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量化交易,最早起源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对于量化交易,不了解金融的人可能几乎不知道,毕竟量化交易主要应用在金融市场进行套利的程序化交易的一套系统。发展到中国市场也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所以借鉴于国外来看,量化市场在中国未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简单来讲,量化交易就是应用海量数据的数学模型代替人为主观来做出决策的一套交易公式,人们通过历史数据、数学模型、统计学分析、大数据和电脑的程序化系统做出的智能化的交易。当然,最简单的量化交易也可以没有智能化程序,严格按照一套交易体系进行金融交易也是量化交易。
在量化交易应用上最牛的一个人物应当属詹姆斯·西蒙斯,他最早将量化交易应用在金投资市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感兴趣的可以网上了解一下此人,此人应用量化交易获得财富值目前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市场在量化方面的应用人群主要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目前量化市场规模大约在50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基金整体规模16万亿来看,当前市场进展总市值的2%不到,而同期国外市场占据30%,未来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一块蛋糕。
量化交易能够获取市场上惊人的收益主要有四个保障,第一就是严格的纪律性,以机器程序执行的交易,不会带有人为的情绪波动,纪律性可以克服人类特有的恐惧和贪婪等心理弱点,在完善的量化系统中,只需要在制定的交易模型中进行程序化下单即可,减少外界的干扰,保证量化的唯一标准答案。
第二就是系统性,通过海量的数据做出全面的分析,利用人脑无法处理的复杂条件,然后做出一套适合的公式进行长周期的运行与修正。
第三就是套利思想,通过对市场无数的验证分析,得出能够稳定获取市场上别人无法捕捉的信息,综合实践得出稳健的套利模式。
第四就是概率取胜,量化交易通过短期内数次的执行策略获得极大胜率的交易,每次的交易执行可能仅仅在毫秒之间就能得到一笔微小的收益率,但是一个周期内,通过多数的执行,扣除少数失败的交易后,累计的收益率就是非常惊人的,这也可以理解为复利的概念,在长周期的盈亏比上,盈利总是大于亏损,经过数次的累加,得出的结果就是一个高胜率的量化周期。
原则上,量化交易应用最多的就是超短周期的套利,因为量化在意的主要就是人脑不能控制的速度,金融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支股票经常在一瞬间,可能仅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股票的价格就能从跌停拉倒涨停,然后再砸下来,这种就可以理解为电脑程序化的执行,人为下单的速度在这个波动区间和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很难做出反应决策,当你看大巨大及格波动,在你还没有想好做买入还是卖出的时候,量化交易已经完成了套利,这就是量化的优势所在。
既然市场上量化交易如此出神入化,那么量化交易就没有缺点吗?答案是当然有,量化交易的缺点就是趋同性,在同一个投资标的上,当有多个量化交易同时参与套利的时候,量化套利就会失效,这个时候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助涨助跌,特别是在下跌的时候,市场很难有大的接盘能够承接的住快速大量的抛盘,这时,量化交易就会变得被动,在过去的市场中我们都能深刻体会到,市场下跌的时候,就会急速的下跌,市场就变得没有成交,这个风险是量化交易的致命弱点。
在未来的A股市场,量化交易一定是占据主导的一股力量,散户在市场上就显得尤为艰难,特别是做超短的散户,你的对手不仅仅是人,更多的时候就是机器。
当然,量化市场下,散户并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未来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投资思维才能在这个神仙打架的市场里分一杯羹,理解了量化,散户就尽可能去做区间性的套利,在一个价格的波动大区间里寻找机会。
量化再厉害也不过是人为制定的一套程序,当你在市场里理解了投资价值的安全区间后,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模型获得收益,只不过这里的投资模型也是一种最为简单基础的量化思维,就是具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套利模式,要记住,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投资模式是可行,最简单的验证就是你能否严格按照执行的策略去做决定,如果自我的交易模式总是变来变去,那么在投资市场里,永远只能是被收割的韭菜。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350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