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还剩7家。
除了工农中建四大行,就剩茅台、移动和中石油了。
那个白马盛行,人人都喊着万亿口号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保险的巨头,人寿、平安,银行的新贵,招商,新能源的代表,宁德、比亚迪,白酒的老二,五粮液,有些只剩下五六千亿市值,缩水幅度超过一半。
第二梯队的白马们,美的、格力,海康、迈瑞,恒瑞、长城,也都在腰斩的路上。
超过2000亿市值的白马,如今也不过40多家。
当年就奔着万亿市值而去的海天,如今还在2000亿的白马线上挣扎着,早已不复当年的光辉,日暮西山的景象,套牢了一众资金在高高的山顶上。
有些人说是资金抛弃了大白马,有些人说是时代遗忘了大白马,有些人说白马不死就没有新的行情。
从2021年2月18日,白马板块见顶的那天起,或许就注定属于白马的时代和称号,要被A股遗弃了。
有人说,是外资大量出逃,导致的白马崩盘。
也有人说,是内资多杀多,导致的白马股跌跌不休。
还有人说,是因为散户赎回基金,导致的白马股无底线下跌。
各种说法,其实都对,因为白马股本身,就被资金遗弃了。
一望无际的套牢盘,完全锁死了上涨的空间。
大白马之所以没有资金愿意去炒作,是因为没有空间。
尤其是那些跌幅并不大,就在腰斩价格附近徘徊的。
说业绩,业绩确实还不错,但没有任何超预期可言,这个打的是明牌。
谈增长,谈不上增长,业绩好一点的,还能有两位数增长,业绩差一点的,都出现负增长了。
非高景气行业,未来三五年都无法翻倍的企业,在当下这个缺钱的市场里,是没有资金会碰的。
说白了,上涨空间没有,想象力不在,加上套牢盘等着跑路。
任谁都不敢去当这个解放军,去解救这山顶上的人,更何况还不是战友。
一泻千里的业绩预期,始终在估值重构路上。
不是所有的大白马能保住自己业绩的,还是有一些出现业绩变脸的。
就比如曾经的金龙鱼,海天,谈不上大幅度下滑,但都出现了负增长。
要知道,负增长的业绩,是撑不起任何股价的,更别提高估值了。
招行这样的银行股,也会遭遇腰斩,就是因为估值需要重构。
当年白马的故事,讲出来是核心资产的稳定增长,但现如今连稳定都不在了。
除了茅台能靠提价来确保自己的净利润,还有多少企业能确保自己的利润稳定?
本就有些虚高的白马估值,叠加估值重构的预期,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刀下冤魂了。
这里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那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白马,未来还有没有上山的路。
这一点在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下,是需要长期存疑的。
一贫如洗的增量缺失,难以重振曾经的王朝。
王朝的复兴,需要的其实是资金的推动,这个是本质。
为什么那些王朝在最后逃亡的时候,都会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而不是打仗的军队。
因为只要有钱,组织一支武装军队,还是比较容易的。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青山不是股价,不是筹码,而是现金流。
白马股当下为什么很难再有大行情,是因为增量资金缺失。
被套山顶的公募,难道不想补仓吗?
可是谁又愿意在这个时间点大量申购基金,这明显就属于有枪没子弹,白搭。
复兴王朝的底层逻辑不在了,王朝的振兴就遥遥无期了。
想要大白马东山再起,起码要等待一个超级大的周期,去抚平市场带来的伤痛。
这种大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八到十年,周期没有走完,市场没法自然修复。
一地鸡毛的炒作背后,是故事的结束和劫数。
散户可能真的把白马股,当成是核心资产了,因为这个故事反复的在讲。
但现如今回过头去看,就应该明白,白马概念其实也只是资金炒作时候讲的一个故事而已。
当故事已经成为过去的故事了,那结束,就变成了劫数。
简单的说,如何从山顶脱身,成为了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
曾经的沪东重机,后来的中船,曾经也讲过故事,这个故事讲在300块钱的顶上,现在股价只有当时的20%。
高增长是时代赋予的,这个时代终将一去不复返。
也就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曾经的山顶,注定是不可逾越的山顶了。
或许像茅台这样,还能稳定增长的企业,还会再现当年的股价辉煌,甚至创出新高。
但是这些大白马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不会再有巅峰的路了。
那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的底层和交易的策略,就得改变了,指望忘记账户,持有几年,出现大赚数倍就不可能了。
更多的时候,是在市场波动,企业的预期和股价修复中,寻找赚钱的机会。

白马不是消亡了,而是年迈了。
正如同老年人,容易被年轻人遗忘,白马股也是一个道理。
能够迸发出活力,开启第二春的不是没有,但占比是少数。
在大环境越来越严峻,人口红利消耗殆尽的时代潮流中,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伟大的企业肯定有,但终究是少数,大部分最终都陷入平庸。
相比每年数百家的IPO上市,或许那些嗷嗷待哺的小马,才是未来的大白马。
投资本身,第一要务是看成长性,其次才是盈利的稳定性,在资金趋于紧张的环境里,讲故事和想象空间,又重新成为了主流。
其实,业绩增长也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只不过每个季度都要验证一次。
当这个故事和现实出现了偏差,那市场会自动做出修复,仅此而已。
很多白马股,当下已经重新回到了低估值区间,是具备投资价值的。
只不过预期不能太高,走出趋势性行情的机会很小,只是在价值空间内来回震荡做修复。
投资,无外乎估值、价格、成长性、预期、资金,大太阳下没什么新鲜事。
股票的涨跌,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周期的轮回,以及一家上市公司兴衰的折射而已。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93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