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牛市?

如何看待牛市?

这是中国财富核心转变的原点。

——题记

本轮行情起于9月24日,也被业内称为“924行情”,好歹自己之前也是混金融圈的,最近也跟很多人聊了当下的行情,大多数人基本都在“牛市”和“反弹”之间犹豫,但也有些人认为当下是中国未来几十年财富逻辑变化的起点。

对于现在的市场,我个人看法是:中期看会有不错的行情,长期股权会成为核心资产。

为什么是中期?

其实这个话题早就被自媒体博主说烂了,有人说是中美金融战,有人说是东风快递打出来的威风,也有人说是一场国家层面的战略,但似乎很少有人静下心来琢磨它的起点,比如出台的背景、​性质、目的等。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9月底的重大会议,还是与之相伴的楼市松绑、降准降息、创新货币政策,本质上都是为了完成​今年的KPI:5%的经济增速。

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为5.3%,二季度4.7%,虽然三季度尚未公布,但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等组织的推测大概在4.7-4.8%之间,就是说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的目标很可能就完不成了,而最近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无疑就是在为年终大考做铺垫。

因此,即便是最保守估计年底前国内高低会有一波行情,称之为“牛市”也不为过。

在不接触股市的人眼中,对这个操作是存在疑惑地,毕竟过去国内从来都是“贷款不准用于投资股票”,但现在央行的创新型工具反倒是规定“贷款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说股票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那么​就说大家最在乎的房子。

过去30年的中国是房地产的“超级牛市”,全国各地房价都涨了十几倍到上百倍不等,全国均价大概是30倍的样子,可以说房地产不仅成就了上下游产业链,更是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中产和富豪​。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中间大多数的资产就是房子,真正拥有大量现金流的人反倒是少数,可反过来看他们的​消费力如何?毫不客气的说靠房价致富的人花钱从来都没有吝啬过,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套房值多少钱、家里有几套房,最不济也能把房子卖了​变现。

然而到了2019年之后,在“房住不炒”、疫情、经济下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有的地方跌幅甚至超过50%,这时候那些囤了房子的人就开始慌了。

毕竟房价一天比一天低,资产每天都在缩水,在此情况下他们最为迫切的就是卖掉手里的房子变现(止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过去两年多每次利好都只能“管用”一段时间,热度一过楼市还是半死不活。这是因为每次利好都是业主抛售房子的机会,这种恐慌式抛售只会让市场的预期越来越弱,观望的人越来越多,进而导致​楼市进入恶性循环。

反映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大批人的账面资产缩水、不敢花钱,最终就是整个社会的消费降级、通货紧缩,这就是这两年大家面临的​状况。

总结一下​就是:房价涨的时候人们财富上涨,就敢花钱、愿意消费,因为有房子这个“资产”做后盾​;但房价下跌的时候资产缩水,加上这种固定资产又很难短期变现,那么在“解套”之前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股市。

因为从本质上看,价格波动的房价跟股票极其相似,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很难在​短期内变现。而股票除了价格波动外,还具备很高的流动性,可以随时变现​,自然就成为了“房产”的替代品。

所以拉股市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股票与房子一样都是“实时波动的资产”,当人们从股市赚到钱的时候就愿意取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没有变现的​短板;另一方面股市的财富效应也能有效的解决房地产的困境,因为赚到钱的人更有底气买房,就比如近期售楼处的​真实写照:卖房子的人辞掉工作进入股市,​股民拿着赚到的钱去买房。

从宏观到中观看,发展股市不仅仅是完成年度KPI,更是解决当下困境的“妙招”。

02​

既然是牛市,且未来大概率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那么问题就来了​:​老股民和新股民如何应对牛市?

说实话,在这波行情之前笔者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入市以来90%的时间都是熊市,也导致自己大多数手段都是应对下跌,或者是积累​廉价的优质股权,直到这轮行情启动第二天一位前辈​发信息问:这轮牛市​怎么操作?

从那以后,自己才开始琢磨​牛市的应对方法。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牛市不追高。

这几天很多媒体都在聊一个话题“牛市比熊市亏钱的人更多”,这个确实是,那么明明是普涨行情的大牛市​为什么还能亏钱呢?

说到底还是“买的高了”。

就比如10月8日,国庆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盘在集合竞价阶段就达到了10%的涨幅,好几千家公司股票涨停,记得当时茅台股价直接从1745元飙升到了1900元,但收盘的时候却跌倒了1710元左右,意味着最开始买入的人在短短6个小时就亏了10%,10月9日茅台股价又跌破了1600元,亏损超过15%。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只要涨一点就跑,或者看到有继续下跌的趋势后慌忙卖出稀里糊涂的​成为了“韭菜”,这就是典型的“追涨杀跌”。

所以,不管你是新人,还是老股民在牛市中都不要追高,这样很容易让自己​“死在半山腰”,在牛市中只要不追高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其次,就是在牛市中尽可能少的​操作。

在牛市来​临后,投资者的操作无非就两种——买和卖。

如果是卖掉还好,至少能做到获利了结,但切勿在卖掉以后看到继续上涨后悔又追了进去,这点可以参考牛顿在南海泡沫中那句话“自己能计算天体,却计算不了人性的疯狂”。

但如果是买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有风险的,比如我个人就选择了观望,在这波行情当中一股也没买。

毕竟,错过远比买错​承受的代价小。

第三个,寻找好公司、​长期持有。

前段时间在雪球看到段永平​(雪球id:大道无形我有型)给网友说了句话:只要持有好公司​每天都是牛市。

帖子是问段永平如何看待牛市。

初时看到这句话自己单纯是觉得很有趣,但事后结合自己仓位琢磨的时候才发现奥妙,就比如自己持有的福耀是2019年买入的,随后几年经历了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21、22、23年的大熊市,五年时间非但没有下跌,反而拥有了2倍收益,其中​924之前的涨幅就有40%。

另一个是格力,2022年4月市场跌至2800点时买入,两年期间全部分红都做了买入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持有成本,但在924之前依旧接近​1倍收益。

要知道,这可是熊市里的成绩,而且也都突破了之前的历史高位,可以说是比较好的诠释了段永平那句“拿着好公司每天都是牛市”,目前两家公司已经占据了自己一多半的仓位,拿着非常舒服(目前没考虑卖掉)。

所以即便是要买,也推荐大家寻找好公司下手,然后长期持有​,不要觉得别人做短线一年几倍,做长线赚得太少,要知道他们可以赢100次,但只要输一两次前面就白忙活了,稳稳地两年赚一倍​不香么?

只不过寻找好公司是有门槛的,需要你对财务、行业、公司、产品等多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并且还要能够看出来一家公司的胖瘦(高估与低估),需要在研究阶段​下一定的苦功夫。

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中国股市和优秀企业是长期向好的,花费一些时间给未来买一份保障​,让财富长期增长,何乐而不为呢?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3732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59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