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人说,不论做什么事,定目标的时候,要把期望值降低一些,期望值定的过高,会损伤人的韧性,而韧性是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在经历了痛苦和挫折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一点。
降低期望值,是不断前进的一种方法,不等同于没有志向。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结硬寨,打呆仗,积小胜为大胜。
取得事业成就和金钱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人活在世上还要追求宁静与满足的心态,如果能保有这样的心态,它的积累会延续成功的人生。
关于止损的解读
有了韧性、明白了胜利的真相,就具备了理解止损的前提。如果去不掉焦躁的心,就改不掉慌乱和莽撞的行为。(那么读金刚经去吧)
止损表面上是一件独立的事,但其实本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和开仓、平仓连为一体的,也是属于同一类动作。
有了进场信号—开仓,有了离场信号—平仓,行情证明了进场的判断是错误的—止损。本来止损也就是平仓,判断被证明是错的也属于离场信号。
如何把止损当作一个简单的习惯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讲一些有共性的东西,个性化的就不讲了。
一、提高进场精确度
没有出现信号要等、有怀疑的时候要试、看不懂的时候要弃,错了就砍、砍了要总结。
二、放下执念
最最常见的一种错误—把观点当成执念,把对行情的某种预判,当成脑海里的一种执念死死抱着不放。
预判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当成执念,就会把所有发生的现象都解读成有利的,既不去求证也不提前做预案。
往往等到行情真发生了变化,还固执地认为是假的,或者直接懵了,大脑一片茫然,整个一脸懵B。
比如一段下跌行情进行中,下方有重要支撑位,筹码集中、形态稳固并且又在趋势线上,关键K线的量能也配合的很完美…
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当价格来到这个支撑位附近小心观察,观察有没有反转的信号出现,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该干嘛干嘛。
但是很多人不是这么做,很多人脑子里向着,这里会反转,这里会反转,好了,接下来有一点风吹草动,不管有什么表现,都会被解读成反转的信号,接着一头就冲了进去。
有时候明明能看出来的东西,当时也看不出来了,更甚至击穿了,还在想这是骗人的,这是黄金坑,这得加多呀,结果越加越亏,这……怎么会这样呢?
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明天开盘砍不砍?砍吧,刚砍了就掉头咋办,不砍吧,继续往下打咋办,不停的想吧,反正觉是别睡了。
终于等到损失进一步扩大,被折磨的痛苦不堪,再也无法忍受,砍掉了,解脱了…..然后……行情掉头向上了,左脸刚挨一巴掌,右脸又接一巴掌。
执念这个东西会让你失去应有的水准,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走的时候却像一个炸弹,炸的你遍体鳞伤。
三、提前做好预案
拿一段下跌行情来举例(为了简要说明,不细化级别,也不细化所有的可能性,只讲逻辑),假设一段下跌行情,中途走出了一个盘整走势,之后会有三种可能:
1、引发一个更大级别的盘整;
2、盘整之后继续下跌;
3、盘整之后转折;
提前想好每一种可能性过程中都有什么特征,如何应对,我们假设是2,盘整之后继续下跌,那么又有五种可能:
2-1、走出第二个盘整,之后走一个底部向下段,量能不断衰竭,然后反转;
2-2、向下离开盘整平台之后没有走出第二个盘整,而是走了一个N下背驰,量能衰竭,然后反转;
2-3、向下离开中继盘整平台后,没有走出第二个盘整,然后小转大;
2-4、向下离开中继盘整平台后,没有走出第二个盘整,没任何征兆的直接转折;
2-5、向下离开中继盘整平台后,走出一个盘整,之后继续盘整。
假设是2-3小转大,那么你又有以下N种选择:
A、在转折点进场,止损设前低;
B、转折点之后上涨,之后再次下跌的结束点进场,止损设在转折点;
C、转折之后确认上涨并离开底部平台加多;
D、上涨离开底部平台之后的再次下跌的结束点,没有回到平台之内进场做多,等等等等……..
就不一 一分下去了。
预判它上涨,但不把预判当成唯一不变。允许有各种变化,但是提前想好每一种变化怎么去应对。
不怕没想到,就怕没去想。
不怕做错了,就怕错了不止损。
人不是神,人总会出错,一刀去之,没什么大不了。
还有就怕错了不总结。
行情就算有72变,时间久了,各路妖怪你总归都脸熟。
总而言之,止损不是独立的,是和开仓平仓的进出场逻辑结合于一体的。该进就进,该加就加,该平就平,该砍就砍,养成习惯就可以了。
好多年前总看到网上说有股神喊,保住本金、保住本金、保住本金!那怎么个保住法,不讲清楚其中本质,光喊有什么用?
我们的老祖宗2000多年前就说过: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
现在外国人也研究我们的东西哈。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3392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