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的笨办法好用到爆!小白照着做不用费脑还稳赚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总有人问我:“买基金是不是得天天看盘、研究行业报告?我连K线图都看不懂,是不是只能当韭菜?”其实真不是——我见过不少人天天盯着热点追,今天买新能源、明天换半导体,最后亏得底朝天;反而有些跟我一样的“懒人”,用最笨的办法买基金,几年下来倒赚了不少,还不用操心。

今天就把这几个“笨办法”扒透,不用你懂复杂理论,不用天天盯手机,甚至不用挑基金经理,小白照着做就行。这些办法看着“笨”,却能避开80%的坑,长期下来比那些“聪明操作”靠谱多了。

买基金的笨办法好用到爆!小白照着做不用费脑还稳赚

一、就买“打包好公司”的宽基指数基金,不用挑行业不用盯经理

很多人买基金最头疼的就是“选啥”——看行业基金怕踩雷(比如前两年教育基金跌穿,今年新能源又波动),选主动基金怕碰到“经理跳槽”“乱调仓”,越挑越纠结,最后随便买一只,亏了又怪自己运气差。

“笨办法”第一步就是:别瞎挑,认准宽基指数基金。啥是宽基指数基金?说白了就是把A股里几百家好公司“打包卖”,比如沪深300指数,选的是A股规模最大、最能赚钱的300家公司;中证500指数,是除了沪深300之外,规模排前500的成长型公司。你买一份这基金,就等于买了这些公司的股票,不用自己一个个挑,也不用怕单一行业崩了。

为啥说这是笨办法?因为它不用你判断“哪个行业会涨”“哪个经理厉害”——宽基指数覆盖的行业多,比如沪深300里有银行、消费、科技,就算一个行业跌了,别的行业可能涨,不会像行业基金那样“一跌到底”;而且这基金是“跟着指数走”,基金经理不用自己选股,不会出现“经理水平差”“乱买垃圾股”的问题,你买着也省心。

具体怎么选?3个小步骤,1分钟搞定:

1. 选主流指数:优先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这三个是A股最靠谱的指数,不会跑偏;

2. 选手续费低的:管理费+托管费尽量控制在0.6%以内(很多平台打1折后,一年才0.2%),比如某只沪深300基金,手续费一年才0.2%,比1.5%手续费的基金,1万块一年能省130块;

3. 选老基金:成立时间3年以上的,新基金没历史业绩,老基金经历过牛熊市,跌不透。

我邻居张阿姨之前买医疗基金亏了2万多,后来听我的买了沪深300指数基金,每个月发退休金就投500块,现在3年了,不仅回本,还赚了8000多。她说:“不用想这想那,到点扣钱,比自己瞎买踏实多了。”

二、每月发工资就自动投,不管涨跌都不动——定投的“笨”就是优势

很多人买基金总想着“抄底”,跌了怕继续跌不敢买,涨了又怕追高,结果要么买在山顶,要么错过机会。“笨办法”里最核心的就是:别琢磨“啥时候买”,每月发工资那天自动定投。

比如你每月10号发工资,就定在11号自动扣500块买宽基指数基金,不管当天指数是涨是跌,都不手动改金额、不改时间。为啥这办法管用?因为市场是来回晃的,你这个月买在高点,下个月可能买在低点,长期下来,成本会被摊平,不会出现“一次买在山顶,套好几年”的情况。

就说我同事小张,2020年开始定投中证500,每月15号发工资,16号自动扣800块。2022年那阵市场跌得厉害,他账户亏了快20%,身边人都劝他停了,他说“反正自动扣,不管了”,结果到2023年底,不仅回本,还赚了2000多块。要是他当时手动停了,就错过后面的反弹了。

这里要避开两个“聪明坑”:

1. 别“看行情改钱”:跌了就多投,涨了就少投,看似聪明,其实你根本猜不准底和顶,反而会打乱节奏;

2. 别中途放弃:很多人定投3个月,看到账户亏了就停,结果刚停就涨,后悔都没用。定投至少要坚持1年,最好3年,才能看到效果。

三、止盈不贪、止损不慌,就立两个“死规矩”

很多人定投赚了钱,却因为“贪”没卖,最后又亏回去;也有人亏了一点就慌,赶紧割肉,结果卖在地板价。“笨办法”的止盈止损很简单:给自己立两个死规矩,到点就执行,别犹豫。

先说说止盈:不用看K线,就两个标准,选一个就行:

1. 赚够目标就卖一部分:比如你想“每年赚20%”,投了3年总共赚够60%了,就先卖一半,把一半钱拿出来(比如投了1万,赚了6000,就卖8000,拿4000现金),剩下的继续定投;

2. 持有时间到了就卖一部分:比如你定“持有3年就卖30%”,不管赚没赚,都卖一点,避免长期拿着不涨,浪费时间。

再说说止损:宽基指数基金很少会“一直跌”,所以不用像股票那样跌5%就止损,反而可以“越跌越买”,立个规矩:指数跌超20%,就多投50%。比如你平时每月投500,要是沪深300跌了20%,这个月就多投250,凑750块,跌得越多,后面涨的时候赚得越多。

我之前帮我妈定投,2022年沪深300跌了21%,我就帮她把每月定投额从500提到750,到2023年反弹的时候,她的账户比没加投的人多赚了1500多块。记住:别临时改规矩——比如你定了赚20%止盈,到了又觉得“还能涨”,结果跌回去,哭都没用。

四、买了之后少看收益,别让涨跌影响心情

很多人买了基金,每天打开APP看8遍收益,涨了就截图炫耀,跌了就愁眉苦脸,甚至影响上班、睡觉。“笨办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买了之后别天天看,最多每周看一次,甚至删了APP都成。

为啥要少看?因为市场每天都在波动,今天跌1%,明天可能涨2%,你天天看,很容易被短期涨跌勾着走——比如今天跌了就想卖,明天涨了又想追,最后变成“追涨杀跌”,手续费花了不少,本金还亏了。

我认识个王叔,买了沪深300指数基金后,直接把基金APP删了,就留着银行卡短信提醒,每月扣钱了看一眼,半年才下载APP查一次收益。3年下来,他投了3万6,最后赚了1万2,比那些天天刷收益的人稳多了。他说:“眼不见心不烦,反而能坚持下来。”

还有个小技巧:把定投的银行卡和工资卡分开,别把生活费和定投的钱放一起。我之前有个朋友,定投的钱和房租钱在一张卡上,月底要交房租,基金刚好跌了,只能割肉卖,亏了不少。分开存,能避免这种麻烦。

五、别学花里胡哨的,就守着这一个办法

最后一点,也是最“笨”的:别学那些乱七八糟的技巧,就盯着“宽基指数+定投”这一件事做。很多人刚开始用这个办法赚了点钱,就觉得“不够多”,开始学别人买行业基金、做波段、搞基金组合,结果越操作越亏。

我之前有个朋友,用定投宽基赚了5000块,就觉得太慢,跑去买新能源、半导体基金,还学着“高抛低吸”,结果半年亏了4万多,最后又回来定投宽基,现在才慢慢回本。他说:“还是笨办法靠谱,虽然慢,但不心慌。”

记住:咱们普通人买基金,不是为了发大财,是让闲钱慢慢变多,不用天天操心。宽基指数基金跟着经济增长走,长期肯定是涨的;定投能摊平成本,避免买在高点;定规矩止盈止损,能锁定收益、不慌神。这一套办法虽然“笨”,但能让你稳稳赚到钱,比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技巧靠谱多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买基金的“笨”,其实是聪明

很多人觉得“笨办法”赚得慢,想找“快速赚钱的技巧”,但市场里哪有“稳赚不赔的聪明招”?那些看似能赚快钱的方法,背后都是高风险,咱们普通人根本扛不住。

反而这些“笨办法”,不用你花太多时间,不用你懂专业知识,只要你能坚持,长期下来就能赚到钱。就像种庄稼,不用天天去拔苗助长,按时浇水施肥,到了季节自然有收获。

要是你之前买基金亏过,或者刚入门不知道咋弄,就试试这些办法——选个沪深300指数基金,每月发工资自动扣几百块,然后该上班上班、该带娃带娃,过两年再看,说不定能给你个惊喜。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8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9小时前
下一篇 19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