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认购期权的风险,不好说,因为认购期权赋予买方在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从理论层面看,认购期权买方的最大损失为购买期权所支付的权利金,这一特征使很多投资者认为其风险可控且较小。
然而,理论模型与实际交易存在显著差异。
在真实市场环境中,标的资产价格波动难以精准预测,隐含波动率变化、时间价值损耗等因素,都会对认购期权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使得认购期权的风险状况更为复杂。
期是未来,权是权利,期权合起来就是一种投资者约定在未来买入或卖出某项资产的权利
认购期权:未来以某个价格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
为什么要约定价格买入,不能按市场价买吗
买东西,讲究的是性价比
所以按逻辑推,一定是看涨后市,所以才会约定以认为更便宜的价格买入,当然,从卖方来讲,肯定是看低后市,至少不看涨(否则也不卖给你啊)所以这是个互道SB的过程
结论:
买入认购期权是看涨
卖出认购期权是看跌
认购期权的收益与风险
买入认购期权的收益及风险预期
买入认购期权是指期权买方支付权利金,获得以约定的行权价格向期权卖方买入股票的权利。

以ETF期权为例。投资者若买入了某ETF的认购期权,期权到期时,若ETF价格上涨,则可以选择行权,从期权卖方那里以较低的行权价格买入该ETF,随后按较高的市价卖出获利,在弥补所支付的权利金后还有盈余。这部分盈余即为投资者买入认购期权的收益。期权未到期时,若期权合约价格上涨,投资者也可以直接将期权高价卖出,获得价差收益。
如果ETF价格没有上涨而是下跌了,期权到期时,期权买方可以放弃行权。当然,这也将带来权利金的全部损失。期权未到期时,若期权合约价格下跌,如果投资者此时把期权卖出平仓,将损失权利金下跌的部分。
总体而言,认购期权到期时,若股票或ETF价格高于行权价格与投资者支付的权利金之和,则期权买方的收益为股票或ETF的市价减去行权价格,再扣除支付的权利金成本。也就是说,标的价格涨得越多,期权买方的获利就越大。
当然,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期权到期时,若股票或ETF价格低于行权价格,则投资者将损失支付的全部权利金。
卖出认购期权的收益及风险预期
卖出认购期权,期权的卖方获得权利金。如果期权买方要求行权,则卖方就必须以约定的行权价格卖出标的证券。
同理,认购期权到期时,若股票或ETF价格低于行权价格,买方一般不会行权,则卖出股票认购期权的收益为全部权利金。
认购期权到期时,若股票或ETF价格上涨高于行权价格,则卖出股票认购期权的投资者将出现损失,即股票市价减去执行价格,最初收取的权利金将抵减卖出股票的损失。因此,标的证券下跌,期权卖方最多赚到权利金,而标的证券涨得越多,期权卖方的损失就越大。
现实中,为了确保卖方履行义务,认购期权卖方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
如何管理认购期权的风险?
1. 充分了解市场
在进行认购期权交易前,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包括标的资产的价格走势、波动率变化、市场情绪等。这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地判断市场走势,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
2. 制定交易策略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适的交易策略。例如,可以设定止损点来控制损失,或者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单一期权合约的风险。
3. 选择合适的期权合约
在选择认购期权合约时,投资者应关注期权合约的到期日、行权价、标的资产等因素。一般来说,选择流动性较好、波动率适中的期权合约可以降低流动性风险和高溢价风险。
4. 保持谨慎和理性
期权交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投资者应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交易,而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来做出决策。
关于期权合约的通用技巧
第一,合约的流动性,这个是绝大部分时候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流动性不好的合约在平仓的时候可能就比较困难,甚至需要去支付一些额外的成本,尤其是资金量比较大的时候,对手方可能就没那么好找。
第二,剩余期限。选择的合约期限一定要能够覆盖到预期股价上涨的时间,所以综合刚刚说的流动性问题,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剩余期限1-3个月的合约。
第三,合约的杠杆率。绝大部分做买入认购投资者主要也是冲着期权的高杠杆率去的,而期权的杠杆率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受到股票价格、剩余期限、波动率等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变量。
期权是什么意思?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日期或之前,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但持有者不负有必须行权的义务。
最后,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依据,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21666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