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购买过股票的人都有被套住的经历,也就是购买的股票价格过高,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后,很长时间无法涨回来,只能割肉卖了,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这个错误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果人们都会犯这个错误,这就证明并不是自己判断出了问题,而是大家都在按照一种错误的逻辑进行投资。本文就是要找出这个错误的逻辑,使大家少犯错误,少受损失。
人们购买股票获取利润的途径有二个,第一是低价格购买股票,高价卖出后赚取价差收益;第二是人们购买股票后一直持有,等待公司分红,也就是拿到股息赚钱。从实际效果上看,人们赚取股票价差所得的收益会远远大于拿到股息所取得的收益。这也就是人们往往忽略股息而将注意力放在赚取股票价格差上。其实这个心理是人们的正常反映,并没有完全错误。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决定一个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的根本因素不是股票的涨幅,而是该企业的收益水平。如果只注意股票的涨幅而忽略该企业的收益水平,就会犯逻辑错误,从而追涨杀跌,反而高买低卖,最终就是被套割肉,损失惨重。 这也就是因为人们仅仅把有无短期利润做为购买或抛出的依据。而没有真正理解股票的真正价值。
决定一个企业股票价值的根本依据是它的收益率的大小。收益率就是购买的资产(股票或房产)所能取得的稳定年收益,除以付出的成本。而不是上涨或下跌的价差。这个是购买或者卖出股票的正确逻辑。
举例说明如下:
比如经过专业判断,一个企业在若干年的时间内,可以获得稳定的年净利润是600万元,它的股本是5000万股,如果现在股价是1元/股。这样它的稳定的年收益率=600/(5000*1)=12%。
经过研究和经验得出,如果一项投资的年收益率达到7.5%以上时,这项投资就具有价值,可以使资产保值增值,能有效地防止通货膨涨。
在这个企业的股票是1元时,年收益率是12%,远高于7.5%,因此具有投资价值,可以购买。
这时,股价上涨,大家开始抢购,股价上涨到2元/股时,它的年稳定收益率=600/(5000*2)=6%。同贷款利率相同,对投资人来说吸引力开始下降了。因为投资股票收益率和贷款利息相当,投资人可以去选择放贷,而不是去投资股票。因为放贷可以要求借款人拿资产(包括房产、汽车或担保人)进行抵押,而投资股票是没有任何抵押品作为担保的。所以贷款风险要小于投资股票。
这时,股价继续上涨,达到6元/股时,它的年稳定收益率=600/(5000*6)=2%。低于一年期存款利息。也就是说投资股票的收益还不如存银行,并且具有极大风险。所以股票已无吸引力了,随时有下跌崩盘的风险。
这时我们往往看到,股价并不会下跌,而是继续上涨。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人们以短期利润做为判断依据的结果。人们买了股票后,它还涨,就认为投资是对的,就继续购买。不相信它会跌。这时,股价往往已上涨了很长时间了,人们认为它的人气很旺,有上涨的动力,后面还要上涨,大家蜂拥而至,这时正是庄家逃走的良机,结果必然是散户被套在山项上。
这就比如一个人搭橙子爬高,当他站在第一层橙子时,很安全。在第一个橙上加一个橙后,再站上,安全性就降低了。在搭第三个、第四个橙子后再站上,人和橙子的重心就会偏移,危险就会增大。人们不能确定他站到第几个橙子上会崩塌,何时崩塌。但会越来越危险,最后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崩塌。爬的越高,下跌的幅度就越大。这就是高买的逻辑。
正确购买股票的逻辑应当如下:
比如经过专业判断,一个企业在若干年的时间内,可以获得稳定的年净利润是600万元,它的股本是5000万股,如果现在股价是10元/股。这样它的稳定的年收益率=600/(5000*10)=1.2%。
这时股票已无投资价值,开始猛烈下跌。经过反复、慢长的下跌后,跌到了1.5元/股。这时它的稳定的年收益率=600/(5000*1.5)=8%,高于7.5%的利率水平。
经过研究和经验得出,如果一项投资的年收益率达到7.5%以上时,这项投资就具有价值,可以使资产保值增值,能有效地防止通货膨涨。因此,在这个企业的股票是1.5元/股元时,可以购买。
由于惯性作用,大家认为它还会跌,所以还在割肉抛。但这时这个企业的股票就更具有投资价值了。这就好比压弹簧,压的越紧,将来反弹得越高。股票收益率越大,投资就越安全。
从上面可以看出,正确的投资股票的逻辑是以企业稳定的收益率为判断依据,而不是股票的价差为判断依据。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86235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