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精解2学好成交量不当接盘侠

咱们来分析一下问题,放量就是买方多,但为什么买方多,却会下跌呢?首先,我们知道放量是指什么?放量一定是个相对值,它也一定是在一个区间内,比如说在近几个月或者近几周这样一个区间内,当前的成交量明显高于这个区间内的平均水平,这样才叫做放量。下跌又是什么呢?根据供需关系去讲,下跌就意味着供过于求,也就是卖方要多于买方。放量下跌,就是把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了,买方购买意愿非常强烈,所以买方要比平日里多,但卖方意愿更强烈,卖方比买方还要多,这并不矛盾。

我们在行情中经常会看到高位放量下跌,暂时不考虑暴雷或者消息面的问题,只从技术分析角度去说的话,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力派发,派发给谁啊?当然是接盘侠了,之所以能称这些人为接盘侠,不就是因为这些人受到主力一步一步地勾引和蛊惑,吸引他们在高位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意愿吗?第二种则是主力震仓,比如一些行情上涨到中段了,需要让一些人下车了,不然后面再上涨,抛压会很大,主力需要轻装上阵,这时主力就会制造较大的抛盘假象,那些浮盈的筹码也就跟着被清洗出去了,随着行情下跌,一些等待回调的投资者终于有了上车的机会,而且主力在低位自己也得再接回来那些相对便宜的筹码,说白了,这仍旧是买方意愿在起作用。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主力之间的倒手,主力不一定是从头吃到尾的,他们之间有时也会形成一种接续关系,比如说主力A吃掉前面2/3的利润,主力B去吃最后那1/3的利润,在行情走到一定程度时,主力A会把筹码转卖给主力B,之后的行情由主力B去主导了。我说的这个只是举例,真实情况可能还有其他变化,但这一方面的操作,很多人也有所耳闻,但咱们不去考虑这个东西,因为那些操作根本没办法通过分析去得出,而且我相信随着监管政策越来越完善,这些问题会越来越少,所以咱先把这方面的抛开,只从技术上去看。

成交量精解2学好成交量不当接盘侠

如上图所示,箭头所指这一天的就是高位放量下跌,在区间统计面板上,画红框处我们能看到,其中的超大单和大单一般是主力所谓,而中小散户由于资金体量小,所以他们的行为都表现在中单和小单上。而超大单和大单的净量或净额相加,正好等于中单和小单的净量或净额之和。也就是说,在这个位置上主力把筹码派发给了接盘的散户。

我在之前也说过了,在A股中,不能做空,融资融券虽然可以做空,但那个体量还不足以影响整个行情,所以买方是决定了成交量的大小主要力量。又因为成交量=买量=卖量,所以在这一句话中,我们完全可以用买量来替代成交量,这样就能读通顺了。

Ok,借着这个问题,我们再延伸到今天要讲的内容上,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说一下。

先做一个假设,市场中有100个投资者,他们都有相同多的钱,也都会买入和卖出相同多的股票数量,现在有一支股票当前价格为10元,这100人之中,对于这支股票有70个人看多,有30个人看空,于是这70个人都买进了该股,30个人选择观望。由于大量的买进,股价上涨到了20元,此时70个股票持有者中,有40个人由多转空,认为后市会下跌,因此卖出股票。而当初选择观望的30个人,却由空转多,认为后市还会上涨,因此选择买入股票,在此时,40个人要卖出,却只有30个人要买入,供过于求,所以价格下跌了。

从这个假设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股价一直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供需关系又是由看多和看空的比例而决定的,那么股价的每一次变动,实际上都是由看多看空人数或者说资金数的重新组合而决定的,所以成交量反应出的就是多空分歧的状况。

如果在某一个区间,成交量很大,那只能说明,在这个区间内,多空分歧较大,比如100个人里有50个持币者看多而买入,有50个持股者看空而卖出;如果成交量较小,说明分歧较小或者是根本不关心,比如100个人里面只有10个人看多,10个人看空,而剩下的80个人根本不关心或观望而没有任何动作。从这个角度去看,一只股票的成交量大小,又能反映出这只股票对于投资者的吸引程度,当股票吸引到更多的人看好后市时,就会投入资金买入股票,引起股价上涨;反之,如果看空后市,则会卖出股票,引起股价下跌。但无论涨跌,这都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一致看多和一致看空的情况。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那涨停和跌停怎么算呢?那不就是一致看多或看空的结果吗?Ok,咱们先来说说股价是怎么来的吧,对于一笔成交来说,任何一个买入者,都必然要对应的一个卖出者,所以才有了刚才的那个公式:成交量=买量=卖量。在盘中,股票的价格就是通过这一买一卖的不断成交而不断变化的。我们就拿一字涨停来举例,比如昨天某只股票的价格为10元,今天开盘时至少得有一个卖出者要以11元的价格挂卖单,而同时也至少得有一个买入者以11元的价格挂买单,通过撮合,他们成交了,成交价为11元,于是当前的价格由原来的10元,立即变为11元。随后可能出现很多11元的买单和卖单,但全天时间里,买单的数量始终都比卖单要多,这样到了收盘时,就会确定为是一字涨停板的K线。

从上面,我们就能明白了,任何的价格都是由成交确定的,也就是说任何的价格都是多空分歧的结果。如果这一天全是11元的买单,却一个卖单都没有,这应该叫一致看多吧?但全天成交量为0的话,价格还是10元,不会有任何的变化。所以,涨停只是看多者远多于看空者,买单远多于卖单,以至于推高价格至当天的涨停价,已经无法再升高,当然跌停也是同样道理。这样一来,理论上讲也就不存所谓的一致了,只能说是占比较高的绝大多数而已。不过如果去表述的话,还是可以称之为一致看多,毕竟口头表述中的“一致”没有那么严格,所以也没必要这么苛刻。

成交量精解2学好成交量不当接盘侠

如上图所示,该股票当日为一字涨停板,当日成交量为83735手,也就是说,持股的投资者中,挂单卖出了83735手股票,同时也有83735手的买单通过撮合成功交易。而右上角的在价格右侧的1214174手封单,实际上就是当日买单比卖单高出的部分,由于卖单不足,这部分买单没有办法成交,但它们却牢牢的支撑住了股价,只有当这些买单被撤销或者出现了比这个更多的卖单时,涨停板才会破开,股价才有可能下跌。

那么现在咱们来总结一下,研究和分析成交量,到底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1、研究成交量,可以判断股票对于投资者或者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吸引力越强,而越多人参与,变数越多,也就是看多看空的态度转变的频率越高,那么未来价格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就可能越高。

成交量精解2学好成交量不当接盘侠

如上图所示,幅图中画圆圈的位置都属于成交量相对较小的位置,对应的股价波动较平稳,而成交放大时,对应的股价向上波动变大,这也是为什么A股中,经常会出现量增价升、量减价跌的原因,实际上这还是因为A股不能做空,所以主要由买方的力量决定成交量导致的。但我们暂且不考虑方向性,只去看行情整体的波动性,你也会发现,随着成交量整体上升,对应的股价波动幅度就会升高。

2、研究成交量,可以判断出股价的压力和支撑区域,当价格在某个区间内,成交量放大时,说明在这个区域内的多空分歧变大,那么股价就会在这个区间内产生短期的停滞,而多空最终会有一方会胜利,表现在股价运行中,就是突破或反转。比如在相对低位区域多方胜利,股价就是得到了支撑,而开始反弹,如果是空方胜利,则是跌破支撑,继续下行。在相对高位区域也是一样,多方胜利,是股价突破压力,继续上行,空方胜利则是股价被压制,回落调整。

成交量精解2学好成交量不当接盘侠

如上图所示,图中圈中的三处均为股价运行到60日均线处时,受到其压制,在此多空分歧出现,对应的成交量明显高于平时,显然图中为空方胜利,所以股价回落。可见成交量的放大,不仅可以展现出压力位和支撑位所在的位置,还可以作为突破或反转方向的确认。

3、根据股价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可以判断股价运行的趋势运行力度。向上走的,更倾向于上升,向下走的,则更倾向于下跌。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惯性,当股价想要突破某个压力时,必须要有更大的多方力量来打破原本相持的多空局势,如果多方胜利,就会乘势掩杀空方,造成空方溃不成军。

我们依旧以60日均线为例,任何一只股票在一年之中,真正能与60日均线相交的情况,至少也有一次,但至多不过2-3次,在我们讲均线时,我也曾提到过,60日均线是中长期的多空分界线,在60日均线上方逢低就要做多,而在其下方逢高就要卖出,就是因为趋势并不容易形成,而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结束,股价在与60日均线交汇的区域,天然的就会使成交量放大,这种多空分歧最终的结果就是会使大多数人形成统一战线,从而带动趋势的发展。那么向上的,自然也就更倾向于持续向上,向下的,则会更倾向于持续向下,直到它们再次遇到一个新的成交密集区,才会重新再去抉择后面的方向选择。

4、可以观察不同价格区间成交量的相对变化,从而判断整体趋势的延续性,股价越高,能够吸引的人和敢参与的人就会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金额上看效果更好。比如贵州茅台,如此高的股价,即便是很多人想去参与,往往也无力参与。而这第四点又能回向证明第一点,参与的人越少,往往稳定性越高。参与的人越多,稳定性越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热门股票波动率和换手率很高的缘故。

这一篇文章,我们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要研究成交量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和分析成交量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同时也是为了展示成交量在哪一方面最有优势。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技术指标的侧重点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推测趋势方向和在趋势运行中的变化,而成交量的侧重点则在于确定方向选择的区域和对于趋势形成的确认。说白了,成交量更多的是管的趋势开始和结束的事,而其他指标一般更多的是管趋势运行当中的事。

所以,每当我在讲其他技术指标的文章评论中,看到有人在强调量价的重要性时,我都觉得它们说的是正确的废话。而且这句话,逐渐成为了一些自命清高之人,用来装点门面的口头语。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人里有多少人真的知道成交量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去研究过其他技术指标的?我敢说一个都没有,但凡都研究过的,一定会心存敬畏,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任何的指标,包括成交量,都不完美,但却都是知识的结晶,不论是数学、统计学、行为学、心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等等,都是在一代一代的人发挥其聪明才智去弥补旧的不足,但也创造了新的不足,然后又会有后人继续补足,所有的指标都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人的贡献,而不是拿着自己半吊子的知识水平轻易去否定,你这么牛逼,你咋不上天呢?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726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8 日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8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