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没用在于,行业门槛,虽然都晓得高成长,高爆发,朝阳行业,但是要去相信这个东西和看到这个东西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就好像网上曾经传某大神在2013年买入茅台,跌破价格裸奔一样,当时受到酒鬼酒塑化剂的影响,以及限制三公等政策,要能相信茅台翻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里提到的行业壁垒,专业限制,政策落地,行业内幕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触,学习,相信,信服的,自然不太愿意去执行。
1.2没用在于,格局,一个普通投资者的交易自然是和基金不同,频繁交易,追涨杀跌的心理快感要比长期持有来的更加痛快,有效果,我们宁可相信一天交易出来的结果,也不会去赌未来一两年的事情,更何况过程中的走势根本无法知晓和分析,加上新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出台不断拓展市场维度,层次,使得个体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很容易迷失方向,丧失自我。没人能够说的清楚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当然,除非你老老实实研究十四五计划,如果能够窥破天机,还有机会,要是跟着一般的投资者操作后面走,那基本死路一条。
在面对投资周期拉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短期的成交量,均线等策略的预测,判断能力迅速下降,不确定性迅速放大,自然就由短期的数字游戏变成了玄学。
更不要谈过程中出现的巨大回撤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冲击,以笔者为例,明明手里浮盈3%,硬是没有走,截止这两天功夫,浮亏5%,这种拉长交易周期发生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更多人选择落袋为安,小富即安的心态,因为不清楚未来怎么样,加上舆情,新闻的影响,很容易买卖。
2.持有的逻辑与长周期交易的错配
这个上面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但是我还想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我们都知道茅台之所以是茅台,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茅台,但是这已经是历史,是既定事实,不可磨灭的现实,是多路资金战斗,博弈出来的最终结果。但是我们的回测交易,机器学习无法来预测,即便是喂入大量数据学习,这种“死”数据仍然提供不了任何有用的消息,它已经存在在那里,是事实,而我们的回测要当它不存在的去回测,则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部分回测框架先是生成信号和持仓周期,再账户初始化去交易,本身就是存在未来函数的可能性,其回测的意义又何在呢?我早就知道历史的变化,那这种回测最多只能识别坏的策略,所谓好的策略仍然要大打折扣。
回测的时间越长,其结果越不可信。这30多年的A股市场,大资金以及背后的操盘手都换了几轮了,市场变化,政策面目全非,根本不在同一等级之上。
这种长期回测不能支撑持有逻辑是很显而易见的。
3.启示和参考
启示,更多是以国家政策导向进行选择,背后的逻辑层面越大,获得持有的信心就越足,就越有底气,炒股其实就是赌国运,没有现在安定和平的环境,就没有衮衮诸公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因此,这是持仓,长期持仓的一个常识和最基本的盘面。
同样,我国当前各项高科技领域存在巨大突破空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组织公关和突破,都是天量资金去冲击和试错,谁有这种能力,只有国家,国家通过经济工具和政策去指引,集中体现在五年计划之中,因此,参透了五年计划,就可以明确未来五年的投资主线,同时我们还要结合交易所提出的负面行业,进行回避和无视,创业板去年就出台了几个行业的负面清单,这基本上是把大部分夕阳行业排除在外,已经把答案手把手教到手里了。
参考,对于当前大市值,强势行业,交易活跃的个股,行业,肯定是资金扎堆的地方,通过基金持仓特点,采取跟随策略,跟着大资金走,肯定没有错,实在不行就去买基金,买ETF不香么?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9610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