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在咱们“财富自由践行社”的一篇分享,同步给大家。
咱们社群是讲财富自由,为何要说工作?
对于普通人而言,财富自由的第一要义就是“你能离得开工作”。
离得开,不意味着就要离开,无聊时你还可以工作的,但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更多普通人的状态——离不开。
前几天提及的一位前同事,被工作8年的公司毕业了。不是她做得不好,就是公司换了管理层罢了。
她并不是说有直接的经济压力,暂时不工作就会陷入财务安全之类的,并没有。
只是她想到职场之不易,再折腾三年可能还是类似的循环,不免悲观。
但感觉得出来,她仍然想快速找个地方上班再说。
既然暂时离不开,我们就来说说应该如何与工作共舞。
道理其实很简单。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讲的概念——一份时间,两份成长。
很有见地对不对?
一份时间有老板给你买单,另一份时间你还收获自己的成长,多好。
但是很难对不对。
用李笑来的话说,就要做事靠谱嘛。
大家知道,这两个字有多难吗?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会让你有很好的成长。
扫好十年的地,你是一名优秀的环卫工人。
尤其在经济下行,总盘子不增长的情况下,内耗就会加剧,只见消耗,不见成长,你怎么办?
我绝对相信,你把所有有事情都做到尽量的靠谱,同时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再加逆来顺受和“打左脸给右脸”的拼博精神,应该能搞定棘手的客户。
但,也要消耗太多的心力。
人的心力是很宝贵的资源不是吗?
因此,要有取舍,有些事和有些人,既然这样了,那就这样吧。
做对组织有价值且自己能成长的事,在这个事情上尽量取得交集,取得进展。
比如,李笑来说在新东方的时候,没有老师愿意讲写作,写作老师少。他觉得这个有机会,就通过自学范文,梳理方法论等,把写作课给拿下了,不仅有很多排课,后来还出了畅销且长销的写作书。——他的单词书和作文书,其实是他个人财富自由的起点。
做所有事情,想要有所成就,无所乎:喜欢、擅长、有价值。
工作也是如此。
个人价值与公司价值共振时,你会得心应手,一份时间两份成长。
为方便没有代码基础,或者不想折腾咱们开源系统的同学,我们推出了网站(免费注册的http://www.ailabx.com),现在在试运行阶段。
注册成功并激活后,就可以浏览我们的策略,或者自行创建策略。
(当然下述截图的代码,系统和策略都是对星球成员开放的,且每周至少迭代一次:【星球优惠券】AI量化实验室&财富自由践行社)。
可以快速体验创建策略。
回测结果看着还可以:
后续的迭代,增加更多算子,比如机器学习,强化学习。更多因子:比如通道,相对动量,绝对动量等。
吾日三省吾身
“从目标到系统”,这个认知非常受用。
马上就到2024年了,又要制订一年的新计划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目标制订一个系统。
比如,你想进行财经评论领域,或者研究ChatGPT以及AGI领域。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海量阅读,找资深专业来聊。
系统是你每天都会做的事情。
比如你每天输出相关领域的内容,问题由问题来驱动:
1、大模型与传统预训练有何区别?Bert vs GPT。没有本质区别,都是Transfomer架构,一个是编码器,一个是解码器。
2、大模型多大算大?出现“涌现”现象,有人说千亿,有人说百亿,也有人说30亿是(3B)上以即可。
3、像Llama这样的开源model,模型架构都是给我们的。如果我们拥有数据、算力,那么大家做的东西是差不多的。或者说,是工程上的难度,并行训练,分布式。遇到脏数据如何处理等。
只要是由问题驱动,未必读书才算阅读,看一篇公众号也算,刷一个视频也可以。这些信息可以为你所用。
国际油价是由谁来主导的,供需决定价格?那谁决定了供需?石油为什么重要,新能源崛起后,对这个格局有什么样的变化?
这个的问题可以无穷多,一开始可能问得比较浅,你收集和处理的资料多了之后,就可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为目标构建系统——刚性日更输出,问题驱动,倒逼阅读输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366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