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朋友处,闲聊中朋友说到,他在多指标的配合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当他互相配合的6个指标中,其中的3个发生共振的时候,另外三个也会莫名其妙的达到同样的要求,他兴奋的告诉我,他6个指标相互配合的奇妙性。

我当然对他的这个“成绩”也非常的感兴趣,探索之中的人谁都希望瞻仰一下别人的成果,以求自己有所启发。但是当我看到他的6个相互配合的指标以后,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家伙不懂这些指标的原理。这哪里是什么共振?因为这些指标的开发者完全是利用的统一价格原理,当然在很多情况下调节一下参数后他们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这就是他所谓的“共振”。
但是说实话:这种共振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他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比方MACD指标的公式:
输出DIF:收盘价的SHORT日指数移动平均-收盘价的LONG日指数移动平均
输出DEA:DIF的MID日指数移动平均
输出平滑异同平均:(DIF-DEA)*2,COLORSTICK
以及DMA等指标公式,
输出DIF:收盘价的N1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N2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AMA:DIF的M日简单移动平均
TRIX三重平滑指标公式
TR赋值:收盘价的N日指数移动平均的N日指数移动平均的N日指数移动平均
输出三重指数平均线:(TR-昨日TR)/昨日TR*100
输出MATRIX:TRIX的9日简单移动平均
EMV简易波动指标
VOLUME赋值:成交量(手)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成交量(手)
MID赋值:100*(最高价+最低价-昨日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
输出EMV:MID*VOLUME*(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MAEMV:EMV的M日简单移动平均
威廉变异离散量
输出WVAD:(收盘价-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手)的N日累和/10000
输出MAWVAD:WVAD的M日简单移动平均
BOLL布林线
输出BOLL:收盘价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UPPER:BOLL+2*收盘价的N日估算标准差
输出LOWER:BOLL-2*收盘价的N日估算标准差
大家不妨看一看这些指标也包括其他的一些随机指标,就会发现这些指标大都是围绕一些价格和价差在的文章,企图通过一些行情的变异而探求机会的存在。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看,调节一下这些指标的参数,使其大多遵巡某一指数产生“共震”然后看看他的表现。这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也不是什么共振,这是因为你将他们的参数修改以后,信号在满足第一个指标条件的时候,也必然会满足其他的几个指标的条件。
这样做的确能有所改观,比方有一个短线方法是,当MACD指标和KDJ随机指标(KDJ的参数为k:13,D:8,J:8)同时形成金叉,5日均线和10均线形成金叉,成交量5日和10日形成金叉同时产生的时候,市场或大或小总会有一波行情。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
令我那朋友感到更加什神秘的是,每当价格上穿20日均线的时候,布林指标的中轨BOLL也会同时被穿越。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共震穿越。而是因为BOLL线本来就是一条20均线,压力线也仅仅是依赖这条均线而加减2倍的估算标准差而已。
所以当你在采取几个指标需求共振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所有指标的性质和原理,以免进入假共振的陷阱。
即:共震讲究的是不同的方法和原理在同一时刻产生相同的反应。
而不是相同的原理和方法在同一时刻产生相同的反应。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8893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