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差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同时买入和卖出不同行权价或到期日的期权,用一部分潜在收益去交换更低的风险和成本,从而构建更稳健的收益曲线。
以下7种策略,将为你搭建一个攻守兼备的期权组合。
策略一:牛市看涨价差 – 温和看涨的成本削减器
构建: 买入一张较低行权价(A)的看涨期权,同时卖出一张更高行权价(B)的看涨期权(同到期日)。
使用场景: 你看涨后市,但认为不会暴涨。希望以低于直接买入看涨期权的成本入场。
盈亏特性:
最大盈利: 有限。(行权价B – 行权价A – 构建成本)
最大亏损: 有限。(付出的净权利金)
为何稳健: 卖出高行权价期权收取的权利金,直接降低了你的买入成本。即使判断错误,股价小幅下跌,你的亏损也远小于直接买入看涨期权。
就像你买了一辆车,同时卖了份保险,如果车价涨得不高,保险费用帮你降低了持有成本。
策略二:熊市看跌价差 – 温和看跌的风险控制器
构建: 买入一张较高行权价(A)的看跌期权,同时卖出一张更低行权价(B)的看跌期权(同到期日)。
使用场景: 你看跌后市,但认为不会暴跌。希望以较低成本做空,并限制下行风险。
盈亏特性:
最大盈利: 有限。(行权价A – 行权价B – 构建成本)
最大亏损: 有限。(付出的净权利金)
为何稳健: 同样通过卖出期权来降低做空成本,避免了在熊市中被剧烈反弹“打爆”的无限风险。
策略三:铁鹰式组合 – 震荡市的最佳“收租”策略
构建: 由一个牛市看涨价差(卖低行权价Call + 买更高行权价Call)和一个熊市看跌价差(卖高行权价Put + 买更低行权价Put)组合而成。四个行权价,等距排列。
使用场景: 你强烈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股价将在某个区间内窄幅震荡。
盈亏特性:
最大盈利: 有限。(卖出两个期权收到的总权利金 – 买入两个期权的总成本)
最大亏损: 有限。(区间宽度 – 最大盈利)
为何稳健: 这是经典的做空波动率策略。只要股价在你设定的上下轨之间波动,时间就是你的朋友,你可以稳稳赚取权利金。风险在开仓时就已确定并封顶。
像开一个“收费站”,只要股价在你的“收费区间”内来回跑,你就能持续收钱。
策略四:现金担保卖Put – 心仪股票的“打折买入”工具
构建: 在账户中预留足够现金,然后卖出一张虚值看跌期权。
使用场景: 你非常想买入某只股票,但觉得现价太高。愿意承诺在更低价格接盘。
盈亏特性:
最大盈利: 有限。(收到的权利金)
最大亏损: 很大,但可控。(如果被行权,需以行权价买入股票,但因为你收到了权利金,实际成本=行权价-权利金)
为何稳健: 这不是典型的价差,但本质是用义务换权利。要么股价不跌,你白赚权利金;要么股价跌了,你能以心仪的“打折价”买入股票。是为投资组合低成本建仓的绝佳策略。
策略五:备兑开仓 – 增强持股收益的“租金”策略
构建: 在已持有100股正股的基础上,卖出一张虚值看涨期权。
使用场景: 你长期看好并持有某只股票,但认为短期内不会大涨,希望增强收益。
盈亏特性:
最大盈利: 有限。(权利金 + 行权价 – 股票成本价)
最大风险: 股价大跌,但因为你卖Call收的权利金,提供了部分下行保护。
为何稳健: 这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收入增强策略。它像一个“股息加速器”,能有效降低你的持股成本,在震荡市中表现优异。
策略六:对角线价差 – 灵活调整的“时间与空间”艺术
构建: 买入一个较长期限的期权,同时卖出一个较短期限、不同行权价的期权(通常是买入远月深虚,卖出近月浅虚)。
使用场景: 看好长期趋势,但认为短期会震荡。或用近月期权的高时间价值来补贴远月期权的成本。
盈亏特性: 复杂,但风险可控。
为何稳健: 它综合了日历价差(赚取时间价值衰减)和垂直价差(方向性观点)的优点,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可以不断滚动卖出短期期权来降低长期期权的持仓成本。
策略七:蝶式价差 – 精准押注“纹丝不动”
构建: 买入一张低行权价Call,卖出两张中间行权价Call,再买入一张高行权价Call(所有期权同一到期日)。
使用场景: 你极度确信到期时股价会收在某个特定价格附近。
盈亏特性:
最大盈利: 很高(相对于成本),发生在股价正好等于中间行权价时。
最大亏损: 有限。(构建策略的净成本)
· 为何稳健: 它以极低的成本,博取股价“钉死在”某一点时的高额回报。风险完全已知且封顶,是风险回报比极高的策略。
你的策略武器库与心境
将这7种策略融入你的投资组合,意味着你的交易心智已经成熟:
从赌博到经营: 你不再只是下注,而是在经营风险,收取“保险费”。
从预测到应对: 你不再纠结于明天是涨是跌,而是为各种可能的情况准备好了预案。
从暴富到稳健: 你追求的不再是单笔的暴利,而是长期、稳定、可复制的收益曲线。
最后,请记住价差策略的灵魂:
用确定的、有限的风险,去交换具有概率优势的、稳定的收益。这才是期权交易在投资组合中的真正价值。
现在,请从最简单的牛市价差或备兑开仓开始,体验这种“掌控风险”的美妙感觉吧!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330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