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很吓人,逻辑哥当然不会自比巴菲特索罗斯,更不敢说两者兼具。只是基于逻辑哥对两位投资大师理念的一点体会,深感其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想与朋友们分享一二。
1. 价值投资还是投机?
人人都知道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大师,价值投资这个概念也是因为巴菲特而广为人知。在国内,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巴菲特的信徒甚多。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二字,代表这类方法注重分析被投资标的物的内在价值。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都以其发行企业的经营状况作为分析的起点。逻辑哥认为这是抓住了债券和股票的金融本质的,一种大道至简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是大师,而这种理念被众多投资者追捧的主要原因。
但分析了“价值”还不够,有些好公司人尽皆知,但从好公司股票上实际赚到钱的永远是少数人,问题往往出在“投资”二字。“投资”其实反映了人们实际进行的买入和卖出的操作,而买卖的时机不同,造成的最终结果会有天壤之别。
一般我们理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操作,那就是对于好的公司股票,在价值低估时买入,在估值高估时卖出,但巴菲特其实反复强调,对于好的股票,他会一直持有,他对于“卖出”的讨论要显著少于对“价值分析”和“买入”的讨论。
对好公司的股票在某个阶段性的低估区域“买入”,相对来说难度还不是很大。但究竟如何判断这个股票已经不再“好”,应该卖出了?绝大多数投资者会过不了这个坎,就算你判断这家公司的业务未来不会再快速增长了,又总会猜想其股价是不是还会再冲高?我的分析是不是不对?公司会不会在一条新的赛道上重新快速增长?又或者,从反面看,是不是公司经营一出现波折,就立马撤退?一个季度报告不符合预期就赶紧清仓?
这些操作一下子又把我们拖回到“贪婪”和“恐惧”的老路上,即使“价值分析”做得正确,买入的时机也恰当,最后在卖出操作上的这种不确定,又不免使所谓的“投资”变成了碰运气的“投机”(当然,逻辑哥认为投机不是坏事,讲索罗斯的时候我们再谈)。
2. 索罗斯的投机基于价值吗?
一提起索罗斯,很多人会把他和“投机”这个词挂上钩。但是纵观索罗斯的几次著名的胜局和败局,不难发现这种所谓的“投机”其实是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
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其思想深受哲学家卡尔波普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他的投资理念中也有充分体现。如果读过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你会发现他多次提到“假设”、“模型”、“验证”这类概念。他本人一直试图以一种类似科学的体系来分析和支撑自己的投资活动。
以大家最熟悉的1997年狙击泰铢为例,做空泰铢的操作,是因为索罗斯看到了过热的泰国经济的不可持续性,由于当时泰铢和美元挂钩,而美元持续升值导致泰铢价值被严重高估。这是一个典型而准确的价值分析案例,这和巴菲特分析公司价值,然后决定投资策略的活动并没有本质区别。
索罗斯在著作中谈到他的繁荣萧条模型时,提出了基本趋势和主流偏见两个主要因素。大家在讨论他的反身性理论时,往往更关注“主流偏见”的部分,因为这种与主流观点反向操作而获利的传说,显得更加神秘和传奇。但索罗斯对“基本趋势”的依赖,却没有受到足够的注意。
如果基本趋势不存在,不可能出现明显的主流偏见,更不会出现反身性逆转的重大投资机会。而对基本趋势的把握,恰恰需要深入而细致的价值分析。
3. 投资活动的本质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暂时不考虑“做空”的情况,只考虑“做多”。那么投资活动就是用金钱购买资产,并希望该资产增值。因此,投资者可能的收益或盈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资产自身价值的变化,另一部分是市场价格和价值的偏离度。
巴菲特主要关注的是资产自身价值的变化,所以他一直强调要买入好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能够持续稳定升值的资产),而不要被短期的价格波动所干扰(也就是不要太在意价格和价值的偏离度),因为价格永远是围绕着价值波动。但是,巴菲特并非完全不关注价格,他也会耐心地等待所关注的股票跌到足够低的价格再买入,或者用卖出看跌期权的方式来锁定一部分买入成本。
索罗斯的“主流偏见”也就是价格和价值的偏离度,因为大多数人的一致性偏见会造成资产价值的高估或者低估。但这不代表着索罗斯不关心资产价值,他一直在使用和不断完善的分析框架,就是用来更准确地判断资产价值的工具。资产自身价值的变化也就是他所说的“基本趋势”。基本趋势和主流偏见的叠加,才能产生最好的投资机会。
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巴菲特和索罗斯虽然投资风格各有特点,但究其本质,却并没有太大差别。对于价值的分析可以基于大量的客观数据,可能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号称在做价值投资的个人投资者较多;而对于价格和价值的偏离,由于需要判断市场的“主流偏见”,需要了解人性,更有点艺术性,不好捉摸,所以敢说自己是索罗斯门徒的个人投资者就很少。但是,大家回想一下A股每次牛市尾声的疯狂景象,就会觉得“主流偏见”不难被发现,但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逻辑哥认为,从巴菲特和索罗斯身上都能学习到极有价值的投资理念,尤其在理解了他们的投资理念的共通性之后,我们对于价值和价格都要重视,不能偏废。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2100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