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先搞懂:换手率到底是啥?别被“专业名词”吓住
很多散户一听到“换手率”,就觉得是高深的专业术语,其实说白了,就是“股票当天成交的数量,占总流通股的比例”。老郑用菜市场的例子打比方,一下就懂了:“比如菜市场里有100斤白菜(总流通股),今天卖出去5斤(当天成交量),那换手率就是5%;要是只卖出去1斤,换手率就是1%。换手率低,说明买的人和卖的人都少,交易冷清;换手率高,说明买卖活跃,大家都在抢着买或卖。”
老郑刚做操盘手的时候,也犯过“只看数字不看场景”的错。2008年,他跟着师傅做一只小盘股,流通盘只有5亿,有天换手率突然降到0.8%,他赶紧跟师傅说“要出货了”,结果师傅笑着说:“你看看股价在哪?最近有没有消息?”他一看,股价在低位横盘了半个月,公司也没出任何利空,师傅说:“这不是出货,是主力在等机会,没散户愿意卖,也没散户敢买,自然换手率低。”后来没过多久,这只股就开始涨,换手率也跟着上来了。
“换手率就像温度计,只能告诉你‘冷还是热’,但不能直接告诉你‘为什么冷、为什么热’。”老郑说,“比如发烧了(换手率异常),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其他病,得结合症状(股价位置、消息面、大盘)一起看,不能只靠温度计就下结论。”
先给大家划个基础认知:
– 换手率低于1%:交易冷清,买卖的人都少;
– 换手率1%-3%:交易平淡,偶尔有零星买卖;
– 换手率3%-10%:交易活跃,市场关注度高;
– 换手率高于10%:交易火爆,可能是主力在大量买卖。
但这只是“通用标准”,不是绝对的。比如大盘股和小盘股的换手率,根本不能放一起比——老郑说:“一只流通盘1000亿的大盘股,换手率0.8%就不算低了,因为盘子大,哪怕只交易一小部分,金额也很大;但一只流通盘5亿的小盘股,换手率低于3%就算冷清,0.8%那就是没人管的‘僵尸股’。”
二、换手率低于1%,不一定是出货!这3种情况要分清,别瞎割肉
老郑说,他见过的散户,90%对“换手率低于1%”的理解都错了,尤其是把“低换手率”和“出货”直接划等号,结果好好的股票割在低位,后悔莫及。他用自己经历的3个案例,告诉大家哪些情况是出货,哪些情况是“假出货真机会”。
情况1:高位横盘+换手率低于1%,90%是出货,赶紧跑
2015年牛市的时候,老郑操盘过一只互联网股,从20块涨到80块,翻了4倍,到了高位后开始横盘,连续10天换手率都低于1%。当时很多散户觉得“换手率低,说明主力没出货,还会涨”,结果老郑他们正在悄悄减仓。
“其实高位横盘换手率低,是主力‘温水煮青蛙’。”老郑说,“股价涨了这么多,主力想出货,但要是直接砸盘,股价会跌得太快,散户跑了,主力自己套在里面。所以他们故意不怎么交易,让股价慢慢横盘,给散户一种‘很稳’的错觉,等散户慢慢进场接盘,主力再一点点把筹码倒出去。”
果然,横盘了半个月后,公司出了个“业绩不及预期”的利空,老郑他们趁机砸盘,股价连续3个跌停,从80块跌到60块,那些在横盘期进场的散户,一下就套住了。“当时换手率低,不是没人卖,是主力在‘慢慢卖’,没让成交量放大;也不是没人买,是散户觉得‘跌了这么多该反弹了’,慢慢接盘,所以换手率一直上不来。”
老郑总结:高位横盘(股价涨了50%以上,且在高位停留超过10天)+ 换手率低于1% + 偶尔有小阳线诱多,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出货,别犹豫,赶紧卖,哪怕亏一点也比套在高位强。
情况2:低位横盘+换手率低于1%,不是出货是“磨底”,别割肉
2019年,老郑帮朋友看一只消费股,流通盘200亿,从60块跌到30块,跌了50%,之后开始在30块左右横盘,连续20天换手率都低于0.8%。朋友慌了,说“换手率这么低,肯定是主力出货,我要割肉”,老郑拦住了他。
“你想想,股价跌了一半,主力要是想出货,早就在下跌的时候砸盘卖了,怎么会等到低位横盘才卖?”老郑说,“低位换手率低,是因为该卖的散户都卖了,没卖的也不愿意割肉了,买的人也不敢轻易进场,怕还会跌,所以买卖的人都少,换手率自然低。这不是出货,是‘磨底’,等磨到散户都没耐心了,主力就会开始拉。”
后来这只股横盘了一个多月,换手率慢慢从0.8%升到2%,然后开始涨,半年后涨到了45块,朋友不仅没亏,还赚了50%。“要是当时割肉,就把便宜筹码卖给主力了,多亏啊。”老郑说。
这种情况要记住:低位横盘(股价跌了30%以上,且在低位停留超过20天)+ 换手率低于1% + 公司没出利空,不是出货,是磨底,别割肉,要是有耐心,可以少量补仓,等换手率上来了再看。
情况3:大盘股+换手率低于1%,很正常,别瞎紧张
老郑的亲戚去年买了一只银行股,流通盘1500亿,买了之后发现换手率天天低于0.5%,听人说“换手率低于1%是出货”,慌得找老郑问要不要卖。老郑一看就乐了:“银行股盘子这么大,每天成交金额哪怕有5亿,换手率也才0.3%,这很正常,不是出货。”
“大盘股和小盘股的换手率标准完全不一样。”老郑解释,“比如一只流通盘1000亿的大盘股,每天换手率0.5%,成交金额就是5亿,已经算不错的交易了;但一只流通盘5亿的小盘股,每天换手率0.5%,成交金额才250万,跟没交易一样。”
他亲戚听了之后,就没卖,后来这只银行股虽然没大涨,但每年有5%的股息,比存银行强,还赚了点差价。“很多散户买了大盘股,看到换手率低就慌,其实没必要,大盘股本身交易就不活跃,只要公司基本面没问题,拿着吃股息也挺好,别被换手率吓到。”
这种情况的判断标准:流通盘超过500亿的大盘股 + 换手率低于1% + 股价没大跌 + 公司基本面良好,很正常,不用慌,要是想做短线可以卖,想做长线就拿着,别被低换手率干扰。
三、老郑的“换手率实战心法”:3步教你用换手率避坑,普通人也能学
老郑做了15年操盘手,总结出一套用换手率判断行情的简单方法,不用复杂公式,普通人照着做就能少踩坑。
第一步:先看“流通盘大小”,定个“换手率基准线”
老郑说,第一步要先搞清楚手里的股票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再定一个“正常换手率”的基准线,超过基准线算活跃,低于就算冷清。
他给了个简单的划分:
– 小盘股(流通盘<10亿):正常换手率3%-5%,低于1%算冷清;
– 中盘股(流通盘10亿-100亿):正常换手率1%-3%,低于0.5%算冷清;
– 大盘股(流通盘>100亿):正常换手率0.5%-1%,低于0.3%算冷清。
“比如你买了一只流通盘8亿的小盘股,换手率只有0.8%,低于基准线,说明交易冷清;要是买了一只流通盘200亿的大盘股,换手率0.6%,在基准线范围内,算正常。”老郑说,“先定基准线,再看换手率高低,才不会闹‘把大盘股正常换手率当冷清’的笑话。”
第二步:结合“股价位置”,判断是“出货”还是“磨底”
定了基准线之后,再看股价在高位还是低位,这是判断“低换手率是不是出货”的关键。老郑用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两个场景:
场景A:股价在高位(近6个月涨幅超过50%)
– 要是换手率低于基准线,且股价横盘不涨,偶尔有小阳线诱多,大概率是出货,赶紧卖;
– 要是换手率低于基准线,但股价还在慢慢涨,可能是主力“锁仓”(手里筹码多,不想卖,也不让散户轻易买到),可以再观察几天,要是突然放量下跌,就卖。
比如老郑2017年操盘的一只消费股,涨到高位后换手率低于基准线,但还在慢慢涨,他当时锁仓了半个月,后来突然放量跌了5%,他就赶紧让客户卖了,避免了后面的大跌。
场景B:股价在低位(近6个月跌幅超过30%)
– 要是换手率低于基准线,且股价横盘不跌,公司没出利空,大概率是磨底,别割肉,可以少量补仓;
– 要是换手率低于基准线,且股价还在慢慢跌,可能是“散户割肉期”,别进场,等换手率开始上升,再考虑买。
老郑的朋友2020年买的一只科技股,跌到低位后换手率低还在跌,他让朋友别补仓,等了一个月,换手率从0.5%升到2%,他才让朋友进场,后来赚了20%。
第三步:看“消息面和大盘”,别忽略“外部因素”
老郑说,很多散户只看换手率和股价,忽略了消息面和大盘,结果还是会错。比如一只股换手率低于基准线,股价在低位,但突然出了“公司要退市”的利空,那肯定是出货,哪怕在低位也要卖;要是大盘连续大跌,哪怕个股换手率低、股价在低位,也可能被大盘带下来,得先避险。
2022年,老郑帮客户看一只医药股,换手率低于基准线,股价在低位,本来想让客户补仓,结果第二天公司出了“核心产品被召回”的利空,他赶紧让客户卖了,虽然亏了5%,但后来这只股跌了30%,客户反而感谢他。
“消息面和大盘是‘大环境’,个股是‘小树苗’,大环境不好,小树苗再壮也长不起来。”老郑说,“用换手率判断的时候,一定要看大环境,别埋头只看个股K线。”
四、最后说句心里话:换手率是“辅助工具”,别把它当“救命稻草”
老郑退下来之后,经常跟散户聊天,发现很多人把换手率当成“能预测涨跌的救命稻草”,觉得“只要看换手率,就能赚钱”,这是最危险的想法。
“我见过一个散户,专门找换手率低于1%的小盘股,觉得‘低换手率就是主力没出货,会涨’,结果买了5只,3只亏了20%以上,还有2只成了‘僵尸股’,套了两年都没解套。”老郑说,“换手率只是辅助工具,就像开车的后视镜,能帮你看后面的情况,但不能帮你决定往哪开,真正决定方向的,是前面的路(股价位置、消息面、大盘)。”
给大家三个血泪总结,别再被换手率坑:
1. 别单独看换手率数字,一定要结合流通盘大小、股价位置、消息面,三个因素少一个都可能错;
2. 换手率低于1%不一定是出货,高位横盘+利空才可能是出货,低位横盘+无利空大概率是磨底;
3. 短线看换手率有用,长线看公司基本面更重要,别拿着“换手率低”的垃圾股长期持有,再低的换手率也救不了退市股。
最后想问大家:你有没有因为“换手率低”割过肉,结果后来涨了的经历?或者因为“换手率高”追过涨,结果套住了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一起避坑。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关注,后面我还会分享更多老郑的操盘实战经验,都是普通人能看懂、能用的干货。
股市里没有“一看就懂、一用就赚”的指标,只有“结合场景、理性判断”的方法。愿你能把换手率用对,别再被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坑了钱,在股市里稳稳守住本金,慢慢赚钱。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45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