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市交易特技高胜率的短线交易模式读书笔记五

任何理论都应该保持质疑和距离,只有通过自证和自验的方式,进过严密的论证得出可靠的一般性推论才能够信服,但是仍然需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以为文。

内容和目的:

本章主要讲能量和资金的概念,资金运动与能量的关系,能量指标设计及其内涵,应用等。

一、资金运动

  • 资金运动【即买卖】与股价变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 【即资金博弈】
  • 【顺便说一句,作者的思路是错误的,这也就意味着有一些理论在当时(2014年)还是蛮吃香的,但是看多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笔者说要与时俱进,有些理论看起来很能迷惑人,但是实际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 你只要想几个问题就知道了:
  • 1.指标的理论是什么?能不能看得懂,能不能运用,有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 2.相比于散户而言,机构,公司对于散户开放这些数据的意义何在?
  • 3.如果能够赚钱,为什么要开放,自营盘和机构用不是更好么?
  • 4.从量化的角度来讲,圣杯的发现是艰难的,是秘密的?任何策略的公开都会被海量般的逐利者不断稀释,最终能赚钱的工具就不赚钱了。
  • 结论:任何策略和技术的公开都已经证明提前知晓,使用该策略,技术的人知道已经无法赚钱,反过来卖给普通人,再赚钱。】
  • 对于任何理论,我们都可以通过量化的流程来进行检验和部署,从而得到结论,这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现在数据泛滥,很容易通过购买,爬虫等方式获得,从而对于宣传的理论进行检验,对该策略进行证伪的行为。
  • 作为普通投资者,要学会自证任何接触的逻辑和策略,不要被这些东西带偏,笔者曾经也一度迷恋资金博弈,但是后来发现资金博弈走势与个股走势一模一样,那还有什么意义,也就不沉迷了。
  • 多看多复盘,任何理论的推出都是在特殊案例-理想化结论-检验-一般化处理的。
  • 做不到一般化处理的策略自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二、能量指标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因为涉及到另一本书的理论,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证作者没有仔细提出来,也就不怎么介绍了。

但是作者提到一个思路是,通过三条能量曲线来测试和判断股价的方向和趋势。通过短中长三条线进行分析。

但是笔者在分时图看到的这个结果,实在是一般。

关于股市交易特技高胜率的短线交易模式读书笔记五

通过图例6-2,上午翻车的变化因为书质量的问题没有看清,因此也就无法得到盘中预警的情况,其次,翻转的验证长度过长,估计一下基本是在两点附近,wph1上穿wph2,等whp1上穿whp3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半左右。

  • 如果是日内交易,这样子的预警肯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给予的短线交易的体验实在是太差了。
  • 按照作者的振幅,波动理论来讲,尤其是阳包阴的看法来讲,日内的波动巨大,才能为短线汲取大幅度的账面盈利。
  • 这也就理解为什么要追涨杀跌的缘故,这只不过是获取极大利润的一种极端做法而已。

通过图例6-3来看,预警下跌效果更差,往往是引发一轮下跌才预警,笔者看作者援引的案例真的是感到体验极差。

关于股市交易特技高胜率的短线交易模式读书笔记五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援引的是应该是两张图进行描述,只提一张图,只供入场或者出场所用,毕竟我们的股市制度是T+1,因此对于任何理论而言,无法提供两张图以上走势的说明和解释,都不能称之为很好的理论,当然,未来如果出现T+0,笔者的这番吐槽就可以不用理会。

三、能量与资金的关系:

案例就不放了,总之感觉体验非常糟糕,上升没有提前预警,下跌没有提前预警,笔者在几幅图中,看到的这种亦步亦趋的走势只能苦笑。

它更多是说明判断后的一种事后证明,而不能成为事前预警。

任何的数据在不同的理论面前的变形,都在向我们的投资思考提出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在最低的价格买入,怎么样才能在最高的价格卖出。

这里我们运用微积分的理论简单阐述一下,股价在每一个周期段是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的,但是点的位置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假定我们理性交易,那么最终成交的点必然是在两个值的附近,距离越远,收益减少,亏损增加。

由于行情是持续续存的,因此,交易后的点存在的位置只能是相对位置,我们交易的点,日内,也只能做到尽可能去逼近这两个点而已,而极少有机会能够做到得到这两个点的准确位置。

因此,不必迷信能够尽可能的低买高卖,这个是在理论上是可能的【量化的理想环境下去寻找点分布的位置以及特征,在笔者观察和他人的交流中,一般上午10点附近可能会有高点的机会,当然就目前的可转债而言,大体如此,而在下午可能最小值出现的机会更大,个股可能不太明显,但是大部分的可转债下午自然会下跌,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也只是仅限于当前笔者的快速日内复盘得到的结果,尾盘向上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却不能大概率确定是否存在】,我们的资本市场是存在庞大复杂的逻辑,但是在具体交易中形成的盈亏是因为自身综合交易体系,能力中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不可能性,

更多时候是存在时而涨,时而跌,这个是在震荡市是很明显的情况。

但是在熊市的过程中,更多是跌为主,涨为辅,妖股遍地飞【还记得笔者曾经说过看空的一个理由么,没错,就是妖股遍地飞,什么天山生物,智慧农业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市场上不理智,亢奋的交易情绪在蔓延】

牛市是涨多跌少。

虽然是老调重弹,但是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尽可能使得我们的策略能够穿越市场的主要三个形态,自然就会在投资回报率上呈现出,熊市少跌,少亏,牛市少赚,少涨,震荡市,盈亏大体平衡的局面,才能确保我们在市场上获得更久。

而根据笔者自身的量化经验来看,就简单的均线突破理论而言,在牛市验证率极高,在熊市失败率极高,在震荡市基本上靠运气的这么一个基本情况,也说明,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背景下,一套理论是不可能走得下去的,要么增加限制条件,减少交易机会,甚至可能过拟合的理想,试验情况,要么就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理论来进行交易,那么要对当前市场的判断上要有深刻的预判和认识才行。

一套理论是存在着因为时间的推移,出现衰竭,效果下降的可能性,所以对于策略的成功率,在我们实际交易过程中只发生一笔的情况下,我们还应当对当前突破的进行监控和持续观察,对于成功的,失败的要进行持续的分析和观察,从而得出同样是均线突破,为什么有些会成功,有些会失败。

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是一项体力活,如果你没有数据,没有学会编程,当然这也是一项智力活,如果你能够解决数据问题,懂得编程以及数学建模【很可惜,笔者只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限于数学能力有限,当前只能在数学上打转而已

作为理论的开发而言,拿来主义是最简单的,但是要经过自己手动的实证主义才行,并且还需要长期跟踪和分析。

作者的举例是有限的,而且前面是有所谓的统计上的概率来论证,但是一涉及到具体的盘面分析,就失去了主要逻辑的指导,通过大量是是而非,事后验证的手法来进行说明,这无疑是需要我们对书本的理论保持一定距离的。

任何的买卖,尤其是短线上的交易,其约束条件应当是更为苛刻的,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一个情况。

首先就是大盘能不能够交易的问题,如果大盘都是主跌,自然个股普跌的情况就明显,自然想短线成功的概率就极小。

其实是行业有没有受到过打压或者弱势,像现在房地产多轮打压和约束下,深深房A一放出来就是这个德行,也间接说明了房地产的弱势,自然也不可能去介入。

最后就是个股的质地,尤其是短线交易上,如果个股都要慢于行业上涨【即行业一般水平】,慢于大盘【即全部股票的水平】,这么弱势的股票,只可能是在大盘的大涨上小涨,小亏,大盘小跌个股大亏的情况和局面。

所以有的时候即便是暴涨,个股暴跌的情况也有,是不是在买入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先检查一下这票【至少】前几天的走势,在我们动手买入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尤其是在短线上,如何从多个我们能够做到优化和改正的地方去提高自己的胜率。

笔者是相信市场假说理论的,笔者相信市场包含一切信息,任何不正常的振幅和波动都意味着什么,多复盘,多感觉,通过编程进行系统性感受和判断,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无疑是最好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9618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31分钟前
下一篇 27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