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是不是有猫腻?咱们散户的号是不是根本没机会?”老张的话,估计说出了很多散户的心声。我自己2018年刚入市的时候,也跟他一样,每天雷打不动点“一键申购”,结果大半年过去,账户里连个中签的短信都没收到过。后来跟着一位在券商工作的朋友慢慢摸索,才发现打新这件事,真不是“碰运气”那么简单,很多人看似每天都在申购,其实从一开始就踩错了坑。
今天就把我这5年总结的打新经验,还有身边几个真实案例,掰开揉碎了讲给大家听。没有官话,全是大白话,不管你是打新新手,还是跟老张一样“常年陪跑”的老股民,看完这篇,至少能搞明白自己为啥不中,下次申购的时候,也能多几分底气。

一、先搞懂:散户打新为啥总“陪跑”?不是运气差,是你没搞懂规则
很多人觉得打新不中是“运气不好”,但其实A股的打新规则,从一开始就给散户留了机会,只是很多人没摸透其中的门道。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事儿:我有个同事小李,2021年入市,本金不多,就5万块钱。刚开始打新也是次次落空,后来有一次跟我聊天,说他每次都是只申购沪市的新股,深市的从来不管。我一查才发现,他账户里只有沪市的股票,深市的市值为零,难怪深市的新股一次都没中过——这就是典型的“不懂市值规则,白白浪费机会”。
A股打新的核心规则是“市值配售”,简单说就是:你要想申购新股,必须先在账户里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而且沪市和深市的市值是分开算的。比如你想申购沪市的新股,就得有沪市的股票市值;想申购深市(包括创业板、科创板)的新股,就得有深市的股票市值。没有对应的市值,就算你点了申购,系统也会判定为“无效申购”,相当于白忙活。
还有一个误区是“市值不够,分散持股”。我见过有人为了同时打沪市和深市的新股,把5万块钱分成10份,买了10只不同的股票,结果每只股票的市值都很低,导致申购额度也少得可怜。其实打新的关键是“凑够最低市值,集中持股”——沪市最低需要1万元市值,对应1000股的申购额度;深市最低需要5000元市值,对应500股的申购额度。与其把钱分散买一堆小市值股票,不如集中买1-2只业绩稳定的蓝筹股,先凑够申购额度,再慢慢优化。
除了市值问题,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是“申购时间”。很多人习惯早上一开盘就申购,或者下午快收盘的时候才想起申购,其实根据我和身边朋友的经验,申购时间对中签率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绝对的。我那位券商朋友曾经统计过,他们营业部的数据显示,上午10:00-11:00、下午1:30-2:30这两个时间段,申购的人数相对较少,中签的概率会稍微高一点——不是说这两个时间段一定能中,而是避开高峰时段,能减少“号码扎堆”的情况,毕竟中签号码是随机的,人少一点,撞号的概率也低一点。
二、散户打新必看的6个实用技巧,每一个都经过实战验证
搞懂了规则,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技巧了。这6个技巧,都是我和身边几个“打新能手”总结出来的,没有玄学,全是实打实的经验,大家可以直接照着做。
技巧1:账户市值“精准匹配”,别让额度浪费
很多人打新不中,不是因为没市值,而是因为市值和申购的新股不匹配。比如你只有沪市10万市值,对应1万股的沪市申购额度,但深市市值为零,那深市的新股你就一只都不能申购,这就浪费了一半的机会。
我有个朋友老周,之前就是沪市市值20万,深市只有1万,结果半年下来,只申购沪市的新股,深市的全错过了。后来我提醒他,把沪市的部分股票换成深市的,比如买了点贵州茅台(沪市)和宁德时代(深市),市值各配10万左右,这样沪市和深市的申购额度都有了,结果第三个月就中了一签深市的创业板新股,赚了1.2万。
这里给大家一个具体的建议:如果你的本金在10万以内,建议先集中配一个市场的市值,比如先凑够沪市10万市值(对应1万股额度),或者深市10万市值(对应2万股额度),先保证一个市场的申购额度拉满;如果本金在20万以上,就把沪市和深市的市值按照1:1的比例分配,比如沪市10万、深市10万,这样两个市场的新股都能申购,不会浪费机会。
另外要注意,科创板和创业板需要单独开通权限——科创板需要账户满2年交易经验+50万市值,创业板需要满2年交易经验+10万市值。如果你的条件够,一定要尽早开通,因为这两个板块的新股中签后,收益往往比主板高,而且很多优质新股都在这两个板块上市,不开通就等于放弃了大肉签的机会。
技巧2:多账户打新,合法合规提高中签率
很多人不知道,打新是可以用“多账户”的,而且这是完全合法合规的——只要这些账户的持有人是不同的人(比如你的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就可以分别开户打新,相当于把中签概率翻了好几倍。
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除了我自己的账户,我还帮我父母开了两个账户,三个账户一起打新。2022年的时候,我妈妈的账户中了一签沪市的新股,发行价28元,上市后最高涨到65元,卖了之后赚了将近2万块。如果只靠我自己的一个账户,可能就错过了这个机会。
这里要提醒大家几点:第一,开户必须用真实的身份信息,不能用别人的身份证冒名开户,这是违法的;第二,每个账户都需要有对应的市值,不能一个账户有市值,其他账户空着——空账户没有申购额度,打新也是无效的;第三,不要用“拖拉机账户”(同一个人开多个账户),现在券商系统都能查到,同一个人多个账户打新,只有第一个申购的账户有效,其他的都会被判定为无效申购,白忙活一场。
如果家里人不炒股,你可以帮他们打理账户,买一些低风险的蓝筹股(比如银行股、公用事业股),既能凑够市值,又不用担心股票大跌,每年还能拿点分红,一举两得。
技巧3:可转债打新“别嫌弃”,积少成多也是肉
很多散户觉得可转债打新收益低,不屑于申购,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可转债打新不需要市值,只要你有股票账户,就能申购,而且中签率比新股高很多,风险也低——就算上市破发,亏损也很少,一般也就几十块钱,而如果中签一只好的可转债,赚几百块钱很轻松。
我有个同事小王,刚毕业没多久,本金只有2万块,不够打新股市值,就专门打可转债。2023年一年,他总共中了12只可转债,每只赚100-500块不等,加起来赚了将近3000块,相当于多了一个月的工资。他说:“虽然每次赚的不多,但不用操心,只要记得每天申购,中了就交钱,上市就卖,比存余额宝划算多了。”
可转债打新还有一个技巧:尽量顶格申购。因为可转债申购是“先申购,后配号”,顶格申购(一般是10000张)能拿到更多的配号,中签概率也更高。而且就算顶格申购,中签也不会中10000张,一般最多中10张(1000块钱),不会占用太多资金。
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上市后要及时卖出,不要长期持有。很多人觉得可转债涨了还能再涨,结果等回调的时候反而亏了钱。其实可转债打新的核心是“赚上市首日的差价”,一般上市当天涨到10%以上就可以卖了,落袋为安才是最稳妥的。
技巧4:关注“冷门新股”,避开热门股扎堆
很多散户打新的时候,只盯着热门股,比如那些发行价高、行业热门的新股,觉得这些股票上市后涨幅大,收益高。但实际上,热门股申购的人多,中签率往往很低,反而那些“冷门新股”(比如行业一般、发行价低的股票),申购的人少,中签率更高。
我2021年中过一签沪市的新股,叫“某某电器”,当时这个股票的行业是传统制造业,发行价只有8块多,很多人觉得涨幅不会太高,申购的人不多。结果我中了之后,上市当天涨到了22块,赚了将近7000块——虽然不如那些热门股赚得多,但总比没中强。
这里不是说让大家只申购冷门股,而是要“冷热搭配”。热门股可以申购,但不要抱太大希望;冷门股也别放弃,说不定就能中。另外,还要注意新股的发行规模——发行规模大的新股,中签率一般更高,比如那些发行数量在1亿股以上的大盘股,散户中标的概率会比小盘股高很多。
技巧5:牢记“缴款时间”,别中了签却错过赚钱
我见过最可惜的事儿,就是有人中了新股,却因为忘记缴款,导致“弃购”,最后错失了赚钱的机会。根据A股的规则,新股中签后,会在T+2日收盘前扣款,如果你账户里的资金不够,就算弃购。弃购次数多了,还会被限制打新——12个月内弃购3次,就会被暂停6个月的打新资格。
我有个朋友小林,2022年中了一签创业板新股,发行价35元,需要缴款3500元。结果他那天忘了看短信,账户里只有2000块钱,不够缴款,等第二天想起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扣款时间,只能弃购。后来这只股票上市涨到了78元,他后悔得直拍大腿:“3500块钱我还是有的,就是忘了转进去,白白丢了4000多块钱的收益。”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申购新股后,要及时查看是否中签(可以在券商APP的“打新记录”里看,也会有短信提醒),如果中了签,一定要在T+2日收盘前把足够的资金转到账户里。就算你不确定自己有没有中,也可以在账户里留一点备用金,比如5000块钱,避免因为资金不足导致弃购。
技巧6:长期坚持,打新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后这一招,也是最关键的一招:长期坚持。很多人打新半个月没中,就放弃了,觉得自己没运气,其实打新是一个“概率事件”,坚持的时间越长,中签的概率就越高。
我认识一位退休的老股民,姓王,他从2015年开始打新,刚开始也是一年多没中,身边的人都劝他别浪费时间,但他每天还是坚持申购。到2020年的时候,他总共中了8只新股,赚了将近20万。他跟我说:“打新就像买彩票,虽然概率低,但你不买,就永远中不了;你每天都买,总有一天会中的。”
我自己也是这样,2018年入市,前半年一次都没中过,当时也有点灰心,但还是坚持每天申购。到2019年的时候,第一次中了一签沪市的新股,赚了5000多块钱,从那以后,中签的次数就慢慢多了起来,到现在总共中了12只新股,收益差不多有15万。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短期没中就放弃,每天花1分钟时间点一下申购,花不了多少功夫,但说不定哪一天,好运就会降临。打新不是一夜暴富的捷径,但却是长期投资中,一个稳定的“额外收益”来源。
三、总结:打新不是“玄学”,而是“顺势而为”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大家:散户打新总不中,不是因为运气差,更不是因为“有猫腻”,而是因为很多人没搞懂规则,没掌握技巧,或者没有长期坚持。
打新就像种地,你得先搞懂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才能有好收成。如果你连基本的耕种规则都不懂,只是随便把种子撒在地里,怎么可能收获果实?
我身边那些打新经常中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运气好,而是因为他们:懂市值规则,不会浪费申购额度;会用多账户,合法提高中签率;不嫌弃可转债,积少成多;会关注冷门股,避开扎堆;记牢缴款时间,不浪费机会;而且能长期坚持,从不间断。
当然,也要提醒大家:打新不是稳赚不赔的,虽然现在A股新股破发的概率不高,但还是有少数新股会破发,所以申购的时候,也要看一下新股的基本面,比如发行价是不是太高、行业前景怎么样,如果觉得风险太高,可以选择不申购。
最后想跟大家说:投资是一场长期的修行,打新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打新上,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股票投资,选好股票,做好仓位管理,才能在股市中长久地赚钱。
如果你现在还在为打新不中而烦恼,不妨从今天开始,按照上面的6个技巧,调整自己的打新策略,坚持下去。说不定下一个中签的,就是你。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8060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