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织布机,活跃的股票突然走成织布机,100%是主力在操控,毋庸置疑;
“织布机”行情通常指股票的分时图走势像织布机的梭子一样,在极窄的价格区间内(通常涨跌幅在1%-2%之间),伴随着持续且均匀的成交量,进行反复、有规律的上下震荡。
分时线通常走得非常平直,像一条直线,偶尔有小幅度的上下锯齿。特征如下:
价格波动极小:买卖盘挂单价格咬得很死,买一和卖一价差很小。
成交量均匀:不是缩量,而是持续有量,但每笔成交量不大,呈“豆子”状均匀分布。
走势有规律:上涨几分钱就被砸下,下跌几分钱又被托起,循环往复。
2、 为啥织布?
① 相对低位(长期下跌或盘整后)—— 主力意图:吸筹、试盘
走势特征:股价经过大幅下跌或长期横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主力行为:暗中吸筹
主力目的:为了在低位收集足够多的廉价筹码,但又不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导致股价快速上涨,就会采用这种手法。
操作手法:在买盘上挂出大托单(护盘),同时在卖盘上分批挂出中小卖单。当市场有零星恐慌盘卖出时,主力就用托单照单全收。一旦股价稍有抬头,主力又会用事先挂好的卖单或主动卖出少量筹码将股价压回去,继续维持低位震荡吸筹。
看盘口:买盘(特别是买二、买三)是否经常出现相对较大的挂单,但又不主动向上吃货?
看压单:卖盘(卖一、卖二)是否始终有中小单压着,一旦被吃掉又会迅速补上?
看主动性:虽然成交量均匀,但仔细看成交明细,是否以主动性卖单(Sell) 为主?如果是,则可能是主力在压制股价的同时承接卖盘。
② 筹码收集差不多时候——主力行为:试盘
主力目的:测试盘面的轻重,即测试上方的抛压和下方的支撑力度。
操作手法:主力用少量资金突然向上拉升几个价位,观察跟风盘和抛压的情况;再用少量筹码向下打压,测试下方支撑和恐慌盘情况。测试完毕后,又让股价回到原区间继续“织布”。
如何判断:在平稳的“织布”过程中,会偶尔出现突然的、无量的尖刺(快速上冲或下探),然后迅速恢复平静。这通常是试盘动作。
③ 相对高位(大幅上涨后)—— 主力意图:出货
走势表现:股价已经过大幅拉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此时的“织布机”行情风险极大。
主力行为:维持价格,隐蔽出货
主力目的:主力需要将获利丰厚的筹码派发给散户,但直接砸盘出货会引起恐慌,导致无人接盘。因此需要维持股价稳定,制造“跌不下去”的假象,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接盘。
操作手法:在卖盘挂出大压单(让散户觉得上涨困难),同时在买盘用中小单托住价格。主力将自己的大卖单拆成无数小单,混迹在散户的买单中不断卖出。
看盘口:卖盘是否经常出现大单压境?买盘的托单是否都是中小单,显得很“虚”?
看主动性:成交明细中,是否以主动性买单(Buy) 为主?但股价就是不涨?这往往是散户在主动买入,而主力在被动出货(“小买大卖”)。
看重心:虽然股价在窄幅波动,但整体的价格重心是否在非常缓慢地、不易察觉地下移?
④ 上升或下跌途中—— 主力意图:洗盘、换手或观望
洗盘:在上涨一波后,通过这种无聊行情洗掉缺乏耐心的短线客和获利盘,为后续拉升减轻压力。
市场观望:有时并非主力刻意为之,而是到了关键的技术位或消息真空期,多空双方力量暂时平衡,都在等待方向选择。此时的主力也可能在观望
将分时图放在更大的趋势中看。如果日线级别处于上升通道的下轨,那么“织布”可能是中继洗盘。如果日线级别顶背离,则“织布”极可能是出货。
3、如何应对织布机行情
等待方向选择:
“织布机”行情终究会结束,最终会选择方向。突破时伴随的量能是关键。
放量向上突破:如果是低位,大概率是吸筹完毕,开始拉升的信号。
放量向下突破:无论是高位还是低位,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尤其是高位,可能是出货完毕后的砸盘开始。
不要参与“织布”:对于大多数短线交易者来说,这种行情消耗时间、浪费机会成本,且方向不确定,建议观望为主。
等待突破确认:最佳的决策点是等待行情自己走出方向。“放量突破” 是唯一可靠的行动信号。向上突破且确认后考虑跟进,向下突破则坚决规避。
总之,面对“织布机”行情,位置是第一关键,量能是最终判官。保持耐心,静观其变,往往是最好的策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7375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