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之路,本是场学习之路,对每个人而言,失败几乎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市场上,你就得把自己的频率改变,去追随市场。很少人天生就是属于市场,所以要成功,你一定得改变!改变过去所有错误的观念与习性,并不断将正确的行为练习到成为你的习惯,情绪会让人追涨杀跌,所以得去控制它。人性不愿意让人轻易认赔实现损失,所以,你得习惯认赔的感觉,人性也不愿意让人将现有利润放弃拿来加码,所以,得克服此处短视近利的想法,在市场上做正确的事,几乎都会带来痛苦,人们的选择必定是远离痛苦,远离痛苦却也远离了成功,所以,也注定成功者一定是少数,反省也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此等于是自己承认过去的你是失败的,所以人们会不断犯同样的错误。
财富的积累是缓慢的艰辛的,失去却是容易的,也许就在一夜之间。“纸上的利润”一天不兑现,它就是虚拟的,就有蒸发的可能。要捂紧钱袋子,把资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忘记了,上市公司及机构券商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它呢!作为投资者个人,我们不能决定市场的走势,但是,却能决定自己的行为。宁可错过,不要做错。冬天时想到春天,夏天时别忘了冬天。未雨绸缪,才能应对随时到来的各种危机。
股票投资既复杂又简单。说它复杂,是因为股市的参与者众多,涉及的领域广泛,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谁能战胜它。股市浓缩人生,要想在这里成功,必须用心去悟,用钱去换,用时间去熬。说它简单,把握住自己,就能成功。当然,这种简单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简单,而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法到无法”的“大道至简”。
总之,一个人投资时,如果能将复杂的事弄得简单,同时,又长期地把简单的事做好,那么,他就有资格在这个市场待下去了。

市盈率低,股票就低估吗?
买小弟不买龙头的心态
前面说了两种


并且还说了不同心态的不同策略
今天要说的第三种心态:
龙头不一定永远是龙头
小弟也不一定一辈子是小弟
前面短线、中线都说了
那第三种心态自然就是长线了
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

道理也很简单:
如果你看好一个行业的未来
但不买这个行业的龙头

如果一个行业的成长空间还不错
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也不是很强
下面的小弟一个个也不弱

这种情况就可以挑挑小弟了
怎么挑前面讲过很多了
不过价值投资可不光看成长
别忘了格雷厄姆的初心——

所以买小弟的另一个理由就是
小弟被过分低估

放弃高估的龙头
选择过分低估的小弟
也是一种方法
但要提醒一下
你要知道它为啥被低估
如果是根上的问题,那就不叫低估
叫价值毁灭,买了只会更低
而且买入之后通常三年以上才见效
价值回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了!
我们通过三种心态说明龙头的重要性
以及要选小弟的话要注意什么
还顺便说了一下心态类型

如果你现在的心态不是你想要的
现在调整还来得及
最后附加一点,很多人觉得
龙头贵是因为市盈率高
从而去买那些市盈率低的小弟
理由是: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pe的高低要在同行业里看
不同行业市场给的市盈率不一样

其次,同行业内给公司的pe
跟成长有直接关系
高pe一般各方面都很优秀,成长也高

低pe就是哪里有些毛病,成长不咋地

所以不是低pe就便宜,就安全
举个例子,高pe的公司大跌
pe由50倍降到40倍,下降20%
那问题往往是增长不及预期
但还是增长的,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低pe的公司,pe由20下降到16
也下降了20%,虽然只下降了4倍
但面临的问题就不是增长不及预期了
往往是业绩负增长

一个pe下降但业绩还是增长的公司
和一个pe下降业绩也下降的公司
哪个更安全呢?
pe高绝对是有原因的
之前讲确定性的时候说过
那些竞争格局好,成长空间大
双成加持的龙头公司
pe就没低过
如果基本面没有改变
将来还会更高
你明白了吗!
龙头
股市里有句话,买股买龙头
为什么捏?
涨时它先涨,跌时它断后
不管长线短线都是这样
可能刚入市时看这句话
会觉得就是龙头自带的主角光环

涨的时候肯定是老大先吃肉
小弟们吃老大吃剩下的

跌的时候肯定小弟先上
为老大垫脚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能混成龙头的
本来就是牛逼的好公司
好公司跌的晚涨得早
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再后来,才知道
龙头自带的不是主角光环

如果一个公司业绩突然不错
那么人们对他的预期就会有所提高

但后来这个公司却没有达到预期
投资人们就会失望

几次下来就会得出一个结论:

一个业绩不稳定的公司
你买了他心里一定是忐忑的
只要有风吹草动

涨到一定程度也会选择抛掉

因为不确定,收益和风险哪个先来
你抛我也抛,股价也就见顶了
相反,一个业绩稳定的公司
心态肯定完全不一样
涨跌都持的住

所以每一轮下跌行情
都是从最不确定的公司跌起
跌得差不多了,才波及到龙头

下跌完了就要反弹
龙头先弹,后面的再跟上

而且小弟们涨到一定程度
之前被套解套之后,就开始集体抛售
上涨也就结束了
这就是为什么买股票要买龙头
龙头指的就是确定性强的公司
这种公司哪怕涨到了高位
已经不便宜了,也有继续涨的可能
而确定性低的公司,哪怕跌到很低了
已经贼便宜了,也不一定会上涨


筹码分布原理
筹码分布图示

红色的筹码为获利盘,蓝色为套牢盘,箭头指向的黑颜色线为目前市场所有持仓者的平均成本线,表明整个成本分布的重心。如股价在其之下,说明大部分人是亏损的。另一个专业词语和筹码相关的,散户也要知道一下,就是筹码乖离,它代表着获利盘与黄色线的平均成本线的乖离率,乖离率越小,说明获利的人越少。
筹码分布及计算原理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某公司有16股股票,这16股被3个不同的投资者持有。股东A曾在10元价位上买过3股,而后又在11元价位上买了6股;而股东B则在12元的持仓成本上买进了4股;股东C,在13元上买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把这3位股民的股票加起来,正好是16股。
如下图,我们就把股票换成像麻将牌一样的筹码,在图左是从10元一直到14元的5个价位,然后我们把这些筹码按照当时股东们买它的成本堆放到它相应的价位上,于是就形成了图中的样子: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只股票在11元价位上,投资者的筹码比较重一些,12元至10元次之,13元以上筹码量就不多了。此外,除了上面所说的股东A、B、C以外,曾经还有一位投资者D,在9元左右买过这只股票,后来又以11元转卖给了股东A,于是D提出了一个问题,“ 9元钱的历史交易怎么没有在这张筹码分布图上得到反映?”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讲清楚,大家注意到图上的筹码总共只有16股,而这只股票的流通盘也是16股,筹码分布只去表现这一天所有在册股东的建仓成本,由于D已经卖掉了自己的股票,所以他的筹码在筹码分布上就看不见了。这是筹码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反映一只股票的全体投资者在全部流通盘上的建仓成本和持仓量,它所表明的是盘面上最真实的仓位状况。
随着交易的继续,筹码会在投资者之间进行流动,因而筹码分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假定随后发生了一个交易:股东B把他的12元价位建仓的4股股票卖掉了3股,成交价是14元,由股东D承接,于是筹码分布就成为了图下的样子:

主力筹码有什么特点?
从博弈的角度来,在漫长熬人的持股阶段中,散户投资者通常无法做到“获利不抛,解套不卖,横盘洗不掉”,如果做到获利不抛、解套不卖、横盘洗不掉,那么这些筹码基本上是主力的筹码。
1、 获利不抛的筹码
一支股票若上涨20%至30%,散户通常会抛售获利,而从庄家控盘筹码角度上看,他还没有获利,更不用说将筹码顺利派发出去,所以不太可能卖出筹码。相反,当股价从高位下跌到下方筹码密集峰时,将出现强劲的反弹,这是因为这时股价触及了主力的持仓成本,主力需再向上拉出空间以便派发筹码。


2、解套不卖的筹码
再来看解套盘,散户的普遍持股心理是“获利时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则异常平静”。大熊市中,证券营业部基本是人去楼空,别说是买卖股票,散户们连看盘都懒得看。而当股价见底反弹,投资者接近解套的状态,股市便重新活跃起来。当股价回到前期套牢区附近,大都会引发比较大的成交量,说明这些早期被套的投资者一旦解套,便纷纷选择了离场观望。对于主力资金来讲,获利才是目的,他绝对不会仅仅因为解套而卖出布局时吸纳的筹码。


3、横盘洗不掉的筹码
当大盘处于弱市的时候,个股普遍都跟随大盘下跌而下跌。此时一些有实力的主力,当由于大盘下跌而造成股价下跌危及到他们仓位的时候,他们则逆市维持股价在成本区内强势横盘。他们这样运作的目的是在弱市行情中护盘,等到强市行情的时候再启动,通常这支股票不涨也不跌,只是横盘,它很难引起市场投资者的注意。


筹码分布买入法
第一形态:上峰消失,在低位形成了新单峰秘籍,见底企稳
形成上峰筹码多是前一波拉升的收尾阶段,主力不断将低位筹码抛售,而散户看见股价疯涨,就会在高位急红了眼,不断买入主力抛出的筹码,从而实现低位筹码上移到高位。低位没有筹码的个股,一旦开始下跌之后,下方是没有支撑的,很容易出现漫长的下跌行情,所以投资者要尽量规避这类筹码高位集中并且连续放量然后缩量的个股,除了新股次新股比较例外,因为游资及机构喜欢轮番炒作。


股价处于下跌趋势中,若上方密集峰没有被消耗掉, 然后在低位形成新的单峰密集,这样形态出现的时候,说明不会有新的行情出现。当上方密集峰被消耗完全,上方无套牢盘的时候,说明主力已经把上方套牢筹码在低位买进建仓,下方形成新的单峰密集的时候才表示股价将止跌企稳,主力蓄势即将开启新的一轮拉升,最后也是高位再次出货,如此循环。
注意:股价下跌的时候必须是缩量的。
当股价开始向上突破单峰密集的时候,就是投资者买进时机。
第二形态:放量突破低位单峰密集
股价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横盘整理,移动成本分布在低位同时筹码峰形成了单峰密集形态,随后股价突破单峰密集,并且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说明个股将开启一轮上涨行情。
当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大胆买进个股,为第一买点。当股价站上筹码密集峰后,不久将出现回调,伴随着缩量,成功回踩筹码峰后出现的第一个阳线时就是买进时机,此为买点2。

第三形态:突破后的回踩筹码平台
当庄家低位吸筹完毕后,放量突破平台线。突破后并没有急于上涨,而是采取缩量回踩平台线的方式,以试探筹码的稳定性,回踩的幅度一般在筹码密集峰的上沿或筹码密集峰中轴处是比较正常的。如果一个股放量突破平台线之后,可在回踩不跌破密集峰上沿或中轴止跌时买入。

首先股价在横盘半年之久后,低位筹码已经十分集中,随后股价一举突破箱体上方压力,随后回踩确认开启主升浪,主力资金和主力控盘度都持续增加,显示主力对于低位筹码的控制非常之好,再加上股价是比较低的,那这样的股票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大牛股的“雏形”。
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才是能够使我们的资金在投机市场稳步增长的交易信念呢?答案当然会因人而异,作为一个职业炒手,我的回答是:放弃自己的任何信念,追随市场的信念;放弃自己的任何个人意志,追随市场的意志;放弃任何理论、概念和技巧,根据市场现实的状况厘定分阶段的交易战略、交易策略并据此交易。
追随市场的信念;根据市场现实的状况厘定分阶段的交易战略、交易策略并据此交易。就如我们开车,一切都是根据路况和即时的交通状况而定,很少有主观的成见或先验的理论;
又如水的行为方式,或潺潺小溪,或水滴石穿,或宁静湖泊,或奔腾江河,或辽阔大海,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形而选择,都安详,都自在。
亚当斯密说:“当我们身处某种范式时,就很难想象任何其他范式”,禅宗六祖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
而对于市场交易,如果想要追求稳步的资金增长,我的体会是:放弃一切主观的成见或希冀,不想自己想要的,保持心灵和思维的弹性,
透过市场语言了解市场的状况和市场的结构,倾听市场所需要的,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使之与市场的内在结构相融合,
如果整个过程中出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放弃问题而不试图强求解决问题,如此,金钱的利益将不是唯一的报酬。
初入市场者,难免眩目于市场纷纭变化的数据和信息,历练数年后,又会困惑于庞杂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流派。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相似的操作经历和困惑后,人们仍孜孜于各种方法的学习,热衷于追逐市场的每一次可能赢利。
这一半是由于赢利可能性的驱动和诱惑,一半则是人类探索的天性和追求完美的本能使然。
当然,这无疑多少会有一些收益。但是,“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却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
这是因为,正如人类不能探寻出世界的所有奥妙,对应于市,我们注定了不可能捕捉到市场的每一个赢利。
那么,是否我们是要陷入不可知论而停止对市场的探索呢?是否对市场我们就一定毫无作为呢?
显然不是。因为,人是有灵性的。我的思考是:“简化,简化,再简化”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好办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0293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