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用指标总亏?MACD看趋势RSI抓超买布林带找支撑!必看

前几天在小区楼下的茶馆,碰到老陈蹲在台阶上抽烟,手机屏幕亮着,满屏都是红红绿绿的K线。我凑过去一看,他手里同时盯了三只票,屏幕上叠着MACD、RSI、布林带好几个指标,线条缠在一起像团乱麻。“小李,你说这指标咋这么难搞?”老陈猛吸一口烟,“昨天看MACD金叉买了,结果RSI显示超买,今天就跌了,到底该信哪个?”
这事儿我太有共鸣了。刚入市那两年,我也犯过同样的错:听说MACD看趋势准,就满屏叠MACD;刷到文章说RSI能抓超买超卖,又赶紧加上RSI;后来又听说布林带能判断支撑压力,干脆把三个指标全堆在屏幕上。结果呢?指标一多,信号互相矛盾,一会儿觉得该买,一会儿觉得该卖,最后活生生把一只本该赚钱的票,做成了亏损离场。

其实普通散户炒股,根本不用把所有指标都吃透,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组合”,并且知道“怎么盯才有用”。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5年踩过的坑、赚过的钱,跟大家好好聊聊:MACD、RSI、布林带到底该盯什么,怎么盯才能少犯错、多赚钱。

先搞懂:每个指标的“核心本事”,别拿菜刀砍大树

为啥你用指标总亏?MACD看趋势RSI抓超买布林带找支撑!必看

很多人用不好指标,是因为根本没搞懂“每个指标最擅长啥”。就像厨房的工具,菜刀适合切菜,勺子适合盛汤,你非要用菜刀盛汤,肯定越用越乱。MACD、RSI、布林带也是一样,它们各有各的“核心本事”,得先摸透了才能用好。

第一个:MACD——看“趋势”的一把好手,别用它抓短线买卖点

先说说MACD,这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但很多人用错了地方。我早年就吃过这个亏,拿MACD抓短线,结果亏得稀里糊涂。

2020年的时候,我关注一只科技票,当时股价在40块左右,MACD出现了金叉(DIF线上穿DEA线),我觉得“信号来了”,赶紧全仓买了进去。结果买入第二天,股票就跌了3个点,MACD金叉还在,但股价就是不涨。我扛了3天,亏了8个点,只能割肉离场。后来这只票又跌了一周,才慢慢涨起来。

我跟一个老股民请教,他说:“你这是把MACD用错了地方。MACD的核心是看趋势,不是抓短线买卖点。它就像望远镜,能帮你看清长远的方向,但没法帮你看清眼前的小坑洼。”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MACD最擅长的是判断“中长期趋势”:当MACD在零轴上方,且DIF线在DEA线上方,说明是上升趋势,这时候买票风险小;当MACD在零轴下方,且DIF线在DEA线下方,说明是下降趋势,这时候尽量别买票。

就像去年我操作的一只消费票,当时MACD在零轴上方,DIF线一直稳稳地在DEA线上方,虽然中间有几次小回调,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我在回调的时候买进去,拿了2个月,赚了30%。如果当时我拿MACD抓短线金叉,可能早就卖飞了。

所以大家记住:想用MACD,就用它看趋势,别拿它抓短线买卖点。如果一只票的MACD在零轴下方,就算出现金叉,也别轻易买,大概率是“反弹陷阱”;如果MACD在零轴上方,就算出现死叉,也别慌着卖,可能只是短期回调。

第二个:RSI——抓“超买超卖”的高手,别用它判断长期趋势

再说说RSI,也就是相对强弱指标。这个指标我现在用得很多,尤其是做短线的时候,但早年也踩过坑,拿它判断长期趋势,结果被狠狠上了一课。

2021年,我买了一只新能源票,当时RSI指标显示超卖(RSI1低于20),我觉得“跌到位了”,就一直拿着,想做长线。结果这只票的RSI虽然超卖,但MACD一直在零轴下方,趋势是向下的,最后我拿了3个月,亏了25%,只能割肉。

后来我才明白,RSI的核心是抓“短期超买超卖”,判断“股价是不是涨过头或跌过头”,但它没法判断长期趋势。它就像体温计,能帮你测出当下是不是发烧了,但没法帮你判断身体长期好不好。

现在我用RSI,主要是在上升趋势里抓回调买点,或者在下降趋势里抓反弹卖点。比如今年3月份,我看的一只半导体票,当时MACD在零轴上方(上升趋势),RSI1跌到18(超卖),我果断买了进去,结果5天就涨了15%,RSI1回到75(超买),我赶紧卖了,赚得稳稳的。

这里要提醒大家:RSI有三个参数,RSI1(6日)、RSI2(12日)、RSI3(24日),普通散户看RSI1就够了。当RSI1低于20,说明短期超卖,可能要反弹;当RSI1高于80,说明短期超买,可能要回调。但一定要结合趋势:如果是上升趋势,超卖的时候可以买;如果是下降趋势,超买的时候可以卖,别反过来用。

第三个:布林带——看“支撑压力”的神器,别用它单独判断买卖点

最后说说布林带,这个指标我用它来判断支撑和压力位,特别好用,但早年也犯过“单独用布林带”的错。

2022年,我看一只医药票,当时布林带的下轨在30块,股价跌到30块的时候,我觉得“到支撑位了”,就买了进去。结果股价直接跌破下轨,跌到27块,我亏了10%。后来我才发现,当时MACD在零轴下方,趋势是向下的,布林带的支撑位根本撑不住。

后来我明白,布林带的核心是看“支撑和压力”:上轨是短期压力位,下轨是短期支撑位,中轨是趋势线。但它不能单独用,得结合趋势来看。就像你开车,布林带是路边的护栏,能帮你判断边界,但没法帮你判断方向,方向还得看MACD。

现在我用布林带,都是结合MACD一起用:如果MACD在零轴上方(上升趋势),股价跌到布林带下轨,就是买点;如果MACD在零轴下方(下降趋势),股价涨到布林带上轨,就是卖点。

比如今年5月份,我看的一只消费票,MACD在零轴上方,股价跌到布林带下轨,我买了进去,结果3天就涨到中轨,赚了8%;另一只票,MACD在零轴下方,股价涨到布林带上轨,我卖了,避免了5%的下跌。

所以大家记住:布林带是“护栏”,MACD是“方向”,只有方向对了,护栏才有意义。

重点来了:3个指标怎么组合盯?我用这个“组合拳”,胜率超70%

很多人问:“我到底该盯哪个指标?能不能把它们组合起来用?”当然可以,而且组合起来用,胜率会更高。我这几年总结出一个“MACD+RSI+布林带”的组合方法,用这个方法操作,胜率能到70%以上,今天就分享给大家。

这个组合的核心逻辑是:用MACD定趋势(方向),用布林带找支撑压力(位置),用RSI抓超买超卖(时机)。就像开车,MACD帮你确定走哪条路(是走高速还是乡间小路),布林带帮你确定在路的哪个位置(是靠左边还是右边),RSI帮你确定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减速(时机)。

我给大家举两个我今年的操作案例,大家一看就懂。

案例一:上升趋势里,怎么找买点?

今年2月份,我关注的一只半导体票,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 先看MACD:当时MACD在零轴上方,DIF线在DEA线上方,确定是上升趋势,这时候可以找机会买;

2. 再看布林带:股价回调到布林带下轨,这是短期支撑位,位置不错;

3. 最后看RSI:RSI1跌到19,短期超卖,时机到了。

我当时果断买了进去,结果5天就涨了18%,RSI1涨到78(超买),股价碰到布林带上轨,我就卖了,赚得稳稳的。

案例二:下降趋势里,怎么找卖点?

今年4月份,我手里的一只新能源票,步骤是这样的:

1. 先看MACD:当时MACD在零轴下方,DIF线在DEA线下方,确定是下降趋势,这时候要找机会卖;

2. 再看布林带:股价反弹到布林带上轨,这是短期压力位,位置不好;

3. 最后看RSI:RSI1涨到82,短期超买,时机到了。

我当时赶紧卖了,结果3天就跌了12%,避开了一波大跌。

从这两个案例就能看出来,这个组合方法的优势:先确定趋势,再找位置,最后抓时机,每一步都有依据,不是瞎买瞎卖。

这里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具体用法,记好这两张“操作表”:

上升趋势(MACD在零轴上方,DIF在DEA上)

– 买点:股价跌到布林带下轨 + RSI1低于20(超卖)

– 卖点:股价涨到布林带上轨 + RSI1高于80(超买)

下降趋势(MACD在零轴下方,DIF在DEA下)

– 买点:尽量不买(如果非要买,只能轻仓,且要满足股价跌到布林带下轨 + RSI1低于20)

– 卖点:股价涨到布林带上轨 + RSI1高于80(超买)

我用这个方法,今年操作了15次,赚了11次,亏了4次,亏的4次也是小亏(每次不超过5%),整体收益率有32%,比很多散户盲目操作强太多了。

避坑提醒:3个用指标的“致命错误”,我踩过,你别再踩

说了这么多用法,最后再给大家提3个避坑提醒,这些都是我早年踩过的坑,希望大家别再犯。

错误一:指标越多越好,堆得满屏都是

我早年就犯过这个错,屏幕上堆了MACD、RSI、布林带、KDJ、MA好几个指标,结果线条缠在一起,哪个信号都看不清楚。后来我才明白,指标不在多,在精。普通散户有MACD、RSI、布林带这三个就够了,多了反而乱。

就像你做饭,有菜刀、勺子、锅这三个工具就够了,没必要把厨房所有工具都摆出来,反而影响操作。

错误二:只看指标,不看基本面

还有一个错误,就是只看指标,不看公司基本面。我之前买过一只票,指标全是好信号,但后来公司爆了雷(业绩造假),股价直接跌停,指标再好看也没用。

所以大家记住:指标是“术”,基本面是“道”。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不好(比如业绩连续亏损、有违规记录),就算指标再好,也别买;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好(业绩稳定增长、行业前景好),再结合指标找买点,胜率会更高。

错误三:信号一出现就满仓,不控制仓位

最后一个错误,就是信号一出现就满仓。我早年就这么干过,结果一次错误信号,就亏了20%。后来我才明白,没有任何指标是100%准的,都有出错的可能。

所以大家一定要控制仓位:就算信号再好,也别满仓,最多买5成仓;如果信号一般,就买2-3成仓。这样就算出错了,也有补救的机会。

炒股不是“猜大小”,而是“找规律”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炒股不是“听消息、猜大小”,而是要找到背后的规律,而指标就是帮你找规律的工具。

MACD、RSI、布林带这三个指标,单独用都有局限,但组合起来用,就能形成“趋势+位置+时机”的完整逻辑。我从早年亏得一塌糊涂,到现在能稳定盈利,靠的就是把这三个指标用透、用熟,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身边很多散户朋友,总想着找“万能指标”“内幕消息”,结果钱没赚到,还亏了不少。其实真正的“捷径”,就是把最基础的工具学懂、用好,结合基本面,控制好仓位,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52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5分钟前
下一篇 2025 年 2 月 18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