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市场中的各种消息下消息举例

交易大厅里口口相传的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人选择在家里进行网上交易,上班的也是通过手机交易。在交易大厅里的这种传递假消息的方式,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在交易大厅里大部分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去交易大厅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和朋友聊天打牌,人气已经明显没有以前火爆。虽然目前已经不是主流方式,但也会有做盘者找一些人气还很高的交易大厅进行虚假信息的散布。这种方式有它的优点,就是通过口口相传,传播速度快,人们对消息的信任度高。

财经节目里的黑嘴

这些人是典型的被大资金收买的托儿,当然只是一部分,不代表所有的财经分析师,但普通散户很难分辨。他们经常做的就是配合大资金的操盘,在大资金建仓时,就多说一些利空的看法,让散户不要进场和大资金抢筹码。当大资金拉升股价时,则多说一些利好的看法,让散户帮助大资金抬轿。当大资金出货时,同样在对未来行情进行展望,上市公司还有多少题材,盈利能力多么好等等,总之就是让散户当接盘侠。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传播范围广,受众人群多。

QQ、微信等社交软件股票群里交流的信息

QQ、微信等社交软件目前已经成为散布假消息的主流方式,这种方式成本低,范围广,集中度高。比如QQ群,一个群可以到2000人,全国有多少个上千人的股票交流群大家可以在QQ上搜一下,太多太多了。大资金做盘项目中负责搞宣传的人,用不同的QQ号,不同的昵称进入不同的群,甚至自己建立群,因为一个做盘的过程少则1年2年,多则数年,十数年,所以自己建群,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最好的方式。

这里举一个例子,若干年前,一个股票群里,有一个平时非常活跃的人(甲),她经常会在群里推荐股票,而且说得还很准,后来不知是谁说甲是个私募里的一姐,很牛,这个消息就在群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群里有这么个牛人。后来,凡是她推荐的股票,大家都会跟踪,甚至有些人会跟着买,会有一定的盈利。有一天,她又推荐了一直股票,而且还介绍了一下技术面和基本面。第二天,群里突然有一个人(乙)站出来点名甲,说甲不应该把这些资料公开出来。这个乙的身份很快就公开了,说是那个私募的负责人,然后这个乙就以一种“反正说也说了”的心态,把那只股票的炒作题材在群里也公开说了,而且还说了目标价位要到多少多少。

当时该股的形态是什么样呢?一个大型的底部三角形形态已经形成,而且成功突破回抽确认。就在这个时候,在群里出现了上述的一幕。接下来可想而知,群里马上就有买的,也有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真上涨了,追着买的等等,眼看股价一路上涨,当股价距离之前的目标位还有一定距离时,该股进行了长时间的横盘整理,最后一个假突破,上涨结束,接下来是慢慢熊途。示意图如下

深入分析市场中的各种消息下消息举例

(某股消息配合股价示意图)

把上面这个图,结合群里甲和乙的所作所为,对照一下,看看他们用的是什么手法忽悠散户的?

各大网站证券板块中分析师、股评、高手等等发布的信息

门户网站的股票版块和专业的财经网站,他们都邀请了一些证券分析师发表文章,或者只要有分析师资格证的从业人员也都可以申请发表文章的权限,另外这些网站基本都有论坛或者博客,很多个人投资者也都可以免费申请用户,然后发表自己对行情或者个股的看法。这也是大资金进行营销,制造舆论的主要方式。

这里举例某博客的著名财经分析师某某,在下图的这一段走势中发布的“精彩”看法

深入分析市场中的各种消息下消息举例

(上证指数—-日线图)

上图是上证指数2014年牛市上涨后至今的熊市下跌走势,图中标注了4个蓝色框的位置。在这些位置,这位著名的财经分析师都曾信誓旦旦地说是底部,而且还列出了很多让人信服的理由。行情走到现在,我们回头来看,这些位置绝大部分都是错误的,只有第4次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后市还没有走完,所以只能是“可能”,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牛市的迹象。

我们再来看看他说1、2、3位置的时候,很多个股的走势是什么样子的。

深入分析市场中的各种消息下消息举例

(深振业A000006—-日线图)

深入分析市场中的各种消息下消息举例

(华邦健康002004—-日线图)

深入分析市场中的各种消息下消息举例

(神州泰岳300002—-日线图)

从上面3个股票案例中看到,对应上证指数前3个“底”位置的走势,都是大资金的出货位置。有朋友会说,这3个地方都出现上涨了,说底不是对着吗?那请思考,如果这个地方不出现反弹上涨,你会买吗?大资金怎么出货?大资金把手里的股票卖给谁?没错,现在看到的是有上涨,但如果放在当时,有多少人能在这个位置赚几个点成功脱身的?

股票软件F10资讯中的券商报告、分析师报告

股票软件中F10基本资料功能,相信绝大部分炒股票的人都会看,里面都是关于个股基本面资料的信息,其中有一个栏目,比如“公司动态”或者“新闻事件”这种类似的栏目,不同券商的股票分析软件中的名称有所不同。这个栏目里面都是各大财经网站或报纸、券商分析师的调研报告。

先不说这些报告的真假,先说说写这些报告的分析师或者评论员,他们每天都是有任务,有工作量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写报告,从行业或者上市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自己就展开想象和预测。当第一份报告出来后,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其它券商的分析师也发布了类似的报告,只是在未来的每股收益或者净利润上稍加修改。这就是券商的研究报告。整个报告充满了预测和想象,试想一下,这样的报告具有参考价值吗?能用来指导交易吗?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抄袭。这个不用多说什么,凡是看过这些报告的人,都有切身体会。

这里不能否认,券商或者其它的金融机构会真的去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但那是为人家的股票型基金服务的,这种调研的结果是不会公开的。

至于和大资金配合的假报告和上面所说的目的一样,这里就不重复了。

还是那句话,真东西在这个市场里不会公开,也没有人会公开,凡是公开的,那就是某些人想让其他人知道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6866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