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靠着这几个信号,抓过不少涨停股,也帮身边朋友避开过不少坑。今天就把我实战总结的“涨停前3大信号”,结合真实案例讲清楚,都是大白话,新手也能看懂。但先声明:股市没有100%的规律,这些信号是提高判断准确率的参考,不是让你盲目跟风,最后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决定。

第一个信号:“量价齐升”+“缩量回调”,主力在“悄悄吸筹”
很多人以为涨停股都是突然放量暴涨,其实不是。真正要涨停的股,前一天往往会先“缩量回调”,就像跑步前先蹲一下,攒足力气再冲刺。
我去年碰到的一只消费股就是典型。那时候这只股已经连着3天小涨,每天成交量比前一天多一点,这是“量价齐升”,说明有资金在慢慢买。第四天突然跌了2个点,但奇怪的是,成交量比前一天少了一半,这就是“缩量回调”——如果是散户在卖,跌的时候成交量肯定会放大,缩量说明没多少人愿意卖,筹码都被主力攥在手里了。
我当时犹豫要不要买,毕竟当天是跌的。晚上翻了下它的财报,业绩没问题,而且最近消费板块有政策支持,就试着买了5000股。结果第二天一开盘,它就慢慢往上走,10点半左右突然放量,直接封死涨停,我那5000股一天就赚了3000多。
后来我跟老股民聊起这事,他说这就是主力的“吸筹套路”:先慢慢买,让股价小涨,吸引散户注意;然后故意跌一点,吓走那些不坚定的散户,因为跌的时候没多少人卖,主力不用花太多钱就能接住筹码;等筹码吸够了,第二天直接拉涨停,不给散户上车的机会。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缩量回调”都是好事。我之前踩过一个坑:有只科技股,前一天也是缩量跌2个点,我以为是机会,赶紧买了,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之后连着跌了一周。后来才发现,那只股虽然缩量,但之前已经涨了50%,而且财报里净利润是下降的,属于“高位缩量回调”,主力其实是在偷偷出货,我把“出货”当成了“吸筹”。
所以判断这个信号,要记住两个前提:
1. 回调前,股价已经有10%-20%的小涨,而且是慢慢涨的,不是突然暴涨;
2. 回调时,成交量要比前一天少至少30%,同时股价不能跌破关键支撑位(比如最近10天的平均价)。
如果这两个前提都满足,那“缩量回调”大概率是主力在吸筹,第二天上涨的概率就高很多。
第二个信号:“尾盘异动”+“均线支撑”,主力在“试盘”
我有个朋友小林,去年靠“尾盘异动”抓了一只医药股的涨停,至今还跟我炫耀。那只股当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横盘,涨跌不超过1个点,成交量也很平淡,结果下午2点50分的时候,突然有一笔大买单把股价拉了2个点,最后5分钟一直维持在这个位置,收盘时成交量比前一天多了20%——这就是“尾盘异动”。
小林当时注意到,这只股的股价一直在5日均线(最近5天的平均价)上方运行,就算横盘的时候,也没跌破过5日均线,这就是“均线支撑”。他觉得这不是散户能做到的,肯定是主力在试盘:看看尾盘拉涨的时候,有没有人愿意卖,如果卖的人少,说明筹码稳定,第二天就好拉涨停。
他当天尾盘买了3000股,第二天开盘后,这只股果然继续上涨,11点左右就封了涨停,他赚了近2000块。
但“尾盘异动”也有陷阱。我之前碰到过一只股,下午2点58分突然拉涨3个点,我以为是机会,赶紧追进去,结果收盘后出了个利空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4个点,我亏了1000多块才割肉。后来才知道,那种“尾盘急拉”又没有均线支撑的股,很多是主力在“诱多”——故意拉尾盘让散户以为要涨,然后第二天趁机出货。
所以看“尾盘异动”,一定要结合“均线支撑”:
– 最好是股价在5日均线、10日均线之上,而且这两条均线是向上走的,说明趋势是好的;
– 尾盘拉涨的幅度不要太大,1%-2个点最好,如果突然拉涨3个点以上,就要小心是诱多;
– 尾盘的成交量不能突然放大太多,比如比前一天多50%以上,那样很可能是主力在一次性出货。
小林后来总结了一句话:“尾盘慢慢涨,均线撑着走,这样的异动才靠谱;尾盘急拉涨,均线跟不上,大概率是陷阱。”这句话我觉得特别对,新手可以记下来。
第三个信号:“板块联动”+“龙头效应”,跟着“风口”走
去年新能源板块爆发的时候,我抓过一只光伏股的涨停,靠的就是“板块联动”和“龙头效应”。那时候新能源板块每天都有几只股涨停,板块指数(整个新能源板块的平均涨幅)连续3天上涨,这就是“板块联动”——说明这个板块是当前的风口,资金都在往这个板块流。
我选的那只光伏股,虽然不是板块里涨得最多的,但它跟随着板块龙头走:龙头涨的时候,它也涨;龙头横盘的时候,它也横盘,而且涨幅一直是龙头的70%-80%,这就是“龙头效应”。我知道,在风口板块里,龙头涨了,跟风股大概率也会涨,甚至可能补涨涨停。
那只股前一天跟着龙头涨了3个点,成交量也跟着放大,我觉得它第二天很可能补涨,就买了4000股。结果第二天新能源板块继续走强,龙头直接涨停,这只股也跟着拉涨,下午2点左右封了涨停,我赚了近2400块。
但很多新手容易犯一个错:看见板块涨了,就随便找一只板块里的股买,结果板块涨了,自己买的股却不涨,甚至跌了。我之前就犯过这个错,新能源板块涨的时候,我买了一只业绩亏损的光伏股,结果板块涨了5%,这只股只涨了1%,还不如不买。
后来我才明白,“板块联动”里也要挑股:
1. 优先选业绩好的股,至少最近一季度净利润是增长的,这样的股在板块上涨时,资金更愿意买;
2. 选股价在低位的股,比如比最近半年的高点低20%以上,这样的股补涨的空间大;
3. 不要选板块里涨得最多的股,除非你能确定它是龙头,不然涨太多了容易回调,选涨幅中等、跟着龙头走的股,风险更小。
老股民常说“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但我觉得应该是“风口来了,选对猪才能飞”。板块联动是风口,但只有选到有龙头效应、业绩支撑的股,才能跟着吃到涨停的肉。
最后:3个提醒,比信号更重要
讲完这3个信号,我必须再给新手3个提醒,这些都是我炒股10年踩坑总结的经验,比信号本身更重要。
第一个提醒:不要只看一个信号就买。去年有个新手跟我说,他看到一只股有“缩量回调”的信号,就买了,结果亏了。我问他有没有看均线支撑和业绩,他说没看。其实一只股要涨停,往往是多个信号同时出现的,比如既有“缩量回调”,又有“均线支撑”,还有“板块联动”,这样的股涨停的概率才高。如果只看一个信号,很容易掉进陷阱。
第二个提醒:设置止损位,别贪也别慌。我炒股前5年,就是因为不设止损,赚了不想卖,亏了不敢割,最后套了很多钱。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买股的时候,就想好如果跌了3个点,就割肉止损;如果涨了5个点以上,就先卖一半,锁定一部分利润。这样就算判断错了,也不会亏太多;判断对了,也能吃到一部分肉。老杨常说“炒股先保本金,再求赚钱”,这句话我现在深以为然。
第三个提醒:不要满仓,留好备用金。很多新手一看到信号,就把所有钱都投进去,结果股价一跌,就没资金补仓,只能眼睁睁看着套牢。我现在炒股,最多只用50%的资金买股,剩下的50%留着当备用金:如果股价跌了,而且信号还在,就补一点仓,降低成本;如果没信号了,就等着,不盲目补仓。这样不管市场怎么变,手里都有主动权。
炒股10年,我从一开始的“靠运气赚钱”,到后来的“靠信号判断”,最大的感受是:股市里没有“稳赚不赔”的方法,也没有“百分百涨停”的信号,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观察和总结,提高判断的准确率,减少踩坑的概率。
老杨说过一句话:“涨停股就像千里马,信号就是千里马的脚印,你能看懂脚印,才能找到千里马;但就算找到千里马,也要会骑,不然还是会摔下来。”这句话我觉得特别形象——信号是帮你找到可能涨停的股,但最后能不能赚钱,还要看你会不会控制风险、会不会止盈止损。
如果你是新手,建议先拿小资金试试,不要一开始就投很多钱。把这3个信号记下来,在看盘的时候慢慢验证,等熟悉了,再慢慢加大资金。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79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