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下:
我写的东西,目的是帮助你建立一个交易系统的概念,并不是告诉你什么样的指标可以赚到钱,我今天所分享的指标也仅是一个随意空想出来的东西,并未经过实战测试和优化,尽管在模拟回测中,他的胜率极高,回撤又极小,收益率也不错,但也仅仅是模拟,不代表在未来他会取得同样的成绩。
请各位老师务必深刻理解这一点,切勿实战照搬,投资有风险,谨慎再谨慎!!!
闲话不多说,马上开始。
先说交易策略。
1, 中线波段,以右侧交易为主,交易级别定为日线级别,交易品种为股票多头交易
2, 左侧下跌末端出现过恐慌性抛盘,开仓时已被突破
3, 右侧放弃一浪反弹,专门捕捉2浪尾端的突破机会
4, 只选取强势一浪反弹标的参与,且已对底部获利盘进行过一轮浮筹清洗
5, 不参与垃圾股炒作
6, 止损:判断失败即止损
7, 止赢:30%以上采用浮动止赢策略,回踩15止赢
8, 加减仓:不进行加减仓
9, 平仓:股价有效跌破5日均线,平仓
10, 纪律限制:执行T+1交易纪律,模拟测试时,我们只以日中价进行参与,开仓不考虑最低价,平仓也不考虑最高价,交易过程不考虑滑点因素
策略量化思路与逻辑分解:
1, 右侧以股价向上突破了5日均线和20日均线,且突破了盘整平台为量化标准
2, 恐慌性抛盘界定为当日收阴,且成交量大于前30日成交量的最大值为准,其后,如该量再次被其他阴线突破,将新线替换旧线,反向突破以某日阳线收盘价高于恐慌日开盘价为准
3, 一浪反弹以底部最低价为始点,向上计算最高反弹大阳线高价不低于20%的涨幅,最高不高于70%
4, 一浪反弹中至少有一根6%以上行程的大阳线,行程为收盘价减开盘价,如该线被新的大阳线突破,用新的大阳线替换老线;盘整洗盘界定为反弹大阳线日后,至少3日未跌破大阳线开盘价,且此后最高价不突破前大阳线的110%
5, 垃圾股为名称中带有ST字样的股票,或绝对价3元以下的股票
6, 开仓后,任一日收盘价跌破大阳线的开盘价为判断失败,当即止损认错,止损后,不再回补仓位
7, 以开仓日收盘价计,此后的最高股价如达到30%以上的涨幅,任一日收盘价自最高价回落15%,即止赢,止赢后不再回补仓位
8, 开仓后,如某一日收盘价低于5日均价,平仓离场
9, 只要开仓信号被触发即买入,此后将持续持仓,直到止损、止赢或平仓信号出现,其他符合前述开仓标准的后续信号一律过滤。

量化思想有了,我们就可以开始指标的编制了,为了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交易思想,我们第一步把所有指标都在图上呈现出来,一是看我们的语法关系与我们想要的形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一定是我们语法理解错误,或参数控制过于宽泛,二是我们所得到的交易判定与事实的吻合程度。
如果我们的语法与图形事实基本吻合,那么我们就可以测试他的选股,能否得到我们想要的标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1,选出来的标的完全符合我们的语法逻辑,但形态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比如我们想选底部标的,但得到了很多头部标的,那就说明我们的量化标准中忽略了对环境的判断,或者我们对环境判断的方法完全错误,并不能真正有效过滤我们不想要的东西
2,根本选不出任何标的来,那多半说明我们的逻辑之间是混乱的,导致了多种逻辑之间互相制约,满足A,可能恰好满足不了B,但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却把他理解成了一回事。比如我们把当日创新高理解成了:当日最高价要大于20日内的所有最高价,殊不知这个条件是永远错误的,因为当日最高价也被包含在了20日内的所有最高价当中。
3,选出来的标的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太多太多,但仔细分析还都没有问题。那就说明我们对标准的控制太粗糙,或者缺乏了必要的排除因子,比如我们想要是的换手比较充分的涨停板,所以我们定义了涨停的条件和成交量的条件,我们的本意是想要得到换手板的涨停票,但选出来的结果是几乎把所有的涨停股都选出来了,其原因正是我们没有在开盘价、最高价、收盘价之间进行约束,导致选股并未把一字板、T字板,地天板进行有效过滤。
4,选出来的标的明显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我们根本排查不出来,他为什么会被选择出来。出现这样的结果大概率是我们的语法逻辑当中,包含了某一些致命的逻辑错误,比如你把波段上涨150%的标准写成了1.50%的标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指标图形化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错误,去伪存真,从而真正让思维得以正确延伸,即不跑得太远,也不会过度拟合。
今天的案例当中,我们就以上一节的看盘指标作为基础模板,来重点捕捉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K线形态,我们想寻找的,就是在异常的形态当中所包含的回归的机会。
先上代码:
涨幅:=IF(INBLOCK(‘北证A股’),0.3,IF(INBLOCK(‘科创板’),0.2,IF(INBLOCK(‘创业板’),0.2,0.1)));
ZC:=REF(C,1);
QC:=REF(C,2);
突破阴线:=C<O AND C<ZC AND V>=HHV(V,30);
恐慌阴线:=C<=O*0.97 AND V>=HHV(V,30) AND MA(C,5)<MA(C,20) AND ZC<QC AND C<ZC;
底部:L<=LLV(L,10) AND COUNT(恐慌阴线,10)>=1,NODRAW;
底部值:REF(L,BARSLAST(底部)),NODRAW;
大阳:=C>O*1.06;
首阳:大阳 AND COUNT(大阳,5)=1,NODRAW;
末阳:大阳 AND H>=HHV(H,10) AND BARSLAST(首阳)<10,NODRAW;
放量大阳:=大阳 AND V>=HHV(V,60);
放量大阳突破:=放量大阳 AND V>REF(V,BARSSINCEN(放量大阳,30));
过阴大量:大阳 AND V>REF(V,BARSLAST(恐慌阴线)),NODRAW;
涨停:=C>=ROUND2(ZC*(1+涨幅),2) AND C>O;
跌停:=C<=ROUND2(ZC*(1-涨幅),2) AND C<O;
曾涨停:=H>=ROUND2(ZC*(1+涨幅),2) AND C>O AND C<ROUND2(ZC*(1+涨幅),2);
曾跌停:=L<=ROUND2(ZC*(1-涨幅),2) AND C<O AND C>ROUND2(ZC*(1-涨幅),2);
首板:=C>O AND 涨停 AND COUNT(涨停,8)=1;
连板:=COUNT(涨停,2)=2;
MA5:MA(C,5),COLORYELLOW,DOTLINE;
MA20:MA(C,20),COLORGRAY,DOTLINE;
STICKLINE(涨停,O,C,4,0),COLORMAGENTA;
STICKLINE(曾涨停,C,O,4,1),COLORRED;
STICKLINE(跌停,C,O,4,0),COLORWHITE;
STICKLINE(曾跌停,C,O,4,1),COLORWHITE;
STICKLINE(首阳,O,C,1,0),COLORYELLOW;
STICKLINE(突破阴线,O,C,3,0),COLORGREEN;
STICKLINE(恐慌阴线,O,C,1,0),COLORBLACK;
STICKLINE(放量大阳,O,C,2.5,0),COLORBLUE;
STICKLINE(放量大阳突破,O,C,0.5,0),COLORBLACK;
STICKLINE(首板,O,C,0.5,0),COLORRED;
DRAWTEXT_FIX(1,0.2,0.02,0,’概念:’)COLOR0080FF;
DRAWTEXT_FIX(1,0.22,0.02,0,GNBLOCK)COLORYELLOW;
右侧反弹:COUNT(底部,11)=1 AND HHV(H,5)>底部值*1.2 AND HHV(H,5)<底部值*1.7 AND H>=HHV(H,5),NODRAW;
盘整低:REF(C,BARSLAST(右侧反弹))*0.9,NODRAW;
盘整高:REF(C,BARSLAST(右侧反弹))*1.1,NODRAW;
横盘:=LAST(C>盘整低 AND C<盘整高,BARSLAST(首阳),1);
横盘突破:C>盘整高 AND C>O*1.05 AND H>=HHV(H,20),NODRAW;
排除ST:=NOT(NAMEINCLUDE(‘ST’));
排除低价:=NOT(C<3);
排除非标:=排除ST AND 排除低价;
止损:=L<REF(O,BARSLAST(末阳)),NODRAW;
止赢:=C<=HHV(H,10)*0.85,NODRAW;
平仓:=LAST(C>=MA(C,5),3,1) AND C<MA(C,5);
买入条件:=横盘突破 AND COUNT(底部,35)=1 AND COUNT(右侧反弹,20)=1 AND 排除非标;
卖出条件:=BARSLAST(买入条件)>=1 AND (止损 OR 止赢 OR 平仓);
BUY(买入条件,L);
SELL(卖出条件,L);
AUTOFILTER
代码写完了,细心的你也许已经发现,这个代码中包含了太多的指标和参数,他们跟我们最内核的选股的核心逻辑甚至完全风马牛不及,真正的交易逻辑只需要大概30%的代码长度足矣,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答案就是要塑造一个交易系统的思维环境,我的目的非常清楚,我们想要寻找到底部反弹企稳并且实现突破的右侧交易标的,所以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判断底部,并且我们想寻找出现恐慌性抛盘的特殊因子在右侧交易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
代码在通达信金融终端V7.642版本上测试通过

代码测试通过
那么他是我们想要的交易逻辑吗?
先贴个图,下一节,我将陪同你一起来分析,
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展开对他的测试的?
他的测试结果到底怎么样呢?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837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