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自下而上指的就是从历史数据中找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进行赚钱,比较典型的就是量化黑箱策略,其中有些逻辑可能无法解释清楚,但是实盘就是能赚钱。
自上而下,就是指先从一条确定性的逻辑出发,然后根据这个逻辑构建自己的策略。比较典型的就是基本面策略,首先人们认为价格一定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我们只需要在价格低估的时候买入,高估的时候卖出就行了。
显然,如果我们要从底层逻辑出发构建策略,肯定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就好像罗辑通过两大基本公理和两大重要概念推导出了“黑暗森林”法则,从而避免了三体人的攻击。
两大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两大重要概念:
1、猜疑链:双方无法判断对方是否为善意文明。
2、技术爆炸: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
如果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那么首先要找到一条确定性的、无法被反驳的逻辑,也就是交易的第一性原理。
有人会说,交易中哪里存在确定性呢?交易都是不确定性的。
我也承认价格的走势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中不存在确定性。
我举几个确定性的例子:
1.价格跌了一定会涨,涨了一定会跌
2.期权必定到期
3.基差必定回归
4.价格必定会以趋势的形式发展
请问以上结论是不是确定性的呢?其实你只要用心发现,大部分的策略都是从以上逻辑推演出来的,叠加上交易员各自对于市场的不同理解,大家的细节处理不一样,造就了百花齐放的交易策略。
所有的策略都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逻辑基础,这个逻辑必须是不容反驳、不容质疑的,这就是你在市场上的立命之本。它能支撑着你走过交易中最黑暗的时光,带你走向黎明,也就是你的交易信仰。
说完以上这些,我想分别在三个市场,从底层逻辑出发,一步步推导出交易策略。注意,这只是一个策略,要想成为完整的系统,还需要完善很多细节,仅供参考。
要想找到股票市场的底层逻辑,你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掉表皮,然后直达本质。
让我们先抛掉宏观经济,财报,K线,技术指标,市盈率等等东西,这些都是洋葱皮,都是表象,用来混乱我们思维的。
我们首先要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股票什么?
以下结果来自百度: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购买股票就意味着成为了公司的一部分所有者(即股东),享有公司未来盈利的一部分。
敲黑板了。是先有的股票,才有的股票市场。在没有交易所之前,股票是一直存在的。
最早的股票是为了降低海上贸易的风险而发行的,当时荷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让投资者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从而筹集到了进行海上贸易所需的资金。随后,这种股票交易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股票市场。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也诞生于这个时期。
所以,股票最本质的意义是你作为出资方与公司一起承担经营风险,然后公司会给你一个凭证,等公司赚到钱之后,你拿这个凭证去领取你所对应的本金和分红。后来有人等不及兑现分红,想提前将凭证转让,才有的股票交易所。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条底层逻辑:股票的意义在于企业分红。
这条逻辑是不容反驳的。你作为出资方与企业共同承担经营风险,企业赚钱了给你分红,这是天经地义的。假如企业不分红,股票将没有存在的意义,股票市场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之所以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你手中的股票,也是奔着未来的分红去的。
那么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的股票策略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高股息策略。哪家公司的股价低且分红高,也就是股息率高,那就买入,等公司的股息率降低了就卖出,一直不断操作就行了。
具体的股息率高低怎么判断,怎么筛选公司,怎么进行风险处理,建议大家去雪球搜索一个叫“高股息之家”的四进三出交易法。
简单来说就是股息率大于4%的时候就买入,股息率低于3%的时候就卖出,非常简单易操作。
从逻辑上来说,这个策略是必胜的,因为一旦这个策略失效,那么股票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期货市场
还是一样,我们首先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会存在期货市场?
有一点毋庸置疑,期货市场设立的初衷肯定不是让你们去赌博的,是为实体企业服务的。
生产者为了规避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的风险需要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以锁定利润,消费者为了避免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风险,需要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以锁定成本。
期货市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大宗商品会受到天气、战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大幅度波动,导致实体企业无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甚至引发破产风险。所以他们需要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转移出去,这也就是期货交易所存在的意义。
举个例子,格力电器作为空调领域的老大,每年需要大量采购铜来生产空调。如果铜价格大幅度上涨,那么生产成本将提高,但是很多订单待交付,要么合同作废付违约金,要么利润缩水甚至亏本,不管怎样都会导致公司损失。
那么要是铜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呢?虽然公司的生产成本低了,看似利润高了,但是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也低了啊,竞争对手可以在市场上与你打价格战,毕竟作为挑战者,光脚不怕穿鞋的。而格力作为龙头老大,占据优势的是技术和品牌,价格并不具备优势,如果陷入价格战是非常被动的,要么看着对手蚕食自己的市场,要么被迫降价应战。但是价格降低之后,万一原材料再大涨起来,想涨价就难了。
所以,从实体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是不希望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大幅度波动的,最好是在一个很窄的价格区间横盘。但是我们前面说过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总是会被天气、战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条底层逻辑:大宗商品必定存在大幅度的价格波动。
这条逻辑是不容反驳的。因为如果大宗商品不存在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实体企业根本不需要套保,那么期货市场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实体企业为了将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转移出去,需要在期货市场建立套保单子,可以认为是在买保险,向市场支付保护费。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这部分风险承接过来,收他们这笔保护费。我们就是笃定大宗商品价格一定会大幅度波动,也就是形成趋势。
我们不需要判断价格到底是涨还是跌,我们只需要价格向上波动的时候我们就开多单,价格向下波动的时候我们就开空单,只要价格波动的幅度足够大,我们就赚钱,如果价格没有波动或者波动幅度很小,我们就亏钱。
所谓的趋势策略其实就是做多波动率,我们为实体企业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他们为风险支付溢价。至于怎么实现趋势策略,市面上的书已经有几千本了,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比特币/黄金
我为什么把这俩放一起呢?因为他俩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货币的替代物,他们是可以抵抗通胀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货币数量一定是不够的,适量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随着货币与黄金脱钩,没有哪国政府能忍住不开动印钞机,没有人愿意承受陷入通货紧缩的代价。
所以,我们得到一条底层逻辑:通货膨胀是一定会持续下去的,无法停止。这条逻辑是不容反驳的。
因为通货紧缩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生产力停滞,经济衰退,社会崩溃,那时候我们考虑的不是投资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所以我们对比特币和黄金的策略就是买入并且一直持有,出现下跌就加仓。对比一下比特币和黄金的走势,有没有觉察到什么呢?如果觉得比特币不合规,会有清零的风险,那么只做黄金就行了。
以上就是我从底层逻辑出发所构建出来的三个策略,这三个策略我称之为“乌龟策略”,就是底层逻辑坚实无比,一定是赚钱的策略,但是速度特别慢,效率也特别低,不适合想要一夜暴富的人。
这种策略注定无法像兔子一样一蹦一个台阶,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和时间做朋友,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但是,龟兔赛跑,最后是谁赢了来着?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9343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