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总被主力骗?学章建平用RSI从被割变跟主力吃肉!

那是2018年,我刚入股市,听人说“KDJ金叉就买”,结果拿着血汗钱冲进去,买啥套啥。后来才知道,主力早就把我这种“小白”的心思摸得透透的,故意做些假信号让我接盘。直到有次在老股民聚会上,听一个跟过章建平操作思路的前辈聊起RSI指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指标这东西,用对了是钥匙,用错了就是锁死自己的镣铐。
先把最基础的给咱散户朋友掰扯明白,RSI是个啥?说白了,就是“相对强弱指数”,简单理解成衡量一只股票“最近是涨得猛还是跌得凶”的工具。数值范围是0到100,一般来说,低于30算超卖(也就是跌太多,可能要反弹),高于70算超买(涨太多,可能要跌)。但章建平为啥说“大于60就是主力吸筹完毕信号”?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

炒股总被主力骗?学章建平用RSI从被割变跟主力吃肉!

我有个朋友老杨,以前是工厂技术员,炒股也炒得迷迷糊糊,直到去年跟着研究了RSI,才算摸到点门道。去年年初,他盯上了一只新能源小票,那时候这票已经横盘小半年了,每天成交量不大不小。老杨拿着手机里的行情软件,翻来覆去看RSI——那段时间,这票的RSI一直在50左右晃悠,偶尔冲到60又掉下来。直到3月中旬的一天,RSI稳稳站在了60以上,而且连续三天没掉下去,成交量也悄悄放大了。老杨想起章建平那话,一咬牙就买了点,结果后面这票慢慢往上走,虽然没涨停板连着拉,但几个月下来,也赚了快30%。他后来跟我说:“以前总怕追高,现在知道,只要RSI能稳住60以上,而且股价没疯涨,大概率是主力在偷偷买,不是在骗我接盘。”

但我得提醒各位,这招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让你闭着眼梭哈的指令。我另一个朋友大刘,去年看了篇“XX指标万能”的文章,在一只股票RSI刚到60的时候就满仓冲进去,结果套得死死的。后来我帮他看了看,问题出在哪?那只股票当时已经从底部涨了50%,RSI到60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主力准备“拉高出货”的阶段了,压根不是吸筹。

所以,章建平的话得“活学活用”,咱得搞清楚,什么样的RSI大于60,才是真的吸筹信号?

第一,得看位置。如果一只股票从底部刚起来,比如跌了大半年,最近开始慢慢放量,股价在低位震荡,这时候RSI从30以下慢慢爬升到60,而且能稳住,这时候主力吸筹的概率就大。就像去年的消费板块里,有只做食品的票,从2023年下半年就开始阴跌,到年底的时候股价趴在地板上,RSI也到了20多的超卖区。今年年初,这票成交量开始慢慢变大,RSI也一点点往上涨,到2月中旬的时候,RSI突破了60,之后股价就开始慢慢往上走,现在回头看,那时候就是主力在偷偷买筹码。

第二,得看成交量。主力吸筹的时候,不可能只让RSI涨,成交量也得有变化。如果RSI到了60,但成交量还是稀稀拉拉的,那大概率是“假信号”。比如我之前关注的一只医药票,去年11月RSI也到了60,但成交量跟之前没区别,我就没敢买,后来果然这票又跌回去了。而真正主力吸筹的时候,成交量会“悄悄放大”,但又不会放得太夸张(太夸张就成出货了),就像往温水里加热,让你感觉不到,但水温确实在升。

第三,得看板块和大盘环境。如果整个大盘都在暴跌,或者板块处于“被抛弃”的阶段,那就算一只股票RSI到了60,也可能是“回光返照”。比如2022年4月,新能源板块因为大环境不好,很多票都在跌,当时有只锂电票的RSI也到了60,但买进去的人都被套了,因为大环境不好,主力也不敢硬拉。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那章建平自己是咋用这招的?”我特意找了些资料,也听老股民聊过,章建平用RSI的时候,从来不是只看这一个指标。他会结合股价的位置、成交量,甚至大盘的趋势一起看。就像2015年那波行情里,他在操作某只券商股的时候,就是等RSI到了60以上,同时股价在低位盘整了很久,成交量也开始温和放大,才慢慢建仓的。

咱散户跟主力比,最大的劣势就是“信息差”,但指标这东西,就是咱能抓住的“小工具”。但工具得用对,不然就是自欺欺人。我自己总结了个“三步走”方法,各位可以参考参考:

第一步,先看股价位置。如果是高位(比如已经涨了一倍以上),RSI到60,咱就当看热闹;如果是低位(跌了很久,或者刚从底部起来),那就多留个心眼。

第二步,看成交量。RSI到60的时候,成交量是不是“温和放大”?如果是突然爆量,那得小心。

第三步,看后续走势。就算RSI到了60,也别马上满仓,先小仓位试试水,如果后面股价能稳住,甚至慢慢往上走,再考虑加仓。

可能有人觉得,“这也太麻烦了,炒股哪有这么多讲究”,但你想想,主力几千万、几个亿的资金砸进去,能不“讲究”吗?咱小散户就这点本金,更得把钱花在刀刃上。

再给各位讲个反面例子,我邻居王阿姨,去年听人说“RSI大于60就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一只票RSI到了60就买,结果那票是因为出了个“利好消息”才短暂冲高,RSI到60后没几天就跌回去了,王阿姨亏了不少。这就是没搞清楚“主力吸筹”和“消息刺激”的区别。主力吸筹是个“慢活儿”,需要时间在低位收集筹码,而消息刺激的冲高,往往是主力“出货”的机会。

所以,章建平的话,咱得“嚼碎了”再咽。他说的“RSI大于60是主力吸筹完毕信号”,前提是这只股票处于低位、成交量温和、大环境也支持。如果脱离了这些前提,那就成了“刻舟求剑”。

炒股这事儿,没有“一劳永逸”的指标,也没有“包赚不赔”的秘籍。章建平能成为“超级牛散”,绝不是只靠一个RSI指标,而是他把各种指标、走势、环境都研究透了,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咱散户要学的,也不是死记硬背“RSI大于60就买”,而是学会怎么“辨别信号的真假”。

最后我想说,股市就像一片大海,主力是“大船”,咱散户是“小船”。RSI这些指标,就是咱小船上的“指南针”,但指南针得会用,不然也会带咱走错路。各位在炒股的时候,不妨多花点时间研究这些“工具”,但更要记住,工具只是辅助,真正能让你赚钱的,是你自己的“判断力”和“耐心”。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61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