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资金开始“挑着买”,不再“闭眼冲”
牛市初期,资金是“不管啥股,涨就买”;但到中期,以公募基金、北向资金为代表的“聪明钱”变得挑剔:
– 公募基金:新基金发行没那么“爆”了,但老基金调仓更谨慎——从之前猛追AI、新能源,转向低估值的金融、消费,或者业绩确定的高端制造。
– 北向资金(外资):不再“天天净流入”,改成“脉冲式操作”——看好就猛买核心资产,犹豫时就暂时观望,甚至小幅流出。
2. “全民炒股”热度没到顶峰
牛市初期只有老股民和机构在动;中期时,身边讨论股票的人变多了,但还没到“理发师、外卖员都给你荐股”的疯狂程度。从开户数据看,现在新增股民在增长,但和2015年“一天新增百万开户”的顶峰还差得远。
3. 板块从“局部火”变成“轮着涨”
牛市初期往往是某几个板块(比如这次的AI、中特估)一骑绝尘;到中期,资金开始“扩散”——今天消费涨,明天金融涨,后天新能源又起来,板块轮动速度明显加快。这说明资金在找新机会,不是死守旧热点。
二、中期牛市的两个“扎心特点”,得提前适应
1. 波动变大,“躺赚”越来越难
牛市初期买对板块,可能几天赚10%;但中期,股票涨跌像“过山车”,甚至出现“今天涨停、明天跌停”的情况。因为资金开始分化,有人想止盈,有人想进场,多空博弈更激烈。
2. 选股比“瞎买”重要100倍
初期闭着眼买基金都能赚,但中期不行了——得选对行业、选对公司。比如同样是消费股,白酒可能涨,餐饮连锁可能不涨;同样是科技股,半导体可能涨,AI应用股可能跌。
三、现在该咋操作?给普通投资者的3条建议
1. 别清仓也别盲目加仓,用“定投”思路参与
牛市中期不是终点,后面还有空间,别因为回调就“割肉跑路”。但也别看到涨就急着“满仓抄底”,因为中期波动大,可能越补越套。建议用“定投”:每周或每月固定投一点,既不会踏空,也能控制风险。
2. 分散布局,别押宝单一板块
中期行情板块轮动快,押宝一个板块容易“坐过山车”。可以这样配:一半资金买宽基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一半资金选2-3个不同行业的主题基金(比如消费、金融、高端制造)。
3. 学会“止盈”,别贪到最后一场空
牛市里容易飘,觉得“还能涨”,结果利润全回吐。建议设个“止盈点”:比如某只股票或基金赚了20%,先卖一半;赚了50%,再卖一部分。把利润落袋为安,剩下的再博后续收益。
最后提醒:中期牛市,心态比技术更重要
很多人牛市初期没赚到钱,中期一波动就慌了,要么割肉要么追高,最后反而亏了。记住:牛市是“慢变量”,不是几天就结束的。只要拿的是优质资产(业绩好、行业有前景的公司或基金),别被短期涨跌打乱节奏。
当然,也别信“牛市能涨到天上去”,中期之后确实要更谨慎。但当下,稳住心态、用对方法,还是能分享市场收益的。
(本文结合近期A股资金流向、投资者行为及历史牛市中期特征整理,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7544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