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的定义是基于时间周期的,同一段走势在不同时间周期下会有不同的意义。特定周期下的K线和均线是阅读走势最好的坐标。本篇说明一下均线的选择依据。
一、均线的选择
均线是n个K线收盘价的平均值。日线图中常用的MA5即5根日K线收盘价的平均值。取平均数是为了屏蔽突变,以更恰当的描述价格运动。最合适的均线选择就是实际的交易时间。
年交易日数: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半年交易日数:250天÷2=125天
季交易日数:250天÷4季=62.5天
月交易日数:250天÷12月=20.83天
周交易日数:20.83÷4=5.2天
为了维持与实际交易时间的匹配,对时间取整后,最普遍的均线设置就是5、20、60、120、250
这样,MA5的含义就是一周均价,MA20就是一月均价。
也有很多人选择斐波那契数列设置均线,基本依据是其数列相邻项的比值越来越趋近黄金分割率。而黄金分割被认为是价格运行的重要节点,最可能发生转折。在易心看来,这种认知是经验主义的,从定义走势的坐标和实际交易节奏的角度出发,以交易的自然时间周期定义均线更为合理。
二、均线的实战意义
价格穿越均线的含义:当价格穿越均线时,因触及了该均线周期的平均成本,必然会在此处引发相对激烈的多空争夺,解套的要跑,看好的踊跃承接,通常成交量都是放大的,也就产生了支撑与压力。如果穿越成功,亏损的新开仓会在沿穿越方向不远处触发止损,其反手力量会进一步强化穿越的有效性,将价格推至更远。所以,通常把双阳上5或双阴破5作为多空起手的关键点。
短周期均线穿越长周期均线的含义:当MA5金叉MA20时,意味着当前的一周均价超过了一月均价。对比一下,价格上穿MA5是当下时点的价格超越了周均价,其引发的多空争夺激烈程度显然要远小于MA5金叉MA20,穿越成功后的推升效应也会差很多。所以,相较于价格穿越均线,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金叉、死叉之后更不容易反向回穿。

上图中,K线反复穿越MA5,但MA5带量金叉MA20后,始终维持在MA20之上,形成了一笔稳定的拉升。
总结一下:
价格上穿MA5是买多起手点和回补点,MA5金叉MA20是买多加仓点,
价格下穿MA5是多单减仓点,MA5死叉MA20是多单清仓点。
其中要注意两个关键点:
- 量价配合:穿越时成交量和持仓量同步放大
- 确认有效穿越:在穿越均线的K线之后,再等一根K线不反向回穿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2876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