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头条,看到网友发文:我和我兄弟都是90万元起步,我拿90万进了股市,在家舒舒服服的亏完了90万,我兄弟拿了90万去干餐饮,辛辛苦苦干了三年,每天早出晚归,辛苦了三年,终于亏完了90万。

在感慨作者观点雷人的同时,更雷人的发现是,就这么几十个字的微头条竟然得到1000多个赞、几百个评论,收藏量也超百,真让同样写字的我感到汗颜。
该文作者的兄弟干餐饮辛辛苦苦亏了90万元,虽然可惜,但可以理解。餐饮行业本来就是勤行,辛苦那是自不必说。但作者说进了股市还能舒舒服服的,真让人费解,也难怪作者说亏了90万。
但是,只有咱们的股市亏钱吗?外国证券市场情况如何呢?据统计,美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不超过5%。按说美股十年牛市,赚钱效应如此明显,应该全民炒股才对,但个人投资者就是不参与。为什么?不是美国人民不愿意挣钱,实在是让股市这个祖宗伤透了心,以致父亲告诉儿子、儿子告诉孙子,股市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千万离的远远的,这种认知已经融入美国人的基因。你没听说美国股民骂股市吧?是因为美国基本上没有股民,老百姓早就对股市死了心,正所谓哀大莫过于心死,此处无声胜有声。反观A股,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超过2亿,基民开户数超过7亿,个人投资者还在参与,尽管总是在骂,但毕竟还没到不闻不问、视若无睹的境地。
回到网友所说“舒舒服服的炒股”,那怎么能行?股神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的传世名作《聪明的投资者》中开篇就说,“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是什么?不就是随大溜吗?随大溜当然舒舒服服,因为人是群体动物,上班凑在一起那叫工厂、下班住在一起那叫小区,就算是退了休,也得参加个健步走、广场舞啥的群体,否则就会感到不舒服。股票投资也是如此,某个题材炒起来了,相关概念股连续涨停,头条上、股吧里热火朝天,大家一窝蜂追进去,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共同畅想着不远的将来富贵相见,还真是挺舒服。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提反对意见,听到的全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自然舒服无比。但是呢,正如网友所说,舒服是舒服了,等到炒作的那股风退去,等到相关概念遇冷,套牢了、割肉了,那可不是就要亏掉90万?不过亏钱也没关系,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骂股市割韭菜、是狗屎都不如的市场,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一样是舒舒服服。
之所以有以上感慨,是因为亏了钱的股民不光骂股市,还骂我,原因就是我写了一些谈论股市投资的文字,确切地说是写了一些分析银行股有投资价值的文字,这些文字让他们很不舒服,所以他们要骂。本来嘛,不看好银行就别买,相关的文章也别看,真看到了就拉黑,所谓井水不犯河水。但你不愿吃辣,却整天跑到川菜馆去溜达,看到吃毛血旺的顾客还要骂街,你是不是有病?具体来说,我认为银行股股息率高,他们说你懂个屁?分红还要除权,是分的自己的钱,是左口袋倒右口袋;我说银行股净资产远高于股价,他们说那有屌用,又不能破产、清算,净资产都是假的;我说银行股的大股东都在增持,他们说那能说明什么?大股东要贷款,银行敢不贷?从银行贷出钱来买银行股,那还不是烙饼卷手指头,自己吃自己?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有的时候能怼到你无语。至于那些阴恻恻的说话,就更让人抓狂了:现在谁还用现金?银行早晚会被支付宝和微信干趴下……等等等等吧。
别的不说,有以上认知的人一定是个打工仔,我倒不是看不起打工仔,我是讲这个道理,但凡持这种观点的人,他在自己所在的部门哪怕是个会计、出纳,也不会有这样的认知。会计和出纳都知道,每个月他们都得往银行跑好几趟,公章、支票、账簿,一样都不能少,少一样也办不成事。那些老板、企业家也不会有这样的认知,自己企业的发展,离了银行贷款能行吗?任你西装革履、爱马仕皮带、戴着金溜子、抽着华子,进了银行也得矮三分,银行说一句“我没有额度”,你也只能乖乖回家,你能怎么办?
我是个业余投资者,把头条当做投资日记来写,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投资感悟,愿意看的,欢迎,不感兴趣的,拉黑了事,咱们谁也别耽误谁。曾经就有网友留言:“你再写这些,我就得拉黑你了”,我的回复是,快点儿拉黑,咱们都早点儿解脱。你指望我每天费尽心力写3000字的长文免费给你看,还要让你骂,还要央求你别走?我图什么?图头条给我那几毛钱?我不指望流量活着。
回到投资,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自己供职的部门充满期望,今年看着效益还行,工资最起码有保证,至于年终奖嘛,最少应该不比去年差,而没有任何一个人整天担忧厂子破产倒闭了怎么办?发不出工资怎么办?即便是最近一段时间厂子效益不好,降低了一些工资,大部分人也是选择默默地承受而不是胡乱地跳槽,他们相信困难是一时的,情况终归会好起来。但他们一进股市,就是担心银行有烂账怎么办?存款吸收进来贷不出去怎么办?以后万一分红降低了怎么办?这不是岂有此理吗?你供职的那小工厂的规模和上市银行怎么比?别说一个小工厂了,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几个比银行待遇好的?一个小工厂在你眼里都有前途,上市银行就必死无疑?
如果你关注过经济纠纷类的官司,一定清楚有些主体赢了官司就是执行不到钱,一拖多少年都没有办法。但你听说过几件银行执行不了的经济案件?银行发现势头不对,首先就给相关资产贴上封条,这叫资产保全,然后走程序,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沙子都能给你攥出油来。至于那些确实没钱的主儿,判他十几、二十几年都是轻的,想当老赖?子女入学、参军、入党、提干都别想了,银行就是有这个实力!原因无他,银行是国家的,所谓“光棍不斗势力”,你懂的。说到银行是国家的,你去看看工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是谁?财政部!中国银行第一大股东是谁?汇金公司!这都是些什么角色?分红是分的自己的钱?这些大股东能答应吗?分了个寂寞没什么,全国这么大,有的地方旱、有的地方涝、有的地方地震,有的地方海啸,专项救灾资金得像刮风下雨一样往灾区划拨,更别提修建航母、南海造岛了,这钱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银行等央企的分红,他怎么能是分的自己的钱?怎么能是左口袋倒右口袋?谁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地?说的绝对一点儿,分红总额降低了也不会答应你!还整天嚷嚷银行早晚得破产,许皮带、杨门女将啥的能拖垮了银行,这不是扯吗?工、农、中、建都是副部级单位,老许、小杨能有多大份量?至于微信支付宝,那就更别提了,银行是央企,微信支付宝是民企,说白了就是个大一点儿的个体户,如果有必要,分分钟搞定你!几十年前的粮票、布票都能取消,取消不了这个?你不知道谁说了算吗?
今天的文字没啥营养,基本上等于牢骚加吐槽,但也说明了股票投资绝不可能舒舒服服,你不但要对投资标的有正确的认知,还得有足够的定力,不相信任何忽悠,顶住所有质疑,坚持走自己的路。
否则,那个赔掉90万的故事就会重演,而主角就是你。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3720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