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交易是否需要“割肉止损”?——看透本质再下刀!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会止损!因为除非你不在这个市场交易了,不然止损完了再买下一个,你能保证不亏损吗?我不能,所以我是不会止损的)。
一、灵魂拷问:割肉前先搞清这3件事
1. 你买的是“ETF”还是“股票心态”?
ETF本质是一篮子资产,分散风险,但很多人却用炒股的“梭哈+死扛”玩法,亏了就喊割肉。
反问自己:如果这只ETF跟踪的指数长期逻辑没变(比如沪深300代表中国经济),短期波动是否需要慌?
2. 止损 ≠ 割肉,关键看“伤口类型”
– 皮外伤(正常波动):比如宽基ETF短期回撤5%,可能只是市场感冒,硬割肉反而容易倒在黎明前。
– 内出血(逻辑崩塌):比如某行业ETF(教培、房地产)遭遇政策黑天鹅,指数成分股盈利永久性受损,此时不止损=等死。但是你投资的是一个行业,行业发展有低谷和高峰。谁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低潮而否定一个行业。同时ETF投资的本质是参与经济体长期增长,其分散化、低成本和规则化特性,使得“时间修复价值”成为可能。
3. 你的资金是“冲锋队”还是“后勤部”?
– 短线网格交易资金:必须带止损,否则网格变“破网”。但是短线操作ETF还止损有什么意思呢?有那个技术为什么不去买卖股票。
– 长线定投资金:下跌是摊低成本的机会,止损反而破坏策略。
-一、ETF的本质属性降低了“割肉”必要性
1. 分散化投资天然抗风险
非个股风险:ETF追踪指数(如沪深300、标普500),持有一篮子股票,单一个股暴雷对整体影响有限。
案例对比:若持有某单只股票下跌50%需割肉,但中证500ETF同期可能仅回调10-15%。
2. 长期趋势可预测性强
指数永续性:宽基指数通过成分股新陈代谢实现长期增长(道琼斯指数130年上涨500倍)。
数据验证:2005-2023年,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7.2%(含股息再投资)。
3. 估值修复机制
均值回归特性:以中证全指为例,近10年PE波动区间[11,23],低于12倍时未来3年正收益概率达92%。
被动调仓优势:ETF自动剔除高估成分股,纳入低估标的(如沪深300每年6/12月调整)。
二、ETF投资中“不割肉”的实操逻辑
1. 定投平滑成本
数学原理:定期定额在下跌时买入更多份额,持仓成本呈“微笑曲线”。
实证数据:2018年熊市定投创业板ETF,至2021年收益率超120%(年化26%)。
2. 策略容错空间大
流动性保障:头部ETF(如上证50ETF)日均成交超20亿元,可随时补仓。
无杠杆风险:普通ETF无强制平仓线(区别于杠杆ETF或期货)。
三、高手偷偷用的“免割肉套路”
金字塔补仓法
每下跌5%加仓一次,但加仓金额递减(如10万→5万→3万),避免子弹打光。
四、终极答案——看你的“投资人设”
佛系定投派: “只要不死,绝不割肉,跌了就当超市打折囤货。”
记住:
– 割不割肉,取决于你是猎人还是农夫。
– 猎人止损是为了捕捉下一个猎物,
– 农夫“止损”只会让庄稼烂在地里。
ETF投资的本质是参与经济体长期增长,其分散化、低成本和规则化特性,使得“时间修复价值”成为可能。
(友情提示:市场专治各种不服,该认怂时别头铁!)
但是我就是不割肉,时间换空间!
你呢?认同吗?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83333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