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3000只股票

截至目前,我一共研究了将近600只股票,其中很多股票都忘记了,忘记了它们的主业,忘记了它们的投资逻辑,忘记了它们的估值,甚至忘记研究过它们,所以我不时需要翻看过往的笔记,复习一下。

曾经在这些股票上花费了无数时间、无数精力、无数心血,如果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却任凭它们在遗忘中吃灰,终究是一件很浪费的事情,也让自己在面对未来时,感到下盘不稳、根基不牢,觉得正在研究的新股票也同曾经研究过的旧股票一样,是一件注定无意义的事情。

因而,如何管理目前这将近600只股票?以及在未来,如何管理规划中的3000只股票,从而让自己的努力不至于是庸碌无为?

目前,经过多轮迭代,我总结了一套方法。

一、定性&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

从定性分析角度,我划分了四个维度,分别是:商业模式、成长空间、竞争壁垒、企业文化,每个维度总分是4分,以之为标尺给股票打分,并最终折算为百分数。

举例来说,某只股票,经过研究后,商业模式是4分,成长空间是2分,竞争壁垒是3分,企业文化是2,得分11分,由于总分是16分,得分率是68.75%,折算为百分数就是68分。从定性分析角度,这只股票的商业模式很好,竞争壁垒较好,然而成长空间较差,看来是一个小而美却没有成长性的公司,另外公司的经营也谈不上好,最终得分勉强及格,距离良好还有一段距离。

如此研究每一只股票,给每一只股票评分,进而划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就是给公司进行估值,并给一个安全边际,最终得出建仓价格,同时把建仓价格写在雪球上,跌到了建仓价格就会提醒,因而我在每个交易日都会收到非常多的股价提醒通知。

印象非常深的一次是健帆生物。我一直很喜欢这家公司,奈何价格太贵,大概在1年多前,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连续两个跌停,由于创业板涨跌幅是20%,公司瞬间就跌到了我的建仓价,然后我就在略带兴奋中建仓了……但持有几个月后又被其他股票吸引走了,最终赚了一点儿钱,然而不知为何,如果持有到今天,则是亏损的。

3、总结

如上的股票管理方法是经过我多年的迭代形成的,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也就是从质量&价格两个角度来评价公司,如果同时满足,就是既优秀又便宜的投资标的。

这看起来非常棒,然而运行至今日,存在很多问题,包括:

1)会错过现在状态很差的优质股票。

毫无疑问,如果使用上面那套股票管理方法,我一定会错过三聚氰胺事件下的乳制品企业、长生生物事件下的疫苗企业、塑化剂事件下的白酒企业、还有两个星期倒闭的特斯拉、还有一个月倒闭的网易、以及乔布斯回归时的苹果……

这套股票管理方法,本质上还是锦上添花,选择那些看起来优秀的股票,并耐心等待一个便宜的价格。

当然如上这套方法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通过这样的方法建立的投资组合能够获得安全的回报,但可能并不能获得一个惊艳的回报,至少会错过那些现在状态很差,但本质上却十分优秀的公司。

2)没有考虑到极限价值

根据如上的那套股票管理方法,更多情况下,可能会找到一些很优秀很便宜,但并没有成长性的股票,毕竟成长性来自于激烈的行业里面激进的发展,公司的生存状态可能就剩下一口气,并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绝地翻盘。

就像打仗一样,如上那套股票管理方法只能打顺风局,只能在绝对优势的局面下才能赢得最终胜利,如果势均力敌,或者敌强我弱,就不行了,绝对不敢对弱势一方下注,只敢锦上添花。

因而,在如上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那就是写文章。

二、写文章筛选股票

目前已经写了将近200篇文章了,分析了很多公司,我发现,写文章时对公司的认识,和单纯做研究的时候对公司的认识是不同的。

做研究的时候觉得公司一般,但写文章的时候则觉得公司很好,也可能相反,甚至有的时候文章本身就相互矛盾,例如对北京文化这支股票,我写过两篇文章,标题分别是《终是回光返照》、《“中国的迪士尼”》——两个结论几乎截然相反的文章,然而行文逻辑却言辞凿凿。

总之,如果单纯研究股票,可能更多是输入的过程——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如果写文章,则更多是输出的过程,有自己不成熟、相互打架并渐趋成熟的观点。

对一些很感兴趣的股票,可能本身很优秀,或者虽然并不优秀但很有趣,或者很糟糕但是某个细分领域的代表性公司,我就都想写文章,虽然对股票投资似乎完全没有帮助,纯粹出于兴趣以及一种成就感。

在写文章的时候,我加深了对公司的了解,并形成投资逻辑,作为自己是否投入真金白银的基础。

总之,一只股票,我写了相关文章,并不意味着我会买它,但是如果我没有写相关文章,则意味着我一定不会买它——说明我对它不了解,或者不感兴趣。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做第一轮筛选,但筛选出的股票,并不意味着我会买;筛选掉的股票,也并不意味着我不会买。

此后,我会写文章,进行第二轮筛选,写文章的过程中会加深对股票的认识,最终我可能买第一轮被筛选掉的股票,也可能不会买第一轮被筛选的股票,完全取决于我对股票的深层认识。

第一轮筛选,有点呆板,用一个模板套所有行业的所有公司,第二轮筛选,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只股票都是不一样的,每只股票都有自己的估值,每只股票都有自己的投资逻辑,每只股票也都有自己的命运。

但还没完,远远没有结束……

三、对文章股票进行分类

目前研究了近600只股票,截至今日,其中的139只股票有自己的人物小传——文章。

我会在EXCEL上对这139只股票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划分为六大类,包括:危险、平庸、关注、周期、翻倍、数倍。

我的投资对象自然而然就是后两类——翻倍&数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中选优。

四、优中选优

翻倍&数倍股又进一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锦上添花,另一类是雪中送炭。

1、雪中送炭

后者较难理解,代表性公司包括格力地产、海汽集团、金桥信息、国林科技,由于这些公司的业务几乎是另起炉灶,过去的财务数据没有任何参考性,而是要算公司的极限价值。

以金桥信息为例,公司的PE值高达300,十分吓人,但如果考虑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公司市值目前是60亿, 但未来能到600亿,那么如今的PE值完全不值得被考虑,是混淆视听的东西。

这种选股方法最重要的不是眼前的蝇营狗苟,而是行业发展空间,如果行业空间很大,公司的成长空间也很大,那么根本就完全不在意公司目前的PE还有增速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好比一个人的理想是星辰大海,那么就根本不必在意脚下暂时的崎岖和泥泞,哪怕此时满身污泥和疲惫,非常难看,又能怎样?

2、锦上添花

前者很好理解,公司业务很好,财务数据很好,如果投资这类公司,会获得一个稳健的回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情况也变得颇为复杂,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

锦上添花类型的股票分为两条线。

第一条线是量价关系,又具体划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也是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的增速放缓,同时PE跌至低位。因为不是高速增长下的低PE,而是低速增长下的低PE,所以此时是真正的低PE,公司是真正的便宜。

总之,增速放缓,同时,PE值是真的低。

如果此时建仓,随后公司快速发展,届时公司会有很高的增长速度,基于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市场会给公司一个很高的PE,对于投资人而言,就是戴维斯双击——量价齐升,此时投资人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总结一下,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应当满足三个条件:1)增速很慢;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公司快速增长,随后量价齐升。

如果不满足如上的条件,而是其他的情况呢?

第二种情况:1)增速很快;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依旧快速增长——说明公司看起来很便宜,其实这是建立在公司高速成长这个条件之上的,如果公司失去了成长性,就会立刻变贵,由于假设建仓后公司依旧持续增长,那么建仓后吃掉的收益,仅仅是量升,没有价升的收益。

第三种情况:1)增速很快;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增速变慢——说明买贵了,建仓时的真实PE值并不低,同时由于建仓后增速变慢,那么很有可能被晾在山顶,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第四种情况:1)增速很慢;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增速依旧很慢——量不升,价也不升,是一笔安全但平庸的投资。

从如上的分析来看,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没有考虑过PE处于高位的情况,其他的条件都有回旋余地,只有PE处于高位没有,处于高位的PE值只会下降,只不过有的高PE有高成长性能兜住,而有的高PE没有高成长性兜着。总之,买贵了,无论如何都是不对的。

总结一下如上四种情况:

1)增速很慢;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增速变快——量价齐升

1)增速很快;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依旧很快——量升价不升

1)增速很快;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增速变慢——量价齐跌

1)增速很慢;2)PE处于低位;3)建仓后依旧很慢——量价不变

最优情况是第一种,次之第二种,最差第三种,第四种则是保险、地产、银行三傻行业。

第二条线是关注预期的盈利空间、预期的年化收益。

选择盈利空间大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高的股票。

五、总结

如何管理3000只股票,方法是:

1、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所有股票。

2、通过写文章的形式筛选其中自己感兴趣的股票。

3、对写过文章的股票进行分门别类。

4、对划分为“翻倍&数倍”的股票,进一步优中选优。

1)锦上添花——通过量价对比关系&预期盈利空间二者之间的权衡,选择最优秀的那些股票。

2)雪中送炭——不要在意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只看公司的新业务、行业前景和极限价值。

5、最终,最后胜出者一共经历了3轮淘汰,包括:

所有股票(近600只)——文章股票(139只)——“翻倍&数倍”股票(17只)——优中选优(5只)。

最终的5只股票,就是最后的投资组合。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7035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7分钟前
下一篇 25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