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选的指标是最基础的“20日均线”,这一用就是20年。今天就用老周的真实经历,再结合3个普通人靠“死磕一个指标”赚钱的故事,跟大家聊聊“一辈子死记一个指标”的旷世理念——不是指标有多神奇,而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才是股市里最靠谱的赚钱方法。

一、先搞懂:为啥“死记一个指标”比“学一堆指标”更管用?老周的血泪教训
很多散户刚进股市,就像进了玩具店的孩子,看到MACD、KDJ、布林带、RSI等指标就眼馋,恨不得把所有指标都叠在K线图上,以为指标越多,判断越准。但老周说,他年轻时就是这么亏的。
2003年,老周刚炒股,听人说“指标越多越精准”,就把MACD和KDJ一起用。有次看一只钢铁股,MACD显示“金叉买入”,KDJ却显示“超买该卖”,他犹豫了两天,等想明白要买入时,股价已经涨了15%,追进去又跌了10%,一下亏了8000块。
“那时候每天盯着屏幕,眼睛都看花了,这个指标说买,那个指标说卖,越看越乱,最后全凭感觉操作。”老周揉了揉眼睛,“后来亏得只剩2万,才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10个指标你每个都懂一点,不如一个指标你能吃透100%。”
遇到老操盘手后,老周开始死磕“20日均线”。他把所有股票软件里的其他指标都删了,只留下20日均线,每天收盘后都把当天股价和20日均线的位置记下来,周末就复盘过去5年的均线走势,慢慢总结出规律:股价在20日均线上方,就多看少动;跌破20日均线,就果断离场;回调到20日均线又反弹,就适量买入。
“就像用筷子吃饭,你不用学怎么用刀叉、勺子,把筷子用熟练了,照样能吃饱吃好。”老周说,“指标也是一样,20日均线虽然简单,但能帮你分清趋势——股价在均线上,是上升趋势;在均线下,是下降趋势,别跟趋势对着干,就不会亏大。”
老周给我算过一笔账:他用20日均线操作的20年里,虽然也有判断错的时候,但单次亏损从不会超过10%,而赚钱的交易里,有60%能赚15%以上。“要是还像以前那样用一堆指标,现在早就被股市淘汰了,哪还能等到儿子成家?”
二、3个真实故事:普通人靠“死磕一个指标”赚钱,没有奇迹,只有坚持
老周说,这些年他见过不少靠“死记一个指标”赚钱的普通人,他们不是什么金融专家,也没有内幕消息,就是把一个简单的指标用到极致。
故事1:超市收银员张姐,靠“5日均线”每年赚10万
张姐是老周小区楼下超市的收银员,每月工资4000多,2018年开始跟着老周学炒股,选的指标是“5日均线”。她的规则特别简单:股价站上5日均线,且当天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就买;股价跌破5日均线,且当天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就卖。
“我没时间看盘,每天早上上班前看一眼股价和5日均线的位置,晚上下班再看一眼收盘情况,符合条件就操作,不符合就不动。”张姐说,“2020年有只食品股,我看它站上5日均线,就买了5000股,成本12块,后来涨到15块,跌破5日均线时卖了,赚了1万5。”
张姐炒股5年,没学过其他指标,就靠5日均线,每年能赚10万左右,比她的工资还高。“我文化不高,复杂的指标看不懂,就把5日均线吃透,反而比那些天天看消息的人赚得多。”
故事2:退休教师李叔,靠“成交量”避开3次大跌
李叔是老周的棋友,退休前是中学数学老师,做事特别严谨,他选的指标是“成交量”。他的规则是:股价上涨时,成交量要是前5天平均成交量的1.5倍以上,才敢买;股价下跌时,成交量要是前5天平均成交量的2倍以上,就赶紧卖。
“2022年4月,我看一只医药股,股价涨了5%,但成交量只有前5天的0.8倍,就没买,结果后来跌了20%;同年10月,另一只新能源股,股价跌了4%,成交量是前5天的2.5倍,我赶紧卖了,避免了后面15%的跌幅。”李叔说,“成交量不会骗人,涨的时候没量,说明没人愿意买,很可能是假涨;跌的时候放量,说明很多人在卖,肯定是真跌。”
靠成交量,李叔这5年避开了3次大跌,虽然赚的不如老周多,但每年也能稳赚8%左右,比存银行强多了。“我不求赚快钱,只求不亏,成交量这个指标,正好帮我做到了。”
故事3:程序员小王,靠“MACD”做波段,半年赚3万
小王是老周的远房侄子,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平时忙得没时间看盘,他选的指标是“MACD”,只做“金叉买、死叉卖”的波段。
“我把MACD的参数调成默认,每天晚上用代码爬取股价和MACD数据,一旦出现金叉就提醒自己买入,出现死叉就提醒卖出。”小王说,“2023年上半年,我用这个方法做了5笔交易,有3笔赚了,2笔亏了,总共赚了3万,虽然不多,但不用花太多时间,很适合我。”
小王说,他试过学其他指标,但没时间研究,最后还是觉得MACD最简单,“把一个指标用熟练,比学一堆不常用的指标强——就像写代码,精通一门语言,比略懂十门语言更能解决问题。”
三、老周的“指标实战心法”:4步教你“死记一个指标”,普通人也能学
很多人问老周:“我该选哪个指标?怎么才能把指标吃透?”老周总结了4个简单的步骤,普通人照着做,就能少走弯路。
第一步:选“看得懂、用得惯”的指标,别选复杂的
老周说,选指标就像选鞋子,合脚最重要,不用选最贵、最复杂的。他建议新手从3个基础指标里选:
– 均线(如20日均线、5日均线):看趋势,最简单直观,适合新手;
– 成交量:看买卖活跃程度,不会骗人,适合谨慎的人;
– MACD:看多空力量变化,有明确的金叉、死叉信号,适合做波段的人。
“别选那些需要调很多参数、公式复杂的指标,比如布林带需要调上轨、中轨、下轨的参数,新手很容易搞混。”老周说,“就选最基础的,能看懂K线和指标的关系,才算迈出第一步。”
第二步:给指标定“死规则”,别凭感觉改
选好指标后,最重要的是定规则——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止损,都要写下来,不能凭感觉改。老周的20日均线规则,写在笔记本第一页,20年没怎么变:
– 买入规则:股价回调到20日均线,且当天收盘价不低于20日均线,成交量比前一天多30%以上;
– 卖出规则:股价涨到前期高点附近,且当天收盘价低于20日均线,或者单次盈利超过20%;
– 止损规则:买入后,股价跌破20日均线3个点,或者连续3天收盘价低于20日均线,立刻止损。
“2019年有次,我买的股票跌破20日均线2个点,没到止损规则,就没卖,后来又涨回来了,赚了12%;要是当时凭感觉止损,就亏了。”老周说,“规则定死了,就按规则来,别因为股价波动就乱改,不然指标就白学了。”
第三步:用小资金测试3个月,别上来就满仓
定好规则后,别用大资金操作,先用小资金(比如账户的10%)测试3个月,至少做10笔交易,看看规则好不好用。
张姐刚开始用5日均线时,只用5000块测试,3个月做了8笔交易,赚了3000块,才慢慢加大资金;李叔用成交量时,先用1万块测试,避开了2次小跌,才敢用更多钱操作。
“测试的时候,不管赚还是亏,都要记下来,看看是规则的问题,还是自己执行的问题。”老周说,“比如你按规则买入,结果亏了,是规则里没考虑大盘环境,还是自己买错了股票?复盘的时候想清楚,再修改规则,直到规则能稳定赚钱。”
第四步:每天复盘1小时,把指标“刻进脑子里”
老周每天收盘后,都会花1小时复盘:把当天符合指标规则的股票找出来,看看它们的走势;再把自己操作的股票拿出来,对比规则,看看有没有做错的地方。
“刚开始复盘很麻烦,每天要写好几页笔记,但坚持半年后,我一看K线和指标的位置,就知道该买还是该卖,不用再翻笔记。”老周说,“就像开车,刚开始要记步骤,开熟了就成了本能——指标用熟了,也会变成本能,看到信号就知道该怎么做。”
四、最后说句心里话:“死记一个指标”的核心,不是“指标”,是“专注”
老周现在每天还是会看盘,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焦虑,因为他知道,只要跟着20日均线的规则走,就不会出大错。“很多人觉得‘死记一个指标’太简单,赚不到大钱,但股市里能活20年,比赚快钱更重要。”
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以前营业部有个年轻人,学了十几个指标,天天跟人炫耀自己“懂技术”,结果不到3年就亏光了钱,再也没出现过;而老周靠一根20日均线,不仅活了20年,还把日子越过越好。
“股市里的钱,不是靠‘多’赚的,是靠‘专’赚的。”老周说,“你把一个指标吃透,就像医生专攻一个科室,时间长了,自然能治好病;要是啥科室都懂一点,反而治不好大病。”
最后给大家3个建议,希望你也能靠“死记一个指标”在股市里站稳脚跟:
1. 别贪多:选一个基础指标,把它当成你的“独门武器”,别再学其他指标;
2. 别急躁:测试规则、复盘都需要时间,别指望学几天就能赚钱,股市里慢就是快;
3. 别放弃:刚开始可能会亏,但坚持下去,把规则刻进脑子里,总会赚到钱。
最后想问大家:你现在用的是什么指标?有没有想过“死磕一个指标”?或者你身边有没有靠一个指标赚钱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关注,后面我还会分享更多老周的实战经验,都是普通人能看懂、能用的干货。
股市里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有“专注到底”的传奇。愿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指标,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在股市里稳稳赚钱,活成别人眼里的“股坛王者”。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44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