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块链本质:
是构建一个人人参与的、多中心的信用体系,并在此信用体系之上,实现可信任的数据共享。”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所有的网络参与者参与审核,审核人身份不可抵赖;以大家达成共识的方式见证、封存交易记录;封存的交易记录按时间排列,分布式地存储共享,不可篡改。“简单地说,人人审核、大家见证、身份不可抵赖、记录共享但不可篡改。”
二、区块链技术原理:
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底层多种技术的集合体,包括P2P通信协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技术、加密算法、共识算法等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整合创造了一种按时间序列、按区块记录数据的模式。所有数据在所有节点备份的数据库结构,达到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透明、可追踪、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及信用的自我建立的功能。
三、区块链市场运用展望:
1、金融领域,能够在金融交易中记录所有的交易方信息、流程步骤、时间序列等核心信息,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
2、供应链管理,可实时记录货物状态、资金流向,确保交易的真实性。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同时有效防止伪造品进入市场。
3、食品安全管理,大型连锁超市可以利用数据区块链技术追踪食品产地,提高食品可追溯性,能以更低的成本追踪并审查食品的生产与运输过程。
4、媒体及公共传播,在互联网舆论环境下,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追溯信息来源,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抑制虚假信息生产和传播。
区块链就是比特币吗?
区块链被公众所知是从比特币和去年被监管叫停的ICO开始的。作为比特币及各类“代币”的底层技术,很多人误以为区块链就是比特币,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业内专家表示,应明确区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关停虚拟货币交易所、禁止比特币平台交易与当前大力发展区块链并不冲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要将取缔ICO与比特币区分开来,将整治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区分开来。我国监管部门的治理措施,并非为了打压区块链技术,而是要遏制各种非法交易,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众利益。
区块链本质是数据库技术?
弄清楚这些概念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区块链。腾讯金融科技智库首席研究员王钧告诉中新网,区块链本质是一种数据库技术,具体来讲是一种账本技术。账本是记录一个或多个账户资产变动、交易情况的记录集,其实是一种结构最为简单的数据库,我们平常在小本本上记的流水账、银行发过来的对账单,都是典型的账本。
蚂蚁金服区块链高级产品专家胡丹青说,区块链是多方参与的分布式账本,被称为“为解决信任问题而生”的技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本质区别,在于物理世界的东西真实存在,无法凭空产生或消失。但数字世界的数据可凭空删掉、改掉或复制,且了无痕迹。但有了区块链技术,数字世界就可像物理世界一样真实可信。
区块链的安全性如何?
那么炙手可热的区块链技术,有何区别于传统数据库的特点呢?
王钧向中新网解释道,首先,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技术主要指的是存储架构。区块链采取的分布式架构不仅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结点上,而且每个结点都必须包含整个账本的数据。这种彻底的分布式架构带来的是极高的安全性,没有人可以同时摧毁所有的结点。
其次,区块链技术可通过“区块”和“链”实现防篡改。区块链存储数据的单元是区块,每个区块生成时,都必须包含上一区块的唯一“特征值”(可看成是区块的身份证),每个区块严格按生成时间的顺序排好队,形成一条“链”。
区块链如何防账本被篡改?
如果有人改变了某一区块的内容,那么该区块唯一的特征值也随之改变,后面的区块立马就不认它了,这个“假”的区块只有乖乖的脱链。
王钧补充说,大部分数据库都是中心化的,如我们将钱存入银行,就得信任银行可如实的记录我们的交易,不会多记或少记。但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它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管理组织,只会预设一个公开、透明的共识算法,任何交易如果满足这个共识算法,就可写入账本。定好一个大家都能看见和理解的规则,按规则行事即可。
王钧强调,安全是区块链技术的一大特点。但从隐私保护的角度讲,区块链强调的是公开、透明,任何结点都有权利按共识算法进行操作,因此并不适合需要保护数据隐私的场景。
区块链可用于哪些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场景,包括一些社会管理领域场景,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和发展区块链技术的视野。
中新网注意到,目前已有企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公益中,以促进公益更加开放透明,保证用户捐的每一笔钱都是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同时还将区块链用在商品正品溯源,帮助租房平台实现真实房源、真实住户的互信上。
也有企业推出共享账本,解决信息共享的场景诉求,比如公益寻人,把走失儿童的报案信息在联盟中的多个公益平台间进行信息共享与同步。
“用区块链解决信任问题在现代商业社会已有巨大的价值。”王钧表示,判断一个领域适不适用区块链技术,可问四个问题:一为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高吗?二为是否不存在一个参与各方都充分信任的组织?三为是否对数据处理效率的要求不高?四为是否对数据隐私要求不高?若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该场景是适合区块链的场景。
如何理性看待区块链热潮?
而面对区块链热潮,胡丹青表示,区块链的虚热不是热在拿技术解决信任问题,而是热在集资圈钱、炒作估值。绝大部分所谓的ICO都是集资工具创新,跟技术创新无关。
“判断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的依据其实很清楚:是否以信任为始,是否通过解决信任问题创造了实际价值。没有价值源泉的基础,再高市值的币都是空中楼阁,倾倒是早晚的事。”胡丹青说。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777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