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系统交易方法

第一章 交易系统的重要性

1.什么是交易系统

  • 交易系统是完整的交易规则体系。
  • 一套涉及良好的交易体系,必须对投资决策的各个环节做出相应明确的规定。
  • 规定必须是客观的,唯一的,不允许有任何不同的解释。

这个就有点过分了吧?就我个人在探寻的策略上来看,同一个策略还是可以进行细分?如果按照这样子来算的话,那么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论证和筛选,增加和演变因子和特征。忽略了价格的随机游走特性以及自身的客观性,即价格不是人为因素引导的,策略的制定必然是带有天然的跟随属性。像李佛摩尔最后投机自己成为了最大的庄家,那他的全部策略都失灵了,这个是对于很多资金而言比比较忌讳的,因为当你成为了最大的庄家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看不见任何东西,而且承担这些走势需要更多的代价和成本的。

当年的德隆系也就是为了三驾马车,“合金股份”、“湘火炬”、“新疆屯河”,为了维持这个价格和位置,耗费了上百亿的资金成本,基本上拖垮了整个德隆系。

策略在我看来有几个其他的新特征:

1.天然的跟随策略属性,如果你是庄家,则是另一套做法。

2.因为资金和信息的偏差,必然存在价格游离于策略之外,存在黑天鹅和异常点是必然的。因此,策略必然有预测性的隐含条件+仓位控制+止盈止损的情况。

3.我们并不是需要策略去捕捉全市场的行为和走势,策略的解释性只用于一部分即可。

4.策略必须对介入点的位置进行描述和确定,同时还必须对于前期走势进行判断,便于提高未来策略成功性。

  • 一套涉及良好的交易系统,必须符合使用者的心理特征////投资对象的统计特征以及投资资金的风险特征。

符合使用者的心理特征,这个对也不对,但是终究是要服从市场的逻辑和行为,我们很多人在牛市赚钱,误将这种赚钱附加在自身身上的赚钱能力,但是其本质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和逻辑恰恰与大资金的逻辑和行为进行了重叠,重叠的范围越大,盈利的空间越大,重叠的范围越小,赚的更少,至于不重叠,则不赚钱,甚至亏钱。

这个正暗合了孙子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的说法。

因此,我们的行为,逻辑,策略始终是要服从与主力资金的,因此,我们的策略能否解释和说明,并且抓住主力资金是十分重要的。

投资对象的统计特征,一个是指走势是否存在周期性,便于规律性处理,进行捕捉和预测。一个是从数学上的理解,点的位置重复是否具备可靠性,当前由于受到涨跌幅的限制,价格在游走上势必会存在相应的固定区间+-20%//+-10%//+-5%的走势,因此在当前而言,数据游走的趋势上和价格的波动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这也为仓位管理,市场监测,止盈止损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交易系统的特点:

  • 完整性:

即对证券期货投资的一个完整交易周期的各个决策点。包括:进场点,退场点,再进场点,再退场点等的条件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逻辑链。

  • 客观性:

如果条件集合(A)发生,则决策B发生,这种因果关系具有唯一性。

这个要求太高了,它要求自己提供的策略中的因子能够百分之百的解释能力,这个很容易陷入过拟合的地步,尽管我知道这种严密的推论有利于分析和论证,但是这个对于个体投资者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因子的解释是有时效性的,因子必然会存在失灵的地方,一旦因子在某段时间序列失灵了,那么该因子是被舍弃还是回避?

我们更加倾向于因子的解释上存在一个的容错性,也就是在某段存在因子无法解释的境地,因为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从失灵的地方找到因子失灵的原因,从而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子才能有助于对于因子策略上的部署。

因为,优化会带来两个问题:

1.过拟合是必然会遇到的

2.策略捕捉到的行情可能更多是短期行情,持仓周期会减少

3.策略的整体盈利效果必然极差,因为在股市是存在一些异常点,尤其是以可转债为主的投资产品,异常点实在是太平常,无论是价格的游走随机,异常,量能也异常。

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于不同市场有不同的观念和策略交易思路。

  • 完整性和客观性确保交易系统结果的可重复性,因此预测和数据训练才有意义,系统对于行情的捕捉速度,抓取行情的速度就要更快更敏捷。

但是这个短期还是可以的,长期还是不行。昨天读到一本量化书的时候要求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但是正如作者说的一样,其实我们都已经看到数据了,这种历史数据的唯一性是确定的,因此对于量化而言,看似有效,其实心知肚明。

我们只能看到过去的数据,未来的数据无法看到,作者提出用while方式一口一口喂数据。但是实际上,这仍然忽略了数据的确定性,这就是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学习,甚至深度学习的痛点。即便模拟走势,但是这种可能性还是过于庞大了,个体是无法承受的。以预测全部对的涨跌幅个股而言,就有2的4000次方结果之多,何况还要模拟市场的其他行为。

这也是我停止学习量化和机器学习的一个原因。

在这本量化书中,会发现各国量化学者提出五花八门的论证和策略,而且策略结果一般都在50%甚至97%以上,但是却无一人将他们的结果进行实践的部署和运行。而这就是量化的痛点。

模拟的本质是过拟合,策略对于行情是具备解释的特性,但是对于容纳的数量是必然有上限的,完全模拟市场,则必须有多个量化策略和观测进行分析。

因此,我们必须在严密的论证下,通过噪音的测试才算是对于策略进行分析和运用,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必然在策略上套上仓位管理,止盈止损的框架。

以本周交易的广电转债的三次反弹上,15分钟级别来看,第一轮反弹威力和空间最大,但是第二次的持续性和威力变小,第三次基本上更差。

历史是在重复,但是历史会增加还是衰减,这个中继性的变化上,无法给出答案,至少目前的我无法给出答案。

  • 投资交易的正确决策方式分为两大类型:

1.艺术型:代表人物(李佛摩尔,徐翔)

2.科学型:代表人物(西蒙斯)

3.情绪型:市场主流投资决策方式。

  • 探讨证券期货投资的财富效应

1.假象,市场的高度流动性和波动性//周边没有人赚钱的记录//极少人持续赚钱的能力。

2.成交越密集-流动性越高-结论:

2.1流动性是以市场操作难易和价值判断难易的反比关系的存在为基础。

市场操作越容易价值越难判断。反之,市场操作越难价值越容易判断。

2.2举例:

涨跌停是判断集中一致的地方。

房地产作为家庭权重资产大的不动产,操作难度大,但价值容易判断。

这里我自己想说明一点的是,作者的这个判断给出的是十分到位的,因为成交量密集会导致流动性增加,因此在判断上很容易陷入共情的角度,通过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行情,用于取代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从而做出决策交易。

在这里,就极好的验证了经济学上的“眼球经济”,“热点效应”等经济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且庞大的市场,个体对于市场的观察,把控能力是极差的,具体到个股在策略上的落实则更差。因此,市场上的热点,焦点来汲取判断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们能快速告诉投资者当前的交易中心和市场热点在哪里,从而成为投资者判断中最直接最快速的认知完成和交易决策,从而成为投资者把握市场,分析市场最佳最简单也是最暴力的分析工具。

同时,也暗含一个道理,资金的交汇中势必会存在上涨的空间,因此介入的市场的这个点越早,也就越容易坐轿子上天。

但是,令人沮丧的是,当个股成为热点以后,它的涨幅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度的位置,自然有所恐惧和害怕,知道是热点,在明白以后的介入,往往已经面对极大的风险,这就是打板和热点个股交易的风险所在。

投资者知道会涨,知道有资金交汇,但是他并不知道涨是怎么起来的,也不知道这一轮的顶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位置介入是最安全的,自然就在操作中昏招迭出,可能账面会有一次两次的盈利空间,但是最终还是会退回去的。

市场上存在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是多空的一次交锋,而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SB互相嘲讽而已。

正是因为交易的简单,势必在个股价值(上涨/暴跌)陷入模糊的境地,其判断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偏差,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就会陷入频繁交易,过度交易的情况。

因为无法判断每一笔交易的意义,自然就不知道买入和卖出以及持有的逻辑,凭空想象,脑补的行情来描绘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自然又与当前的主流资金的轨道背道而驰。

这种价值的判断一个是需要大量的训练,交易(亏损)来完成盘感的累积,同时也需要在其他个股的走势中建立起严密的数理推论,进行交汇总结。

因此,作者才提出:”股票和期货合约的价值判断难,而且非常之难是每一个投资人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的首要问题。一个难于做出价值判断的投资对象决不可能是一个简捷的投资对象。

1.策略是否有检验过,是否可验证,可重复,并且在未来的使用中出现的偏差不会导致严重亏损?

2.买入和持有的依据,决策是什么。

位置的介入决定初始成本的产生,对于个股而言,在9:30-11:30,13:00-15:00位置的介入中,不同的秒介入,在不同的价格或者失去买入卖出的情况的时候,形成的自然是不同的价格和不同的成本,在考虑到多数投资者没有止盈止损的前提下,对于下跌引发的成本支出的扩大会将是考验每一位投资者内心的一道挥之不去的题目,而这也是投资者在长期的交易和训练中必须要搞清楚的。

它将决定你的亏损面和涨幅度。

最极端的例子是,在当前a股市场上的T+1交易规则中,这个股票至少持仓一天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连一天的理由都没有,那么第二天自然是想象中的亏损要压倒可能出现盈利的预期。冲动交易自然如影随形。

3.在卖出的依据中,将直接把所有的买入和持有逻辑进行出清和兑现,在交易系统中,一个简单的交易流程就形成了闭环,亏损和盈利将十分直观的展现在每个投资者面前,不同的是,不同的展示将决定投资者未来的路还能有多长,在考虑到科创板,创业板涨跌幅限制上的放开,极端行情的出现,很有可能一天,两天就会作废一个账户,而这将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直观的局面。

账户的盈利与亏损与否将最终决定该笔交易的价值判断,但是已经为时已晚。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在普通投资者身上,大多停留在事后价值判断,价值兑现出清的情况,这个时候的价值判断直观暴力简单,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的一样,更希望投资者能够在事前进行价值判断,这样将减少投资者不必要的损失和成本开支,从而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利润的回撤和本金被侵蚀的局面。

但是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和摸索出符合自己投资风格的事前价值判断。而这样子的路,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从情绪中挣脱出来,成为理性的交易者,并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更多的还是在所谓的行情中被消灭殆尽。

  • 第二点:股价与期货价格的高度波动性说明什么?意味着什么?

在我个人看来,这种波动性正是源自于当前对于行情趋势走向的一种认可和争夺,直到一方彻底被出清,兑现为止。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9619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35分钟前
下一篇 2024 年 10 月 10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