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刚入股市没几年,靠着运气在牛市里赚了点钱,就觉得自己是“股神”附体,加了几倍杠杆all in了一只当时风头正劲的小票。结果股灾说来就来,连续的跌停板让我根本来不及反应,等我想割肉的时候,已经被券商强制平仓,账户里从几十万变成了负数。
走出券商营业部的那一刻,天是灰的,我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了一下午,脑子里反复问自己:“我该怎么活?”
一、爆仓后的“至暗时刻”,我把自己关了三天
爆仓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我没敢告诉家里人,每天照样按时出门,其实是去公园的长椅上坐着发呆。夜里经常失眠,一闭眼就是账户里的数字在跳,心脏跟着一阵阵抽痛。
有天我在小区楼下的面馆吃面,听到旁边桌的人在聊股市,说“那个谁谁谁加杠杆爆仓了,听说现在人都找不到了”。我端着面的手瞬间就抖了,面条洒了一地,狼狈地跑回了家。
那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这么多年攒的、借的、赚的钱亏光的经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我甚至想过,是不是就这么算了……
但第二天早上,我看着镜子里胡子拉碴的自己,突然问了一句:“你就这点出息?”
二、从“赌徒”到“学生”,我用三年爬回正轨
我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垮掉。
第一步,先把债还了。 爆仓后我欠了券商不少钱,我把家里的车卖了,又跟朋友借了点,先把窟窿填上。那时候每天睁开眼想的就是怎么赚钱还债,送过外卖,跑过滴滴,最累的时候一天只睡四个小时,但心里反而踏实了——至少我在为“活着”努力。
第二步,重新认识股市。 还完债后,我没急着再进场,而是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补课”。我把市面上能找到的炒股书籍都读了一遍,从《日本蜡烛图技术》到《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做了整整三大本笔记。我还跑到图书馆,把近十年的财经报纸都翻了个遍,研究每一次牛熊转换的逻辑。
第三步,用“模拟盘”练手。 我开了个模拟账户,按照自己总结的“低杠杆、分散持仓、严格止损”原则去操作。一开始也经常亏,但我会把每一次操作都记录下来,分析为什么买、为什么卖、哪里错了。就这样练了两年,模拟盘的收益稳定在年化15%左右,我才敢用小资金实盘。
印象特别深的是2018年的一次操作,当时我选了一只基本面不错的消费股,建仓后就遇到大盘回调,最多的时候浮亏10%。要是以前的我,早就慌了神,但那次我拿着公司的财报看了又看,觉得逻辑没变,就咬牙拿着。后来这只股票不仅涨回来了,还带我赚了不少。
三、给所有股民的“保命”建议,这都是我拿真金白银换来的
现在我不敢说自己多厉害,但至少能在市场里“活着”,还能赚点小钱。回头看看,爆仓虽然让我亏了钱,但也把我从“赌徒”的迷梦里打醒了,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1. 永远别碰杠杆,尤其是你控制不了的时候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杠杆一夜暴富,也见过太多人因为杠杆一夜归零。股市里的钱是赚不完的,但能亏完。如果你不是职业交易员,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就别碰杠杆,老老实实赚认知范围内的钱。
2. 别信“内幕”,别追“热点”,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爆仓那次我就是信了所谓的“内幕消息”,觉得自己有关系能提前布局。结果呢?消息是假的,接盘的是自己。现在我只做自己能看懂的股票,比如消费、医药这些刚需行业,买之前一定要把公司的财报、行业竞争格局研究透,宁愿错过也不做错。
3. 学会止损,更要学会“止盈”
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拿着就会涨回来”,结果越套越深。现在我给自己定了规矩:单笔亏损超过5%就止损,盈利超过20%就止盈一半。听起来很简单,但能严格执行的人真不多。
4. 股市之外,你得有“第二收入”
经历过爆仓我才明白,把所有鸡蛋放在股市这个篮子里有多危险。现在我除了炒股,还搞了点副业,接点财经类的文案,虽然赚得不多,但能让我在股市波动的时候心里不慌。
四、写在最后:活着,才有翻盘的可能
前阵子同学聚会,有人问我:“你后悔吗?”
我想了想说:“后悔当初的贪婪,但不后悔那段经历。”
爆仓让我失去了很多,但也让我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对市场的敬畏,对风险的认知,还有对“活着”的执念。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亏损,甚至是爆仓的边缘,别放弃。市场永远有机会,只要你还活着,就有翻盘的可能。但记住,在那之前,先学会怎么“活着”走出困境。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92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