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短线战法算是科学还是艺术”,一直是很多学习这种战法的股友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首先要搞清楚科学和艺术的大概意思。请允许我来做个简单的界定:科学,即规律性;艺术,即创造性。那么,对科学的理解,就是指我们需要把握股市里展现出的规律,如强者恒强、物极必反,等等。而人性的规律更是需要洞察了解,比如人的本质特征,多数人的心性心理。阴符经有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按照股市的规律性提炼出交易规则,按交易规则交易也就是科学性。艺术性,则是指在规则之上的创造性发挥。
正在学习或做短线的朋友可以在各大手机App、网站论坛或小程序上看到很多关于做短线的方法、步骤和要诀。比如下面这个截图。既然有规律可循,高手们总结了层出不穷的诀窍和方法,那么做短线就应该是一种可以学习、可以量化的“科学”。

不过,当很多在学习或做短线的朋友正真操作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知名游资都看好同一只票,但是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同一天参与进去的。比如下图龙虎榜中的东晶电子,可以看到每天都有游资进进出出,没有几个游资把它拿到最后。前面的游资出去了,又有新的游资进来了,但是前面的游资并没有认错再买回它。然而,这只票最后不断的被接力上去,成为了市场龙头。

于是很多喜欢思考的朋友开始怀疑自己的短线战法。他们在想:如果“高智商=短线高手”,那么清华、北大及各个重点、名牌大学的学子成为短线高手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从常识来看,如果股市有规律,高智商人群炒股成功占比应该是最大的。然而,事实是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等等高智商者炒股都失败了,现实中各个重点、名牌大学出来的短线高手也是寥寥无几。这算是佐证了“高智商=短线高手”吧?那么,不能靠可重复复制的赚钱规律来赚钱,不能量化实操的话,看来做短线真是一种高深的“艺术”。

有短线大师讲,不要拘泥于是否存在必然的正确或错误。就拿上面的东晶电子来说,只是每个游资的经验不同,理解不同而已。协和电子前面在低迷期打出高标,那么就会有有游资把东晶电子理解为协和电子的补涨,有人会2板就进,有人会等到3板认为可做。再比如索菱股份,它的高度会参考协和电子和东晶电子。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它们的走势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索菱股份明天不再连扳也是可以的。当然,下个交易日,如果索菱股份上6板,那后面就又不一样了。您做短线多久了?您认为做短线应该被算作科学还是艺术?您怎么看索菱股份后面几天的走势?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8242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