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掰个误区:别想着“卖在最高点”,能落袋的才是钱
好多人总纠结“没卖在最高位是不是亏了”,这想法纯属瞎操心。A股涨涨跌跌的,没人能精准掐准最高点,就算你运气好卖在顶,也是偶然。止盈的核心是“把浮盈变真金”——比如你买的基金赚15%,这时候卖,15%的利润就到手了;要是硬等最高点,可能跌回10%再卖,反而少赚5%。
就像我邻居老王,2023年买的沪深300基金涨了18%,他说“再涨2%凑个整数卖”,结果等了半个月,基金跌了12%,最后只赚6%。要是当时见好就收,多赚的12%不香吗?别贪那点“鱼尾行情”,能抓住的利润才是自己的。
节点一:到了自己定的“盈利目标”,立马卖,别拖
这是最实在的节点——买基金前先想好“赚多少就卖”,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到点就赎,绝不犹豫。很多人亏就亏在“没目标,凭感觉卖”,要么卖早了,要么卖晚了。
目标咋定?看基金类型来,别瞎拍脑袋
不同基金风险不一样,目标不能乱定:
– 宽基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风险中等,涨得稳,目标定15%-20%就行。这类基金一般半年到一年能涨到这个数,到点卖准没错;
– 行业主题基金(比如新能源、半导体):波动大,可能3个月涨20%,也可能涨完就跌,目标定20%-30%,见好就收;
– 混合型基金(又投股票又投债券):看股票占比——股票多的定18%-25%,股票少的定12%-18%;
– 债券基金:风险低,涨得慢,赚5%-8%就卖,别想着多赚,再等可能跌回去。
我去年买的中证500基金,一开始就定了“赚20%卖”。今年3月涨到20.5%,我当天就赎了,到手赚了8000多;要是当时贪,等4月跌回12%,就少赚6000块,多亏没犹豫。
提醒:目标别太离谱
定太高(比如想赚50%),可能等大半年都达不到,反而错过机会;定太低(比如赚5%就卖),手续费都快抵消利润了,不划算。按上面的区间定,大概率能实现,还能多赚。
节点二:市场“太热了”,不管赚多少,先卖一部分
要是基金还没到目标,但市场明显到高位了,也得止盈。高位有两个信号,小白一看就懂:
信号1:估值百分位超70%,就是“太贵了”
估值百分位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市场比过去多少年贵”——比如沪深300估值百分位超70%,意思是“比过去10年里70%的时间都贵”,后面跌的概率大。
咋查?支付宝、天天基金APP搜“指数估值”就行:
– 买宽基基金(比如沪深300),估值超70%,卖50%-70%;
– 买行业基金(比如白酒、新能源),估值超80%,直接卖70%-100%,这类基金高位跌得更狠。
2023年7月创业板指估值超85%,我手里的创业板基金当时赚了15%,虽然没到20%的目标,还是卖了80%。后面创业板跌了12%,我没亏,还落袋了12%的利润,比硬扛强多了。
信号2:小区大妈都聊基金,就是“该撤了”
这是最直观的信号——要是跳广场舞的阿姨都跟你说“买XX基金能赚”,甚至给你推荐,那肯定是高位了。2021年年初就是这样,连菜市场卖菜的都聊白酒基金,结果后面白酒指数跌了30%,好多人套到现在。
遇到这种情况,别管基金赚多少,先卖一部分,保住利润再说,别等跌了才慌。
节点三:基金自己“出问题”,哪怕没赚够,也得卖
有时候不是市场的错,是你买的基金本身出问题了,这时候就算没到目标,也得及时赎,不然会亏更多。基金出问题有3个明显迹象:
迹象1:换了基金经理,新经理“不搭边”
基金经理是基金的“灵魂”,要是老经理离职,新经理以前没管过这类基金,风格差太多,就得卖。比如我朋友买的消费基金,老经理管了5年,年化12%,结果换了个新经理,上来就把40%的仓位买了科技股——消费基金变科技基金,朋友赶紧卖了,后面这基金跌了8%,他没亏。
迹象2:业绩连续3个季度“拖后腿”
要是基金连续9个月(3个季度)业绩在同类里排后1/3,说明要么经理水平不行,要么策略跟不上市场,赶紧卖。比如一只新能源基金,2023年Q1到Q3都在同类后20%,就算你赚了10%,也得卖,后面可能跌更多。
迹象3:规模突然“暴涨”,从10亿变100亿
基金规模太大,经理不好操作,尤其是行业基金。比如一只半导体基金,半年从15亿涨到90亿,经理要花更多钱买股票,容易买在高位,业绩肯定下滑。2022年就有这么一只基金,规模涨完跌了20%,好多人套牢,要是当时规模暴涨就卖,能保住15%的利润。
节点四:自己“要用钱”,别为了多赚耽误事
投资是为了服务生活,要是你要交首付、给孩子交学费、养老用钱,不管基金赚多少,都得卖——别想着“再涨点卖”,结果钱没及时用,耽误正事,反而得不偿失。
我同事李姐,2023年买的基金赚了12%,本来计划2024年给儿子交首付,结果她想“再涨5%卖”,没及时赎。2024年基金跌了8%,最后只赚4%,还差点凑不够首付。要是当时按需求卖,就算少赚点,也不会慌。
提醒:买基金前先想“这笔钱啥时候用”
– 1年内要用的钱,别买股票型基金,就买余额宝、零钱通;
– 1-3年要用的钱,买混合型基金,赚15%左右就卖;
– 3年以上不用的钱,再买股票型或行业基金,目标定20%-30%。
提前规划好,到用钱的时候不用纠结,直接赎,不耽误事。
止盈后别瞎折腾!做好2件事,下次还能赚
好多人止盈后就慌着“再买一只基金”,结果又买在高位,白忙活。止盈后做好这2件事,下次还能赚:
1. 钱先放余额宝/零钱通,等低位再买
止盈的钱别着急投,先放货币基金里,每天还有收益。等市场跌到低位(比如估值百分位低于50%),再买之前看好的基金——这样能避免追高,下次还能赚15%-20%。
我去年10月止盈了沪深300基金,钱放余额宝里,今年3月沪深300估值跌到40%,又买进去,现在又赚了12%,比瞎买强多了。
2. 别全卖光,留10%-20%“试水”
要是你觉得市场还能涨,不想错过行情,可以留一点仓位。比如你有10万基金,止盈8万,留2万在里面。涨了,2万还能赚;跌了,也只亏2万,不影响大局。
最后总结:止盈就记4个“卖”
1. 到了自己定的目标,卖;
2. 市场太热(估值超70%、大妈聊基金),卖;
3. 基金出问题(换经理、业绩差、规模暴涨),卖;
4. 自己要用钱,卖。
按这4个节点来,不仅能保住利润,还能多赚20%。记住:投资不是赌大小,是赚自己能把握的钱,稳着来比啥都强,毕竟落袋的钱才是真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8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