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先搞懂:啥是“搓揉线”?为啥主力拉升前要搞这一套?
刚炒股时,我总觉得K线图里的“一阳一阴”“一阴一阳”都是随机的,后来才懂,像“搓揉线”这种特殊K线,全是主力故意画出来的,目的就是“洗盘”——把胆小的散户吓走,自己偷偷吸筹,为后续拉升做准备。
1. 搓揉线的“真面目”:长得像“洗衣服搓揉”,其实是主力的“障眼法”
简单说,搓揉线就是“两根相邻的K线,一根是带长上影线的阳线或阴线,另一根是带长下影线的阴线或阳线”,看起来就像用手搓揉衣服一样,一上一下。
比如2023年我买的阳光电源,在涨到80块前,出现了“一根带长上影线的阳线(当天冲高到75块又回落),第二天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阴线(当天跌到70块又反弹)”,这就是典型的搓揉线。当时我差点被吓走,后来才知道,主力就是故意冲高回落、再探底反弹,把怕跌的散户洗出去。
2. 主力为啥要画“搓揉线”?3个目的太狠了
主力搞“搓揉线”洗盘,不是闲得慌,而是有3个狠目的,我也是后来跟一位私募朋友聊天才懂的:
– 目的1:洗走“短线散户” :短线散户就怕“冲高回落”“探底下跌”,看到长上影线就觉得“要见顶”,看到长下影线就觉得“要破位”,一慌就卖,主力正好接盘。
– 目的2:测试“支撑和压力” :冲高到某个价位(长上影线的顶端),看有没有人卖;探底到某个价位(长下影线的底端),看有没有人买,这样就能知道后续拉升的“阻力大不大”。
– 目的3:偷偷“吸筹” :散户卖的时候,主力在下面接;散户不敢买的时候,主力偷偷买,等吸够筹码,就开始拉升,让卖了的散户拍大腿。
2022年我买的宁德时代,在400块前出现搓揉线,当时我卖了,后来才知道,主力就是用这招吸了20亿筹码,然后直接拉到600块,我少赚了2万,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二、关键:怎么分辨“真搓揉线”和“假搓揉线”?3个识别标准,别再被骗
很多人以为“只要有长上影线和长下影线,就是搓揉线”,其实不是。我之前就把“假搓揉线”当成真的,结果亏了1.5万。后来总结出3个识别标准,只有全满足,才是“主力要拉升的真搓揉线”。
标准1:位置要对——必须在“低位或中位”,高位的大概率是假的
主力只会在“还没怎么涨的低位”或“涨了一半的中位”画真搓揉线,目的是洗盘后拉升;如果在“涨了很多的高位”出现搓揉线,大概率是“主力要出货”,比如2021年的某白酒股,在2600块(高位)出现搓揉线,后来直接跌到1500块,我当时差点买,幸亏没下手。
怎么判断高低位?记住2个简单方法:
– 看“股价涨幅”:从最近的低点涨了不到50%,是低位;涨了50%-100%,是中位;涨了100%以上,是高位。
– 看“均线”:股价在5月均线和10月均线上方,且均线向上,是低位或中位;股价远离均线,是高位。
实战案例:2023年中科曙光(真搓揉线)
2023年5月,中科曙光从30块涨到45块(涨幅50%,中位),出现搓揉线:第一天长上影阳线(冲高48块回落),第二天长下影阴线(探底43块反弹)。当时股价在5月均线上方,均线向上,符合“中位+均线向上”,是真搓揉线。我没卖,后来股价涨到60块,赚了1.5万。
标准2:成交量要对——洗盘时“缩量”,不是“放量”
主力洗盘时,不会大量卖股票,所以成交量会“缩量”(比前几天的成交量少);如果出现搓揉线时“放量”(比前几天多很多),大概率是主力在出货,是假搓揉线。
2022年我买的某半导体股,在60块出现搓揉线,当时成交量比前几天多了3倍,我没注意,还以为是真搓揉线,结果后来跌到40块,亏了1.5万。现在才懂,放量的搓揉线,就是主力在“边洗边卖”,根本不是要拉升。
实战案例:2024年韦尔股份(真搓揉线)
2024年3月,韦尔股份在50块出现搓揉线,第一天成交量8000万股,第二天7500万股,比前几天的1亿股缩量,符合“缩量洗盘”。我当时加仓了1000股,后来股价涨到70块,赚了2万。
标准3:后续走势要对——3天内股价“回到搓揉线高点以上”
真搓揉线是主力洗盘,所以洗盘后不会让股价跌太多,一般3天内就会“回到搓揉线的高点以上”(比如搓揉线第一天冲高到50块,3天内股价会回到50块以上);如果3天内没回去,反而跌破搓揉线的低点,就是假搓揉线。
2023年我买的某消费股,在30块出现搓揉线,结果3天内股价跌到28块(跌破搓揉线低点29块),我赶紧卖了,后来跌到25块,避开了5000块的亏损。
实战案例:2024年比亚迪(真搓揉线)
2024年4月,比亚迪在250块出现搓揉线,第一天冲高260块,第二天探底245块。第三天股价就回到260块以上,第四天涨到270块,符合“3天内回高点”。我当时没卖,后来涨到300块,赚了3万。
三、实战:遇到“真搓揉线”该怎么办?3个操作步骤,捂住等暴涨
很多人遇到真搓揉线,要么“吓着卖了”,要么“不敢加仓”,白白错过机会。我现在遇到真搓揉线,会按这3个步骤操作,既能稳住心态,又能赚更多。
步骤1:先看“自己的持仓成本”,成本低就“捂住不动”
如果你的持仓成本比搓揉线的低点还低(比如搓揉线低点20块,你的成本18块),就别慌,捂住不动。主力洗盘不会洗到自己的成本以下,只要你成本低,就不怕跌。
2023年我买的阳光电源,成本60块,后来在70块出现搓揉线,低点68块,我的成本比低点还低,就没卖。后来股价涨到100块,赚了4万。如果当时慌着卖,就少赚了3万。
步骤2:成本高或没持仓?“回调到搓揉线低点”再买
如果你的成本跟搓揉线低点差不多(比如低点20块,你的成本19.5块),或者还没持仓,别追高,等股价回调到搓揉线低点附近再买,这样安全垫更厚。
2024年我没买宁德时代,后来它在450块出现搓揉线,低点430块。我等股价回调到435块时买了100股,花了4.35万,后来涨到500块,赚了6500块。如果当时追高买在450块,就少赚了1500块。
步骤3:设置“止损位”,万一错了也别亏太多
虽然真搓揉线大概率会拉升,但也有意外(比如公司出利空)。所以一定要设置“止损位”——把止损位设在“搓揉线低点以下3%”(比如搓揉线低点20块,止损位19.4块),如果跌破止损位,就赶紧卖,别硬扛。
2024年我买的某新能源股,在30块出现搓揉线,低点28块,我设了止损位27.16块。后来公司出了“产能不及预期”的利空,股价跌到27块,跌破止损位,我赶紧卖了,只亏了3000块,要是没设止损,可能会亏更多。
四、避坑:这3种“假搓揉线”,再像也别碰!我吃过亏
不是所有“一上一下”的K线都是真搓揉线,这3种假搓揉线,我之前都碰过,亏了不少钱,现在看到就躲。
1. 高位放量的搓揉线——主力出货,别接盘
如果股价已经涨了100%以上(高位),而且出现搓揉线时成交量放量,就是主力在“边洗边出货”,比如2021年的某医疗股,从50块涨到150块(涨幅200%),出现放量搓揉线,后来跌到80块,我当时买了,亏了2万。
记住:高位放量搓揉线,就像“主力在山顶喊你接盘”,再贪也别碰。
2. 跌破重要均线的搓揉线——趋势坏了,赶紧卖
如果搓揉线出现后,股价跌破了5月均线或10月均线(而且均线开始向下),说明趋势坏了,不是洗盘,是真跌。2022年我买的某科技股,在40块出现搓揉线,后来跌破5月均线38块,我没卖,结果跌到30块,亏了1.8万。
趋势比什么都重要,均线向下的搓揉线,再怎么像真的,也别留。
3. 公司有利空的搓揉线——基本面坏了,别抱希望
如果公司出了利空(比如业绩亏损、高管减持),这时候出现的搓揉线,大概率是“主力借利空出货”,不是洗盘。2023年某软件股出了“业绩亏损”的利空,同时出现搓揉线,我当时以为是洗盘,没卖,结果跌到10块,亏了1.2万。
基本面是股价的根基,根基坏了,再好看的K线也没用。
五、总结:遇到“搓揉线”,别当“韭菜”被洗走!记住这3句话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3句话,记住了,再也不会被主力的搓揉线洗下车:
1. 低位缩量搓揉线,捂住别慌等拉升 :只要在低位、成交量缩量,大概率是主力洗盘,别卖,等涨。
2. 高位放量搓揉线,赶紧卖了别回头 :高位放量是出货,别贪,卖了就别再买。
3. 3天内回高点是真,跌破低点是假 :3天内股价回到搓揉线高点以上,就留;跌破低点,就走。
我刚开始炒股时,总被搓揉线骗,亏了不少钱;后来摸透了主力的套路,才发现搓揉线其实是“送钱信号”——只要分辨对了,就能跟着主力喝口汤。这几年靠搓揉线,我从5万本金滚到42万,虽然不是每次都赚,但胜率能到70%以上,比瞎买强多了。
当然,没有任何方法能100%赚钱。2024年我也遇到过一次假搓揉线,亏了3000块,但因为设了止损,没伤筋动骨,后来靠其他真搓揉线的股票很快赚回来了。
股市里,主力永远在“找韭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别当韭菜”,学会分辨主力的套路,跟着主力的节奏走。希望我们都能靠自己的判断,在股市里赚到钱,而不是被主力洗来洗去,当“韭菜”割。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73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