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投资的历史
1、本杰明格雷厄姆
价值投资始于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之前,股票投资是以K线图作为主要工具,以道氏理论来分析行情,辅之以形形色色的小道消息,并没有严谨的基本面分析和估值,实际上,当时公司本身的信息披露也少之又少。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证券法》诞生于1933年,也就是1929年经济危机后的第四年,而纽交所早在1811年就成立了,这意味着此间的100多年,证券交易几乎都是不透明的,充满了暗箱操作和利益勾兑,股票分析方式也十分原始和粗糙。
彼时,所有的股票交易者都率真的称自己为“投机者”,对于投机不加掩饰,毕竟好的投资就是好的投机。
虽然此时看格雷厄姆的投资风格和投资业绩,有些平平无奇,但他是划破长达百年漫漫长夜的一曙光,天不生格雷厄姆,股票市场万古如长夜。
纵观格雷厄姆的一生,一半的收入来自于辛辛苦苦的捡烟蒂,随着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整体走高,不再有很便宜的股票了,格雷厄姆也就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格雷厄姆的另一半收入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同一只股票,叫做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格雷厄姆在公司未上市的时候投资了该公司,并成为公司大股东,上市后爆赚百倍,这笔投资给格雷厄姆带来惊人收益的同时,也让其无比困惑。
这也从侧面说明,格雷厄姆的思想和知识已经赶不上新的时代了,其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弄潮儿。
2、菲利普费雪
巴菲特说过,我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
其实,85%这个数字可能更多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而15%恐怕需要再高一些。毕竟,查理芒格让巴菲特在投资上从猩猩进化为人类,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好于以低的价格买入糟糕的企业。
而什么是优秀的企业呢?
答:成长性,正如费雪的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更多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公司和行业的未来,不再对一堆枯燥乏味的数字左右比较,这样的股票分析方式完全有别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那里面都是冷漠无温度的数字,没有行业璀璨的未来,没有公司光明的前景,没有创始人的理想抱负,没有社会责任和人类进步……只有短视和精明。
而巴菲特则是二者的集大成者。
二、价值投资是什么
1、价值投资的最大公约数
价值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定义也充满分歧,每个人都自诩为,然而每个人都不认为对方是。但一般而言,价值投资者拥有一个普遍共识,即,凡是同时认同如下四个概念的就是价值投资者了:
1)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实际上是购买公司;
2)市场先生——对待市场的态度,要利用市场,而不要被市场所影响;
3)安全边际——买入的时候要有折扣;
4)能力圈——不懂不做。
如上就是价值投资者的最大公约数,超过这些范畴就又开始打架了。
前三个是格雷厄姆提出的,不要觉得很容易,不信自己在一个有众多人关注的行业中,提出一个新理论。第四个是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这三个字,真是精妙,有点像萨特的“他人即地狱”,越品越妙。
2、价值投资的定义
从如上的基本共识出发,什么是价值投资,在这里援引喜马拉雅资本李录在北大光华学院做演讲时对价值投资的定义:
“以有充足安全边际的价格买入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并长期持有,通过公司本身内在价值的增长以及价格对价值的回归取得长期、良好、可靠的回报。”
三、价值投资的难点
我个人觉得对企业的分析并不难,原因很简单,难的东西不去碰就好了,只去分析简单的东西,难题当然很难,那只做简单的题目呢?巴菲特就说过,“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我认为价值投资最难的是漫长的时间。
明知某只股票很便宜,但是股价依旧在跌;明知某只股票有很好的投资前景,但是股价就是不涨;自己大概率是对的,但是市场不这么认为;自己事后来看是错的,但是市场却助纣为虐。
价值投资就像是参加某场考试,然而,我们无法立刻得到考试成绩,甚至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自己的考试成绩,纵使得到了成绩,那个成绩也可能是假的,不值得被参考的,然而,成绩也有可能是真的,虽然只是稍纵即逝。
就像王小波说的:明辨是非是最难的。
四、我对价值投资的认识
最后我这个窑洞里面的证券分析师谈一谈自己对价值投资的认识。
其实我对自己是价值投资者还仅仅是一个投机者,没有任何所谓,中国人嘛,都讲究实用主义,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像林园总是标榜茅台,当茅台股价涨到了2600元时,明知那是观赏股,但就是不卖,结果就是口诛笔伐的亏损。
在商言商,作为一个投资人,最大的责任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保证资本稳健增值。
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可以概况为两点,第一,基于公司业务,第二,基于极限价值,同时满足如上二者就是价值投资。
第一点,基于公司业务,就是做公司分析,不要看市场,不要看宏观,不要看情绪,而要看公司的业务本身。
这就好比高中考试,影响最终考试成绩的因素很多,包括题目难易程度、判卷松紧、同学的表现、所在的区域等等,但是一个学生无法把握那么多,他只能把握自己对知识学习的好坏。某次考试成绩下来了,最优的行为是分析试卷,查缺补漏,而不是关注排名,关注成绩,抱怨题目很难,抱怨判分严格,这没有任何意义。
对企业的分析也是如此,影响公司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我们关注的只有公司的业务,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只要基于公司的业务进行分析,而不要看主力动向,不要看市场情绪,不要看汇率利率,就是价值投资了,价值价值,指得就是企业的价值。
第二点,基于极限价值,就是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价格远远高于目前的价格,就足以建仓,无论这种价值增加是源于成长,还是源于重组,还是源于什么。
其中,第一点考虑到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能力圈”、“市场先生”;第二点考虑到了“安全边际”,当下买得便宜,距离极限价值的空间就越大,另外也考虑到了基于公司和行业分析的企业成长性。
于此,我给出对价值投资的定义:
通过对公司业务的计算,只要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市值远远大于目前的市值,就足以建仓,这样的投资就是价值投资。
赞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7035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