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有个说法,量在价先,也就是说成交量比股价还重要。成交量在股市中,不仅可以反映出买卖数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成交量的变化看出多空双方的力量变化。成交量大表明多空双方分歧较大,成交量小表明多空双方分歧较小。
但是,单一研究成交量是没有意义的,要结合股价、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成交量的本质,就是多空双方的分歧。
成交量越大,多空双方的分歧也就越大。但是,成交量的大小取决于多空双方中力量小的那一方。比如在10元这个价位上有2000手多方,有1000手空方,最终成交量体现为1000手。

我们先看几种常见的情形,手机打字就不发图了。
1.无量涨停:多空双方分歧小,持有者(潜在的空方)不愿意卖出,多方占绝对优势。
2.上涨趋势中,成交量很温和,没有放量:空方不愿意卖出,多空分歧较小,未来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在股市中,股票的持有者是潜在的空方,而现金持有者是潜在的多方。因为你持有股票的话,你唯一能对股价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卖出,不管你看空还是看多。反之,现金持有者对股价产生影响的行为只有买入。
3.上涨趋势中,成交量急剧放大:随着价格抬升,多空分歧剧烈,越来越多的持有者在卖出股票。虽然多方暂时获胜,但也许股价只是强弩之末。
4.下跌趋势中,成交量萎缩:买方不足,而并不是卖方无力。多空分歧小,未来继续下跌可能性大。
5.下跌趋势的末期,出现放量:多空分歧加大,可能下跌趋势即将结束。
特别注意的是,下跌初期放量并不意味着将要上涨。
看成交量的时候,我们还要关注谁和谁发生了分歧?我们需要站在特立独行的机构一方,而不是随波逐流的散户那边。
要分辨谁和谁发生了分歧,最简单的就是看分歧发生的位置。
比如,在一轮下跌趋势的初期,此时成交量很大是坏事,因为墨守成规的大多是散户。
但如果下跌趋势已经形成,此时市场出现分歧,即成交量变大,大多是好事。因为心灰意冷的散户从来不会带领趋势的改变。
股谚有云:市场走坏时,地量是地狱;市场走好时,地量是天堂;市场震荡时,先缩到地量再放量是向好的信号。
成交量是买卖的重要辅助指标,人性在成交量的变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你准备介入某只股票的时候,此时该股票剧烈放量,可能代表着多空双方分歧巨大。我们可以等一等,等成交量缩小,多空对战有结果(股价选择方向)再顺势而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彻底看懂最简单的方式是,找几只股票,回看过去四五年的量价变化情况。
买盘+卖盘≠成交量
1、买盘和卖盘相加为何不等于成交量? 目前沪深交易所对买盘和卖盘的揭示,指的是买价最高前三位揭示和卖价最低前三位揭示,是即时的买盘揭示和卖盘揭示,其成交后纳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纳入成交量,因此,买盘与卖盘之和与成交量没有关系。怎样看出成交量中哪些是以买成交或哪些是以卖成交?这里有一个办法:在目前股票电脑分析系统中有“外盘”和“内盘”的揭示,以卖方成交的纳入“外盘”,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这样就可以区分成交量哪些以买方成交、哪些以卖方成交。
2、 外盘、内盘 在技术分析系统中经常有“外盘”、“内盘”出现。委托以卖方成交的纳入“外盘”,委托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外盘”和“内盘”相加为成交量。由于以 卖方成交的委托纳入外盘,如外盘很大意味着多数卖的价位都有人来接,显示买势强劲;而以买方成交的纳入内盘,如内盘过大,则意味着大多数的买入价都有人愿 卖,显示卖方力量较大。如内盘和外盘大体相近,则买卖力量相当。
成交量的表现形式
成交量缩量
成交量如果极度缩量, 有可能是大部分人都看涨,因此已经持有的人多数不愿意卖出 ,就导致成交量十分少。

也可能是大部分人都看跌,因此没有入场的人不愿意买入,就导致成交量十分少。

运用在中长线趋势中,可以理解为,缩量意味着趋势将延续,如果上涨中途出现持续缩量,则看涨后市,可买入, 如果下降趋势中出现持续缩量,则看跌后市,不予买入。
成交量放量
成交量放量意味着交投活跃,也就是买和卖的人都很多,这说明市场分歧较大,买盘和卖盘力量都不弱,这时候极可能出现趋势转变。
如图所示,K线经过一段下降趋势后,某日开始持续进行放量,趋势由此反转,改为上升趋势。

如图,K线本是上升趋势时,某日开始放出巨量,趋势再度反转,改为下降趋势。

不过投资者需谨记,成交量的放量,尤其是巨量,一般多是庄家在搞鬼,比如上图,就是庄家出货,如果没有卖家,买家无法交易,而 在高位突现巨量,一定是庄家卖出,投资者当仔细甄别。
温和放量

温和放量是指个股在持续低迷之后,成交量突然出现小幅增长,形态看上去像“山”一样的连续温和的放量形态,这种形态也称为“两堆”(后面我们还会介绍“推量”,不要搞混淆了),个股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说明市场后实力的资金在介入。如果在价格的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价格会随量上升,量缩时价格会适量调整,调整时间没有方法推测,但调整期过后,价格上涨会加快。所以并不是说一出现“温和放量”投资人就该立刻入场,而是应该在其调整幅度不低于放量前期低点的前提下入场。因为一旦调整低于建仓成本,市场的抛压过大,后市再度调整的可能性便很高。
缩量

缩量是指成交量萎缩,寥寥几笔。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内大部分人对价格后市看法是一致的。要么是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没有人买;要么看好后市,只有人买,没有人卖。缩量一般都发生在趋势中期,如果遇上缩量下跌应该坚决出具,等缩量到一定程度,开始出现放量上攻时,可以考虑入场。基本思路就是上涨缩量买进,价格上冲乏力又有巨量放出时立即卖出。
放量

放量一般发生在价格趋势的转折处,场内各方力量对后市看法分歧非常发,有人倾盘抛出,有人极力大笔吸筹。相对于缩量来看,放量水分比较多。若场内有人筹码充足,利用其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并不难。
突放巨量

成交量一直很稳定,突然某天成交异常活跃,成交柱显得异常突兀。对于这种成交量形态,我们要分三种情况分析。首先上涨过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说明多方力量消耗殆尽,后市持续上涨的难度较大;其次,若是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突放巨量”,可能是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价格继续走跌的可能性不高,反弹短线者,走起!第三,在价格一路下跌时突然放量上攻,视觉效果瞩目,但一般这类行情难以持续,不宜跟进,容易套牢。
堆量

连续几个交易日或者一段周期内,成交量呈现缓慢放大,价格也慢慢推高,成交量就像手机的信号格一般,说明主力有意拉高价格,故意把成交量做的非常漂亮。在价格底部出现堆量,堆得越漂亮,后市行情可能越好;但如果在价格高位出现这种情况,是主力大举出货的表现,主力都不玩了,你还想玩吗?
不规则性放大缩小

这种一般出现在有巨大放量之后,成交量逐步恢复平静。前提是分析前面放量的原因,如果市场本身没有突发利好,或者大盘企稳,价格基本一潭死水,可能是有人想出货吸引交易商注意力。
圆弧底量

成交量也会构成圆弧底,当成交量和价格同时呈现圆弧底时,说明场内有人吸筹布局即将完毕,后市出现上涨的概率高。
成交量看盘口诀:
一、无量跌停,继续跌停,直到大量才停
股票的第一个无量跌停,后市仍将继续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反弹或反转。

二、无量涨停,继续涨停,直到大量才停
同理,股票的第一个无量涨停,后市仍将继续涨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回档或反转。

三、放量有真假,要看重心向哪移
放量总是有原因的:在高价区有些主力往往对敲放量,常在一些价位上挂上大卖单,然后将其吃掉,以显示其魄力吸引市场跟风眼球,或是在某些关键点位挂上大笔买盘,以显示其护盘决心大,凡此种种现象皆为假,重心真实的升降即可辨别。若是在低位出现的对敲放量,说明机构在换庄或是在准备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择机跟进。

四、成交量股价W双谷底
在股价长期下跌后成交量形成谷底,股价出现反弹,但随后成交量却没有随价格的上涨而递增,股价上涨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时高于前期谷底,但出现第二谷底成交量明显低于第一谷底时,说明也没有下跌的动力,新的一波上涨又要起来,可以考虑买进。

五、有量无量,破位下跌出局
下跌的时候无论有量无量,只要形态(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破位,均要及时止赢止损出局。

六、有量无量,突破盘整跟进
同样,在底部向上盘整,只要形态(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向上突破,要注意跟进。

七、高位大阴大阳,头部形成
高价区一根长绿,若后两根大阳也不能吞没,表示天价成立,应及时清仓;高价区无论有无利好利空大阴大阳,只要出现巨量,就要警惕头部的形成。

八、天量无天价,头部形成
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次日股价收盘却无法创新高时,说明股价必定回档。

图解成交量6大买卖铁律
1、低位缩量整理
在股价长期下跌后成交量形成谷底,股价出现反弹,但随后成交量却没有随价格的上涨而递增,股价上涨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时高于前期谷底,但出现第二谷底成交量明显低于第一谷底时,说明也没有下跌的动力,新的一波上涨又要起来,可以考虑买进。

2、破位出局
下跌的时候无论有量无量,只要形态(移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破位,均要及时止赢止损出局。

3、高位清仓
高价区一根长黑,若后两根大阳也不能吞没,表示天价成立,应及时清仓;高价区无论有无利好利空大阴大阳,只要出现巨量,就要警惕头部的形成。

4、天量无天价
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次日股价收盘却无法创新高时,说明股价必定回档;同样,成交量量若创历史新低而价格不再下跌时,说明股价将要止跌回升。

5、低位量价齐升
在空头市场中,出现一波量价均能突破前一波高点的反弹时,往往表示空头市场的结束;在多头市场中,价创新高后若成交量量再创新高时,常常表示多头市场的结束,空头市场即将开始。

6、地量地价
上升趋势中出现的相对地量,股价回落至重要均线(5日,10日,30日)处,往往是极佳的短线买点。

成交量的陷阱规避:
1、成交金额(股市收市以后的总金额)除以总的交易次数,数值小预示着入市股民是散户。数值大预示有机构或大户在入市;
2、成交金额除以总股票数,数值小表示行情最近几天要下跌,因为大户都不肯入市;数值大预示机构和大户看涨行情;
3、成交金额除以的股票数量,如果每一股的平均价等于或接近于最高价,预示行情看涨,反之预示行情看跌。因为当天成交的大部分都在低价位,小部分在高价位;
4、成交和股价连续3天背道而驰,预示股价到底。
成交量选股法
一、震荡行情下的成交量选股形态“双凹洞量”

在三聚环保的走势图中,就形成了双凹洞量。具体就是:在底部构造过程中,5日均量线上穿40日均量线,成为凹洞量也叫成交量圆底。股价恢复上涨后,再次缩量回落,当再次出现凹洞量时,就是双凹洞量为底部结束标志。凹洞的水池越深,上涨力量越大。接下来我们在说一下量价选股法的两个技巧。
1:在下跌的时候无论是有量还是无量,只要形态破位了,就要进行及时的止赢止损出局,所谓的形态中包含有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等等。
2:在股价底部盘整的末端,股价波动幅度逐渐缩小,成交量萎缩到极点后出现量增,股价以中阳突破盘局,并站在10日均线之上;成交量持续放大股价续收阳线,以离开底价三天为原则;突破之后叠合的均线转为多头排列。此为最佳的短中线买入点,也是量价均线配合的完美样本。
二、最稳的成交量选股形态“轻松过头”
案例一:海泰发展

该股股价通过前期头部,而且成交量并没有放量,相对是比较轻松的!这其实就是一个轻松过头的现象,我们看该股在前期头部的时候,成交量呈现巨量!而在股价超越前期头部的时候,却没有放量,那就是轻松过头的现象!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此现象的特征!
前一个头部下方的成交量巨大,股价筑头后开始回档;回档完毕后成交量呈量芝麻点,股价再次上扬冲击前一头部;轻松冲过前一头部并没有明显的放量!
案例二:同仁堂

图中轻松过头是主力已经建仓完毕后的大部锁仓,至需要很少的资金就可以让股价冲过前头部了!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该股在过头之前,macd指标上穿零轴!那么对轻松过头有什么样的市场意义?总结如下!
由于庄家大规模建仓,使前一个头部下方的成交量巨大;当庄家完成建仓后已锁定大部分筹码,然后震仓洗筹,股价开始回档;当出现量芝麻点时,说明除庄家大量锁定的筹码外,在市场上的浮动筹码已经安定下来,即该抛的已抛了,不抛的暂时不抛了;这样为庄家未来创新高减轻了市场压力,所以不需要放量即可轻松过头。
案例三: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出了轻松过头现象,那么轻松过头出现之后,作为投资者应该怎么样进行操作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轻松过头的操作方法!
在前一头部下方成交巨大时跟进,在回档完毕后成交量呈现价量芝麻点时进行分析吸纳,当然最省时间的方法就是在轻松过头的那一瞬间进行迅速的买入!
三、长期下跌后的成交量选股形态“三竭量超”

首先,我们来看远望谷的实战图形。在上面的走势图中,笔者指出了四点,我们看到股价首处于下跌走势中,三根跳空的阴线,导致了股价的深度放量下跌,然后三次阳线上攻,而且量能一次比一次大,在第四天的时候出现了反弹受阻的现象,显然最佳的买点已经出现了,后面的强力反弹开始。
上图中三根阳线及其成交量的变化就是三竭量超。其实通过上面的实战案例,我们就可以总结,所谓的三竭量超,其实指的就是在下跌过程中,随着跌幅加大,量不断放大,三次阳线放量,一次比一次大,虽然暂时出现上攻受阻,但强烈反攻一触即发。
成交量应注意事项
1、任何进出,均以大盘为观察点,大盘不好时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涨股迷惑。
2、成交量萎缩后,新底点连续2天不再出现时,量的打底已可确认,可考虑介入。
3、量见底后,若又暴出巨量,此时要特别小心当日行情,一般情况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缩价涨,否则是反弹而已。
交易要剖析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去做,更重要的是自己潜意识当中对“正确的方法”有一种本能的强烈的“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省。而这种“自我剖析”很多时候是血淋淋的:当必须承认自己并不优秀、当自己必须承认自己是个平庸的人、当自己必须承认自己的操作与身边的散户的拙劣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同时,原来自信心存在的基础完全崩溃了,心痛的感觉毕生难忘。然而这种心痛所带来的好处是彻底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再抱着“我比别人优秀,所以我会成功”这样幼稚的想法、不再认为“自己可以为市场把脉”,而转向“一切随势而动,顺水行舟”。
亚当理论是我所有理念和操作的基础,也是我在探索阶段对市场认识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一切的精髓只有四个字:“顺势而为”,其实自己转了很大一个圈才发现经典理论的经典之处,可惜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曾忽略过、不屑过,而去寻找什么“制胜绝招”。但这似乎又是个无可奈何的现象,也只有当真正深刻理解市场之后也才能明白何为经典。
一些成功者总是在找到市场的解决办法后将其细化、复杂化、延伸化和理论化来加以包装,让后来者“云里雾里”,感觉似乎很高深,人为的造成了理解上的距离,这一点上克罗做的最好,大道至简。我的感觉是成功的操作方法虽然表面有很大差异,但实质却非常近似,只是我不太喜欢这种细化和理论化的包装,几句话可以说明的问题却要用一本书和诸多“不知所云”的术语去解释,当然原因大家都心里有数。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0294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