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开始专注做ETF,这五年下来,不仅没再亏过大钱,还靠两套自己摸透的逻辑,少亏了近百万(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做个股,按这五年市场波动,大概率要再亏百万级)。今天把这两套逻辑毫无保留地讲出来,没有套路,也不搞拉群荐股,全是实战里摔出来的真经验,散户朋友照着做,能少走很多弯路。
一、先搞懂:为啥散户更适合做ETF?不是个股不赚钱,是风险太“不可控”
很多人觉得“ETF涨得慢,不如个股赚得多”,这话没错——个股可能一天涨10%,ETF最多涨5%(除非是行业爆发期),但对散户来说,“不亏”比“多赚”更重要,而ETF的核心优势就是“风险可控”,这是个股比不了的。
先说说我以前做个股踩过的坑,其实很多散户都遇到过:
– 踩雷风险:买的股突然出利空(比如业绩暴雷、违规被查),直接跌停,想卖都卖不出去,几天就亏20%以上;
– 选不准风险:行业里有10家公司,明明行业在涨,自己选的那只却不涨,甚至跌,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只能干着急;
– 波动太大:个股涨得快跌得也快,赚了钱拿不住,稍微跌一点就慌,最后要么“一卖就飞”,要么“利润回吐”。
而ETF刚好能解决这些问题:ETF是“一篮子股票”,比如沪深300ETF,里面装了300家大盘股;新能源ETF,装的是行业里几十家龙头公司。买ETF就相当于买了一篮子股票,不用赌单个公司,就算有一两家公司出问题,对整体影响也不大,踩雷风险大大降低;而且ETF跟着行业或指数走,只要行业没问题,长期大概率能赚到钱,不用纠结“选哪个股”。
简单说:个股是“赌单点”,ETF是“赌面”,对没精力研究个股、没风控能力的散户来说,ETF更稳,也更适合长期做。
二、核心逻辑一:“只买主流赛道,不碰冷门ETF”——避开“涨不动、跌得狠”的坑
刚做ETF时,我也犯过一个错:觉得“冷门ETF没人买,可能有机会”,比如买过某只传媒ETF、某只军工ETF,结果拿了半年,要么涨不动(传媒ETF半年涨了2%),要么跌得狠(军工ETF半年跌了15%),白白浪费时间还亏钱。
后来才明白,ETF跟个股一样,“资金在哪,机会就在哪”,冷门ETF没资金关注,就算行业有小机会,也涨不起来;反而主流赛道的ETF,资金关注度高,只要行业趋势在,就能跟着涨,就算跌,也能更快涨回来。这五年我只做“主流赛道ETF”,少亏了至少50万。
怎么判断“主流赛道”?看两个简单信号,不用复杂分析
不用看研报、不用听消息,看这两点,就能快速找到主流赛道:
1. 看“成交量”:每天成交量在10亿以上的ETF,才算主流。成交量大,说明买的人多、卖的人也多,交易活跃,不会出现“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情况;要是成交量低于1亿,就算涨了,也可能是“昙花一现”,很难持续。比如沪深300ETF、创业板ETF、新能源ETF,每天成交量基本都在50亿以上,这就是主流。
2. 看“行业趋势”:选国家政策支持、长期有发展的行业。比如这几年的新能源(光伏、风电)、科技(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白酒、家电),都是国家政策支持、需求在增长的行业,这些行业的ETF长期趋势是向上的;而像一些传统夕阳行业(比如部分高污染制造业),就算短期涨,长期也很难有大机会,尽量别碰。
避坑提醒:别追“短期爆炒的冷门ETF”
有些冷门ETF会因为突发消息短期暴涨(比如某只稀土ETF因为政策利好涨了10%),很多人会忍不住追进去,结果一追就套——这类ETF没长期资金支撑,涨得快跌得更快,追进去大概率亏。记住:主流赛道ETF是“慢涨稳赚”,冷门ETF是“快涨快跌”,散户别赌短期,要赚长期的钱。
三、核心逻辑二:“定投+止盈,不做择时”——避开“买在高点、卖在低点”的坑
做ETF的人,很多都知道“定投”,但能做好“定投+止盈”的人很少。我早期做定投时,只知道“每月固定买”,却不知道止盈,结果某只新能源ETF定投了一年,涨了30%没卖,后来又跌回原点,白定投一场。
后来我总结出“定投+止盈”的逻辑:定投负责“摊薄成本,不用择时”,止盈负责“锁定利润,不坐过山车”,这两者结合,既能避开“买在高点”的坑,又能避免“利润回吐”,这五年靠这个逻辑,我少亏了至少40万。
怎么做好“定投+止盈”?3步简单操作,新手也会
不用算复杂的公式,按这3步做,就能做好定投+止盈:
1. 定投频率:每月固定时间买,别“看心情买”:选每月发工资后的第二天定投(比如每月10号),每次投固定金额(比如每月投5000元)。这样做的好处是“强制储蓄”,不会因为“觉得市场跌了不敢买、涨了想多买”而打乱节奏,长期下来,成本会摊得很均匀,就算买在高点,后续定投也能把成本降下来。
2. 止盈幅度:赚15%-20%就卖,别贪多:定投不是“一直买不卖”,要设止盈点,我一般设15%-20%的止盈幅度。比如你定投某只ETF,累计收益到了20%,就把手里的份额卖一半(别全卖,留一半继续赚后续的钱);要是后续再涨10%,就把剩下的一半也卖了,然后重新开始定投。别觉得“能涨更多”,ETF涨20%已经不少了,止盈后就算再涨,也不用可惜——市场不缺机会,保住利润最重要。
3. 止损提醒:不是所有ETF都要定投,跌穿“长期趋势”就停:要是某只ETF持续跌,跌穿了长期趋势(比如跌破60日均线,且连续3天不反弹),就暂停定投,甚至止损。比如某只传媒ETF,连续半年跌破60日均线,说明行业长期趋势向下,再定投只会越亏越多,不如暂停,等趋势好转再开始。
避坑提醒:别“手动择时定投”
很多人定投时,会因为“市场跌了就多买,涨了就少买”,觉得这样能赚更多,其实反而会打乱节奏。比如市场跌了10%,你觉得“跌到位了”,一次性多买1万元,结果又跌了10%,反而亏更多;要是市场涨了10%,你少买,结果又涨了10%,又少赚了。定投的核心是“不用择时”,固定时间、固定金额买,长期下来才会有效果。
四、最后:做ETF的3个“真心话”,比逻辑更重要
这五年做ETF,我不仅靠两套逻辑少亏了钱,还明白三个道理,这些道理比逻辑更重要,能帮你在ETF投资里走得更远:
1. 别把ETF当“个股炒”:很多人做ETF也像做个股一样,今天买明天卖,频繁交易——这完全违背了ETF的逻辑。ETF是“长期投资工具”,适合拿3-5年,频繁交易只会多交手续费,还赚不到钱。我现在做ETF,最短也拿6个月以上,很少做短期交易。
2. 别“满仓单只ETF”:就算是主流赛道ETF,也别把所有钱都投进去。比如你有10万,最多投3万到某只新能源ETF,剩下的投沪深300ETF、消费ETF,分散风险——要是某只ETF跌了,其他的可能涨,不会让你亏得太惨。
3. 别“听消息买ETF”:现在很多人会推荐“热门ETF”,说“这个ETF要涨了”,别轻易信。每个人的资金量、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别人适合的,不一定适合你。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主流赛道、做定投止盈,别被别人的消息打乱自己的节奏。
其实做ETF不复杂,不需要你懂太多专业知识,只要抓住“选主流赛道”和“定投+止盈”两个核心逻辑,避开常见的坑,长期下来就能少亏多赚。我这五年的经历证明:对散户来说,ETF不是“赚快钱的工具”,而是“稳赚钱的工具”——少亏就是赚,不贪就是赢,这才是ETF投资的真相。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7963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