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A股里做短线的人不少,但真正能“活下来”的没几个。今天就把老胡的经历,还有我这些年观察到的短线“活命法则”,原原本本讲给你们听。别觉得短线刺激就一头扎进去,先搞清楚怎么“活着”,才能谈赚钱。
我见过最“疯”的短线客:把命赌进去,最后输得底朝天

先讲个真事儿,我前同事小马,当年也是短线“痴迷者”。他在公司是做销售的,脑子灵活,觉得炒短线就像“做销售冲业绩”,得快准狠。
小马最“疯”的时候,账户里就剩五万块,他居然全仓买了一只当天涨停的小票,理由是“明天肯定还能涨”。结果第二天开盘就跌停,他不甘心,又借钱补仓,想着“摊低成本”,结果这只股票连续三个跌停,他不仅亏光了本金,还欠了十几万外债。
更要命的是,他为了回本,开始在网上找各种“短线秘籍”,被人骗去买所谓的“内部消息”,又亏了好几万。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准备结婚的钱拿出来还债,婚也差点没结成。
后来我碰到小马,他已经不在原来的公司了,说起炒股的事儿,他叹了口气:“那时候眼里只有‘赚钱’,根本没想过‘活命’。短线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你不先想着怎么不被刀伤到,光顾着跳舞,早晚得把自己玩死。”
老胡后来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做短线的人,十个里有九个是‘赌徒心态’,觉得自己能猜对涨跌,却忘了股市里‘黑天鹅’比‘大黑马’多,你把所有钱都押上去,一旦遇到意外,就啥都没了。”
就像小马的经历,短线不是“赌大小”,你得先保证自己“输得起”,再去想怎么赢,否则就算偶尔赚几次,一次大的亏损就能把你打回原形。
老胡的“10条命”:短线不是靠技术,是靠这几个“保命习惯”
老胡说他现在做短线,给自己定了“10条命”的规矩,其实就是10个“保命习惯”。今天把这些习惯分享出来,不管你做不做短线,都值得看看:
第一条:“账户里永远留够‘3个月生活费’,绝不动用。”
老胡说,这是他吃过亏后总结的第一条。以前他炒股,把所有闲钱都投进去,结果遇到行情不好,想吃饭都成问题,只能到处借钱。现在他不管账户里有多少钱,都会先留出够自己和家人3个月生活的钱,而且这笔钱绝对不动。
“短线波动大,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亏,留着这笔钱,就算亏了,也能安心吃饭,不至于慌了神乱操作。”老胡说,“人一慌,操作就变形,越变形越亏,最后就恶性循环了。”
第二条:“单只股票仓位绝不超过3成,最多同时买3只。”
老胡刚开始做短线,也是满仓干一只股票,觉得“集中兵力才能赚大钱”,结果吃了大亏。现在他严格规定,单只股票仓位最多3成,而且同时买的股票不超过3只。
“短线讲究‘分散风险’,你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一翻,全没了;放在三个篮子里,就算一个翻了,另外两个还有机会。”老胡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他买了三只短线股,其中一只亏了5%,但另外两只分别赚了8%和10%,整体还是赚的。
“仓位控制好了,就算遇到亏损,也只是‘皮外伤’,不至于伤筋动骨。”
第三条:“亏5%就跑,赚10%也跑,别贪。”
老胡有个“5%和10%”的规矩:买一只短线股,只要亏损达到5%,不管后面有没有机会,坚决卖掉;如果盈利达到10%,也坚决卖掉,绝不贪多。
“短线的利润都是‘快钱’,你想着多赚点,很可能把赚到的又吐回去。”老胡说,“有次他买的一只科技股,赚了8%的时候没卖,想着再等等,结果第二天就跌了,不仅利润没了,还小亏了一点,从那以后,他就严格执行这个规矩。”
“亏5%跑,是为了防止亏损扩大;赚10%跑,是为了锁住利润。短线做的是‘概率’,不是‘奇迹’,守住概率,才能长久。”
第四条:“收盘后花1小时复盘,开盘前花10分钟计划,盘中绝不临时决策。”
老胡现在每天收盘后,都会花1小时复盘,看看当天买的股票为什么涨为什么跌,有没有符合自己的预期;开盘前,再花10分钟,把当天要操作的股票计划好,比如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买。但盘中的时候,他基本不看盘,更不临时做决策。
“盘中的涨跌都是‘噪音’,你看着那些数字波动,很容易被情绪带着走,做出冲动的决定。”老胡说,“我有次盘中看到一只股票突然拉升,脑子一热就买了,结果收盘就跌回去了,亏了不少。从那以后,我就规定自己,盘中绝不临时买股卖股,一切按开盘前的计划来。”
“复盘是为了‘总结经验’,计划是为了‘控制情绪’,短线做的是‘计划内的交易’,不是‘情绪上的赌博’。”
普通人做短线,这3个“认知误区”一定要避开
除了老胡的“保命习惯”,我这些年也发现,普通人做短线,很容易陷入几个“认知误区”,今天也给大家提个醒:
第一个误区:“短线是‘快速致富’的捷径。”
很多人觉得短线能“今天买明天卖,快速赚钱”,但老胡告诉我,真正能靠短线稳定赚钱的人,比中彩票还少。短线的本质是“赚波动的钱”,但波动是随机的,你不可能每次都猜对。
“我认识的做短线能长期赚钱的人,都是把短线当成‘副业’,用闲钱小仓位玩,赚了当零花钱,亏了也不心疼。”老胡说,“你要是把短线当成‘发财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早晚得栽跟头。”
第二个误区:“技术指标越多,短线做得越好。”
很多新股民做短线,喜欢研究各种技术指标,什么MACD、KDJ、布林带,恨不得把所有指标都用上。但老胡告诉我,指标越多,越容易“互相矛盾”,让你不知道该信哪个。
“我现在做短线,就看两个指标:成交量和均线。成交量看‘资金动向’,均线看‘趋势方向’,足够了。”老胡说,“指标是‘工具’,不是‘圣经’,你把简单的工具搞复杂了,反而会被工具牵着走。”
第三个误区:“别人的‘短线秘籍’能复制。”
网上有很多所谓的“短线大神”,分享自己的“赚钱秘籍”,很多人就照着学,结果亏得一塌糊涂。老胡就吃过这亏,他曾经照着一个“大神”的方法操作,结果亏了不少。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操作风格都不一样,别人的方法适合他,不一定适合你。”老胡说,“短线得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这个系统是你自己在一次次操作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抄别人的。”
“就像穿鞋,别人穿42码的舒服,你脚小,穿38码的才舒服,硬穿大码的,只会把脚磨破。”
写在最后:短线不是“游戏”,是“修行”
老胡现在做短线,心态比以前平和多了。他说短线其实是一场“修行”,修的是自己的“贪心”和“恐惧”。你能控制住自己的贪心,就不会因为想多赚一点而被套;能控制住自己的恐惧,就不会因为亏了一点而慌不择路。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喜欢短线的刺激,不想做长线。没关系,但你得先记住老胡的那些“保命习惯”,先保证自己在市场里“活着”,再去追求刺激和利润。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50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