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上什么高手,自己也还在学习阶段,学无止境,我说说自己10多年的交易心得,希望可以帮到正在看文章的你。
很多人误会,觉得炒股是一个很随意的事。在所有投资里,炒股的门槛是最低的,几千元就可以进场。炒股的流动性又是最好的,买卖在手机或电脑上一点就完成了。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反差,我们租个几千元的房子(不说买房了),有时为了便宜个几百元,会看多两套对比一下,这是我们从小学到的常识。但是,到了股市里,很多人操着几万几十万的资金,却恨不得天天在里面杀进杀出,未曾想多考虑一会。炒股初期,我也曾经这样干过,慢慢纠正了这一陋习。
所以,初学者,首先要有个正确的观念,炒股绝对是一件专业的事情。听消息、加炒股群、爬帖子、跟随大V,这些事情,对炒股帮助都不大,每个初学炒股的人都基本得经历过。但是,少数人赚多数人亏是股票的本质,你如果不想成为被割的韭菜,总要比别人多会点什么,不能是颜值吧?
言归正传,把那些年炒股走过的弯路和必须走的路交流一下,贵在亲历,未必高深,高手略过。
一、学习一下股市的基本规则吧
我们去澳门玩,常会去赌场体验几把。虽然是体验,但我们也会尽量了解一下玩法才下注。就像我们打麻将,也总是对基本规则有了解,打得精不精是另一回事。
炒股不是赌博,但同样讲究规则。很多老韭菜,炒了七八年,连集合竞价的规则都搞不清楚。这样就很不好,这是缺乏对股市基本的尊重。
了解基本规则,最好的方法是买一套证券从业的教材,先狠下心把里面的常识学习清楚。了解了这些规则,不代表你有炒股的技术了,它的作用就相当于告诉你打麻将不能随便乱放炮一样,至于能不能胡,还靠其他技术。

二、读几本经典读物
然后要读几本基本的读物吧,对投资这个事有个基本的框架认识。不要看一堆那种速成的或单个技术的,什么短线黑马、一本书读懂k线图之类的畅销读物,相信我,这些出版者很多自己都没整明白怎么炒股的。
尽量找一些经典作品,并且是系统性介绍炒股理念和整体框架的。
比如,《炒股的智慧》,这种是基本的小白读物的,对于新手来说,对于什么是基本面、技术面,资金管理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我就记得当年刚入行,看到里面关于趋势的讲法,当时觉得讲得真是清晰。
然后呢,可以看一些外国教材。刚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有困惑,觉得外国的书能适应我大天朝的股市吗?慢慢的发现,原来很多高手们都是能从里面汲取很多的。毕竟人家股市走在前头,很多经验我们正在经历,而那句话说的,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人性都是相通的,股市里的道理也是相通的。
外国的教材很多了,像股票作手回忆录这种,很多高手的枕边读物,据说常看常新,不过这种要依托自己的段位去领悟,新手可以翻一翻,但别期待从里面找到什么秘籍(道理就像,给你一本武功心法,你段位不够也参不透)。
我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海龟交易法则”,对我的交易系统有比较深的影响,也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投资心理,也可以看一看。
更多的,“专业投机原理”,“笑傲股市”,还有日本的蜡烛图之类的,作为经典,都可以读一读先,先不要限定自己是价值派还是技术派,别人用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东西,对你有些触动,总不为过。
对了,国内还有一本“告别幻觉总想成熟”,也是实战派写的,比那些吹派写的要深刻很多,也可以找来看看。
讲到这里,要声明一点,这些书,基本是在理念上帮助你认识股市,虽然他们也介绍技术(例如蜡烛图或者什么趋势图),但是你想在这里学到技术来直接操盘,不是这样的,不要觉得读了几本经典就可以上战场了。
另外,在这里赠送一句价值一个赞的多年体会:
炒股理念比炒股技术更重要!这句话,是我学炒股花了好些年才慢慢懂的。刚开始,看到一些高手这么说,觉得说得太玄乎了,心里有些抵触,NND,炒股不学技术,靠颜值操作啊?但是,后来慢慢知道,如果你的整体理念和交易系统没搭建好,比如你的仓位管理有漏洞,或者你的持盈止损有问题,技术是一个让你迅速输钱的方法。
就像前天有网友给我留言开玩笑,说有些人2019年也都看好猪肉行情,结果满仓了雏鹰农牧(退市)。那么,为什么不能学会分仓管理风险?这是技术面完全没有关系的。严谨的操作,会限制单个行业、个股的集中度,而且现在踩到黑天鹅的风险比以前高那么多,这是基本要有的风控理念。
三、善用一些基本的学习渠道
第一个学习工具是知乎雪球这些平台,很多有良知靠谱的内容,看一看总能学到点东西的。
第二个,百度搜索,简单的工具就是最实用的,比如,什么是macd?不懂,百度一下,基本的阐述很多。常识性的东西,用搜索工具去学习。
第三,一些基本的资讯网站,有空翻一翻,增进一下对市场的感觉。这个呢,不用多,否则眼花缭乱的,其实都大同小异,很多新闻也是重复的,例如东方财富网?同花顺?和讯?雪球?淘股吧?
这种网站信息、观点都很纷杂。你主要做的还是了解一些基本事件、事实,比如,证监会出台了个什么政策,这总得知道吧。至于说,这个政策是利好利空,这块就先不要随便听股评了,利好出来高开低走的很多,直接闷杀的也很多,所谓利好出尽。你的买卖,不应该依靠这些消息做决定。
第四,跟几个大哥。这里不是说进群跟大哥操作,跟大哥买卖死得快。是说,可以找几个风格和自己的性格比较能够契合的大v,系统的看看别人的操作思路,而不是跟着买卖。相信我,靠谱的大v现在也不会带着你买票的,因为政策不允许。
什么样的大v比较靠谱呢?比如你喜欢分析行业和价值的,公众号有大V叫一叶孤城、林奇的,如果是喜欢趋势的,趋势交易的奶爸等,这些口碑都不错(声明不是托,要不就推自己公号了)。找一找,现在有良知,想长久做的大v还是很多的,你跟踪一段时间从言行大概能先确定靠不靠谱,再学习。远离那些急着薅羊毛的,想法子找粉丝套现的,荐股的,股品见人品。

四、建立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
虽然每个人的操作系统构成要素不同,但总体上,总离不开几个核心要素:
1、买点。
有人喜欢抄底,有人喜欢箱体突破,有人喜欢macd底背离后买入,有的人买点是大盘信号,有人则是个股信号,诸如种种。这就是买点,是市场给你发出了买入的信号。
关键是,你必须有坚持有明确的买点信号来开仓,而不是每天看到大盘一根大阳线就跟着杀进去。
什么买点规则都没有,天天在那里买进卖出,是拿钱进股市做表演,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候。
2、模式。
选择做价值投资的人,可以不理解打板的逻辑;而打板的人,可以认为价值投资效率低下。
实际上,条条道路通罗马,做价值投资的人能赚到大波段,做短线投机的同样有高手天天数钱。
2019年的东方通信,擅长短线的可以high上天。做价值投资的,2019年就落寞了吗?也不会。守住贵州茅台的,这一大波涨幅,同样可以笑看风云。所以,要清楚自己买股票的模式。不能手里做着短线的票,却翻一堆财务报表,从里面找到一二三四条持股的理由,这逻辑就混乱了。
3、仓位。
当你确定了买点,选出了股票,那么,买多少?一把梭哈还是分散投资?一把重仓对了,那种感觉爽爆了。但是遇到黑天鹅的话,关灯哭着吃面吧。
以金力永磁2019年的表现为例,不久前还是一个超级强势股票,某天就突然开始了连续无量跌停,如果你满仓了这个股票,元气大伤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你经常爬大v的帖子,这句话应该不陌生:仓位是衡量职业选手的关键。
仓位有多重要?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每轮牛市来临,新韭菜常常比职业选手赚钱还生猛。但是牛市结束时,能活下来的韭菜却没几个。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倒金字塔加仓——前面所有努力,在最后几把就被暴跌梭哈了。

4、止损与持盈
信号发出,按照某种模式,买入一定仓位的股票。这才是交易完成成的一半。剩下的,是止损和持盈。
“买——持——卖”才是一个完整的交易链条,持股这个环节经常被忽略。
首先,要有止损的概念。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以成本价来计算,顶一个亏损先,例如亏损-10%,就砍仓;可以用均线,跌破了就出;可以以大盘为标准,macd风险信号到了就先卖出;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后面详细再说。现在先确定一点,要有止损规则,而不是随机买卖。
不止损,可以死得很惨烈。
以2019年的st飞马为例,圆圈内尚有止损出局的机会,后面是漫长的一字跌停,整体跌幅高达80%。
持盈,同样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规则。
多数时候,经常有这种两难的犹豫,例如股票已经有了20%收益,然后进入一个小的整理平台,你不知道方向回怎样。卖了,可能卖飞了。不卖,到手的利润可能一个大阴线就回撤一半。
察大自己的经验是,这种时候,减掉一半仓位,如果再上攻,能够享受到厚利;如果回撤,也保住了较大利润。
五、小资金试水交学费
看了那么多,忍得很辛苦了,那就小资金的来试水吧,然后从中慢慢修正、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
这里呢,多提醒几点:
1、经验是不能平移的,所以学费一定得自己交才能起作用。就像上面插入链接里告诉过你,带头大哥曾经把一千万亏没了,风控很重要。别人的一千万学费,你听了,心里也不见得有多少感觉。一定是自己真金白银交了学费,关过灯吃过面,你才会知道纪律与执行力的重要性。
2、交几年学费,也很正常。老话说,没有经历过一次牛熊市,不言会炒股。这算是给新手打气了,连续一段时间亏钱,不要气馁,都是必经之路。所以,这里说要小资金先试水,不伤元气。
3、更危险的是,如果有段时间,学习了些技术或理念,再可能运气好做对几把能够盈利了,一定不要膨胀!继续试,别一下子把钱都加进去了,然后连亏几把。这是很多韭菜死掉的大杀器。
4、海龟交易法则里的一条,我觉得对新手尤其重要,就是要回测你的操作系统,用足够的周期操作来验证你的这种方法是否有赢率。回测有几个要点:样本足够多、样本随机。比如,你回测时间是半年,和回测三年五年,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5、最后,经常打印你的交割单来复盘。找找自己的问题。人在炒股时都容易夸大成就,选择性遗忘失败,这是人性。当你把交割单完整打出来,你会发现,实际上你沾沾自喜的几次成功,并没有么多盈利嘛。然后,怎么亏损次数这么多?手续费这么多?
这时候,你需要严肃一点,好好找找自己操作上的问题了。是不是总是高吸低抛?是不是总是频繁交易?是不是冲动买股?是不是某次跟大哥炒亏了一把大的。
总之,作为新手小白,要努力变专业,千万别一激动就想梭哈:

卧槽,无情!

不然面临的很有可能就是第二种情况,就目前的市场而言,我大致给目前的交易者分为4类;
第一类:无定式无逻辑,大约70%的交易者处于这个阶段,交易者人群,第一种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交易,凭感觉,或者听别人的,这种通常是无认知水平造成的,通常是初学者或者不想学习的业务交易者。第二种,一直在亏损,企图寻找交易圣杯,一旦模式不行立马换,这类交易者,通常是思维性格造成的。
第二类:有定式无逻辑,目前20%-30%处于这个阶段,这类交易者,一般是通过学习,理解了模式的重要性,同时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的局限性,知道了10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其中有一半的人,能够做到满足模型就做,不满足就等。
第三类:有定式有逻辑,大约1%的人处于这个阶段,但是根据不同人进化路线不同,掌握的资金不同,他们模型和逻辑思维是不同,掌握理论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些人都能赚属于自己规则类的钱。比如巴菲特我认为就是这类,他赚了很多钱,但是都是基于自己逻辑和熟悉模型规则投资。赚自己舒适圈的钱。
第四类:无定式有逻辑,大约1%的人处于这阶段通过自己对市场行为的逻辑判断,在上升,下跌都买,不在乎架构框架,这类交易者一般天赋比较好,但是也因为成长环境不同,不同资金水平,知识水平差异也有不同,比如索罗斯,几次外汇狙击战都是利用大势,四两拨千斤(有兴趣粉丝可以去看看温铁军教授的书,他有详细描述)。也可以是我们A股少数大游资利用题材,情绪引导市场走向,撬动主力资金,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通过上面四类交易者,有逻辑的交易者,通常都走得比较远,但是投资者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交易模型,因为交易模型是时间的产物,是市场揭示出了某种已经发生,它是结果,比如我经常说的强边界运动,或其他三角形整理,某种形态,如搓揉线,金叉死叉等等。

都是结果,已经发生的,完全依赖市场模型交易,通常都是滞后的。 综上,那么何为逻辑交易呢?在我看来就是现实和理想的潜在期望。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期,而我们的交易,只对逻辑负责,如果逻辑不变则持有,变化了就随之改变!举例说明一下。
前期有这一个消息,食盐能防治某种传染,于是大家纷纷抢购,食盐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大涨,因为价格的上涨,囤货商就会拿出储备抛售。消耗先知先觉的需求,价格开始回落。但是有两种情况。
1、如果消息被证实了,有效,后知后觉的人就会开始去买入。因为具有更多抢购和更少供给,上涨会是更加凌厉的。直到买方因为价格高,而减少需求量,这个时候就会在高位变成一个动态平衡区间。那什么时候会价格回落呢?就是等出现其他竞品和制造量上来的时候,迫切度变少的时候,价格就会回落到之前的初始位置。
2、如果被证伪,需求立马变成之前硬性需求,紧迫降到最低,就会有一个无买方真空区,价格就会呈现跳空式下跌。 通过这个市场小案例,我们会发现股票同样如此。 比如某股票忽然出现异动,连续拉出2板或者三板,这种情况,要么是行业利好,要么是公司利好,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出现抢购高潮。
经过几天大涨,储备的筹码(散户储备),开始松动,纷纷开始获利了结,满足先知资金的需求,价格开始回落。如果这个利好有实质性的预期,那么就会大的资金持续跟进,上涨幅度就会成倍的,如果这个利好概念性是虚的,那么往往后期上涨就会乏力。

在网上写文章以来,我接触了数以万计的交易者,能真正做到稳定盈利的可能我一双手都数得过来。
但是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这些人都有统一的特质,聊起天来也非常愉快,基本上对交易的看法和认知都是一致的,我总结了几个点,分享给你们。
第一,交易技术都到位。
在专业知识这块,我们沟通非常顺畅。比如我问他们的交易策略盈利情况如何,他们不会给我一个短期的结果,而是会告诉我:
自己的交易系统主要做哪几个品种,做哪类行情,每年的交易频率多少次,订单持仓最长的时间周期是多少,遇到衰败周期最多连错多少次,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
而且非常雷同的一点,大家对盈利的预期并没有很高,首先关注的都是风险问题,特别是交易策略衰败期的最差表现,因为这非常考验交易系统的细节处理,以及仓位管理的技术。
另外那些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更不在话下,对技术指标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对基本面的理解,都不会有什么差错。
第二,自我认知强,交易心态稳。
我们这些真正能做到稳定盈利的交易者,没有一个觉得自己特别牛的。相反,都觉得自己在庞大的市场面前,渺小得一塌糊涂。
我们知道自己为了能在交易中挣口饭吃,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赚钱,而不是为了交易做得爽。我们的需求也很简单,拿到自己能拿到的利润就够,绝不贪多。
也知道自己人性中的缺点,知道自己的不完美,虽然面对自己的缺点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绝不逃避。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看不对行情,也不是找不准进场点,而是在实战操作过程中,因为一个小小的波动,就方寸大乱,打破了原有的交易计划,导致满盘皆输。
事后看着行情跟自己的预想的一致,看着做错的账户,难受得要死,恨自己不争气,管不住自己的手。

有一些建议给到大家吧。
交易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交易结果,而你的交易技术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交易心态。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举个例子。
当你对你的交易策略做过大量的复盘,知道你的策略每一个细节,也知道最大的风险值,你在交易的时候就稳得住,不会慌,交易盈利的可能性就高。
就像你准备一个考试,题海战术做到位,考试的时候你就不会慌。即使可能遇到10%的题不会,但90%做到位,你也是能考过的,这是同样的道理。
还有,仓位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的交易心态。我是建议大家一开始小仓位地做,当确定你的交易策略在一个长周期可以执行无误,盈利可行之后,再慢慢往上加仓位。
所谓的什么交易信心,交易信仰,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打磨出来的,没有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经验堆砌出来的。
也有很多失败过的交易者跟我诉苦,说觉得自己很痛苦,过去的这段时间一事无成,还亏损了好多钱。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失败并不是一件绝对错误的事情,踩坑也是给市场交学费,这世界上不管你走任何一条路,都没有轻松又赚钱的坦途。
如果你的交易已经出现过很多次失败,你就必须得做错误的总结了,不能让过去的失误没有意义。
我建议每个交易者都做自己的交易记录,并且做错误的总结,定期梳理交易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个个地改正。
这也像打游戏一样,路上会遇到很多关卡,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难度。想把游戏打通关,你就得不停地去发现困难,克服困难,等到最后通关了,你会发现你对整场游戏看得很清晰,那些困难也不过尔尔。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和行为。不管任何行业,只要你沉得住气,勇于面对自己,改正自己,大概率都不会做得太差,交易同理。

第三,交易的三观正。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奇怪,怎么交易中还有三观之说?
佛家说相由心生,交易的三观就是我们对交易的理解,是交易的哲学。
就像你在人生中的三观,如果你的三观正,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善良的性格,宽阔的心胸,工作生活都努力认真,那么大概率你过得不会太差。
在交易中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对行情走势有正确的认知,对回报周期有合理的预期,对回报率也有正确的态度,那么我们的交易结果也不会太差。
我发现我在跟这些做到稳定盈利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无一例外地聊到了“盈亏同源”。
我们讲究交易的概率,讲究交易的一致性,还讲究严格的资金管理。我们可以做到错误了就止损,正确了就拿住利润,最终通过成功率和盈亏比的平衡,逐步地积累利润。
一步登天的想法离我们好远好远了。
之前我一直有在推荐一本书,叫《澄明之境》,也是我最喜欢的将交易心理学的一本书。它的作者是一名成功的交易者,也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交易哲学有很深入的解读,如果你们感兴趣,也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最后我用稻盛和夫关于高手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话题吧:“各行各业所谓的名人、高手,他们在达到这个境界之前,无不踏实努力、孜孜以求。”
祝大家交易顺利!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7581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