线方向向下时的5日、10日均价线死叉小结:
1、当5日、10日均价线死叉时,如果60日均价线也能方向向下时,则助跌。
2、这里要注意后三死叉的下跌空间更大。
3、如果每一个5日、10日均价线的死叉都能比前一个位置低的话,那下跌行情还将继续。
4、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原则就是:三线顺下时往往是暴跌的开始。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9817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