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高度不确定性的,但我们总需要“主动”做点事情。
先动起来,就打败了至少50%的对手。
回顾一年前,似乎生活与工作状态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往前看三年,还是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一件小事,专注先做它1000天试试。
逐步想清楚一些事情。比如阅读,受罗振宇、樊登影响,觉得多读书,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很酷,就开始读历史书。对金融的兴趣最早可以可以回溯到2008年左右,看到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尽管现在大家诟病。但作为金融小说,里面的故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万维刚尽管是物理学家出身,但现在写的精英日课,与物理、数理化基本没有关系,更偏向社会学、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可能这样的话题更有市场吧,比如商业故事、成功学总是不缺读者。董宇辉横空出世,激发了全民读书热潮,一个多读书能够建立知识体系的人,可以有多酷。
然而读了一些历史书籍后,人类历史,偏向“王侯将相”历,看多了觉得很没意思。治乱循环,真没有新鲜事。而且充满斗争、血腥,阴谋,杀戮,无耻。。。但如果你翻开科学史,里面人性的光辉则完全不一样。即便像牛顿这样有打压对手的人,他做的事情,也只不过把胡克的画像从英国皇家学会给扔出来罢了。
科学的进化是积累的、指数级别的进化。
文明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而社会学科建立秩序和规则来分配这个结果。经济、金融研究资源分配,规则之后就是治理与战争。
刘慈欣在《三体》里充分表达了对科技的敬畏,与人类群体蒙昧的批判。
最近读的这本书——元素周期表可以解释一切。
很有意思,物理与化学世界的底层运行规律讲得一清二楚,风趣幽默,推荐给大家。
个人观点,物理学,微积分,化学, 人工智能,可能比社会学的很多东西确定得多,也有意思得多。
放弃无意义的社交,多读书,多思考。
今天继续我们的“AI量化平台”建设。
dagster从mongo同步数据到hdf5,需要分步进行。
四个步骤把可转债的全市场数据,从远程mongo下载,预计算,并存在本地hdf5里,同时合成一个大的dataframe保存在hdf5中,这里可以用于回测,当前数据实时查询等。每天在收盘之后,数据更新完成后触发计算。
读取转债因子数据——收盘价,用于时间序列的显示:
django版本的fastapi,体验相当顺滑。
from ninja import NinjaAPI from logic.utils import mongo_utils api = NinjaAPI() @api.get('/bond_quotes') def get_bond_quotes(request, code: str): items = mongo_utils.get_db()['cb_factors'].find({'code': code, 'factor': 'close'}, {'_id': 0, 'value': 1, 'date':1}) items = list(items) return items
路虽远,行则将至——写句鸡汤鼓励自己。
用心做好一些事情,足矣。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416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