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楼下遛弯碰到张姨,她拿着手机跟我吐槽:去年买的那只新能源基金,最多的时候赚了小3000,当时总想着“再涨500就卖”,结果没等几天,基金就开始跌,现在不仅利润没了,本金还亏了1000多。“早知道当初见好就收,也不至于现在白忙活一场!”
咱买基金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赚钱的时候不会卖”——要么贪心等更高,结果利润全吐回去;要么一慌神赚点就跑,错过后面的行情。其实止盈真没那么复杂,不用非得追求“卖在最高点”,关键是“分步骤卖”,把赚到的钱实实在在拿到手。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己用了3年的止盈方法,全是大白话,小白也能照着操作,再也不用怕“赚了又亏回去”。

先跟你说句实在的:为啥“乱卖”会把利润折腾没?
咱止盈时最容易踩的俩坑,我之前也踩过,现在想起来都后悔。先掰扯清楚,你肯定也遇到过:
第一个坑是**“贪心不卖,利润全飞了”**。就像张姨那样,明明已经赚了不少,却总觉得“还能再涨点”,结果市场一回调,之前赚的全没了,甚至还亏本金。有数据说,近3年里,那些赚了20%以上却没止盈的基民,最后有60%都把利润吐了回去,还有25%直接亏了本金。为啥?因为基金哪有一直涨的?涨多了肯定会回调,你以为能等更高,其实已经站在“短期高点”上了。
第二个坑是**“慌神乱卖,错过大行情”**。有的人买了基金就天天盯盘,刚赚5%,一看某天跌了2%,立马就慌了,赶紧卖了。结果卖完没几天,基金又开始涨,拍大腿都来不及。我同事小王去年就这么干:买的消费基金涨了8%,某天跌了1.5%,他立马赎回,结果后面这只基金又涨了20%多,现在还总跟我念叨“少赚了好几千”。
其实止盈的核心根本不是“卖多高”,而是“保住赚到的钱”。分步骤卖的好处就在于:既不会因为贪心把利润搞没,也不会因为慌神错过行情,稳稳拿住一部分利润,心里踏实。
我的分步骤止盈法:3步走,稳赚不踏空
这几年我靠基金赚的钱,基本都是用这个“3步止盈法”拿到手的,不管是牛市还是震荡市都好用。具体咋做,一步步跟你说,每个步骤都有实在的判断标准,不用你瞎猜:
第一步:先拿“保底利润”,卖30%-40%
当基金赚到你一开始就想好的“保底收益”时,先卖个三成到四成,把一部分利润揣兜里再说。比如你买基金前就计划好,赚20%就开始止盈,那等收益率到20%的时候,就先卖30%的份额。
为啥先卖这么多?一是“落袋为安”,这部分钱已经是你实实在在赚到的了,就算后面基金跌,你也没亏;二是“降低成本”,卖了30%后,剩下的份额成本会变低,后面就算回调,也不容易亏本金。
这里要注意:保底收益别瞎设,不是越高越好。一般来说,买沪深300、中证500这种宽基指数基金,保底收益设15%-20%就行;买主动基金(就是靠基金经理选股的),设20%-25%也够了。要是赶上行情好(比如牛市),可以稍微提一点,但别超过30%。咋定?你可以看这只基金过去3年平均每年涨多少,比如过去3年平均每年涨18%,那你设20%的保底收益就很合适,别贪心。
我去年3月买了1万2的沪深300基金,当时就把保底收益设成20%。等10月份的时候,基金涨到了1万4400(赚了2400),我就先卖了30%的份额,拿到了4320块,其中600多是纯利润。这时候就算后面基金跌,我至少已经赚了600,不亏。
第二步:看“市场还能不能涨”,再卖20%-30%
第一步卖完后,别着急卖剩下的,先看看市场到底还能不能接着涨,再决定下一步。要是市场还在往上走(比如大盘还在涨,你买的板块还是热门),就先拿着;要是市场开始跌了(比如大盘从高点跌了5%以上,板块热度也降了),再卖20%-30%的份额。
咋判断市场还能不能涨?不用看那些复杂的指标,咱普通人看俩简单信号就行:
1. 看大盘走势:就看上证指数,要是连着一周都在跌,或者从最近的高点跌了5个点以上,那就是市场要“歇会儿”了;
2. 看板块热度:你买的基金要是投科技、消费这些赛道,就看相关新闻——要是最近总说“某某赛道估值太高”“机构在卖这板块的股票”,那就是热度降了,该卖了。
我去年那只消费基金,第一步卖了30%后,又涨了10%,但后来刷新闻总看到“消费板块估值到了历史80%以上”,而且上证指数从高点跌了4个点,我就赶紧又卖了20%,又拿到了2880块,其中800多是利润。这时候我已经卖了50%,总共赚了1400多,剩下的50%就算跌,也不怕了。
这里要提醒一句:别等“跌透了”再卖,不用等跌10%才动手,跌5%左右就可以卖了。等你看到跌10%的时候,可能已经亏了不少利润,那时候再卖就晚了。
第三步:留“底仓”还是“清仓”,看情况定
剩下的30%-40%份额,分两种情况处理,看你自己的需求来:
第一种情况:要是市场还在往上走,而且基金也没出问题(比如基金经理没换,持仓的股票也还是优质的),就留10%-20%的“底仓”,剩下的20%卖了。底仓的作用就是“不错过后面的行情”,要是基金接着涨,你还有份额能赚;要是跌了,因为底仓少,也亏不了多少。
第二种情况:要是市场明显不行了(比如大盘从高点跌了10%以上,你买的板块开始走下坡路),或者基金出了问题(比如基金经理突然离职,或者持仓风格大变,本来投消费的,突然全转成地产了),就把剩下的30%-40%全卖了,清仓离场。别想着“等反弹再卖”,反弹的时候不一定能回到你现在的位置,反而可能越等越亏。
我去年那只消费基金,第二步卖完后,剩下的50%里,因为当时市场已经开始回调,我就卖了30%,留了20%底仓。后来基金又跌了8%,我底仓也就亏了几百块,但之前已经赚了1400多,整体还是赚的;要是当时直接清仓,赚得会更多,但留底仓是怕后面有反弹,能多赚点是点,不贪心就行。
止盈后别瞎买!这2件事比“咋卖”更重要
很多人止盈后会犯一个错:把卖基金的钱又随便买了别的基金,结果又亏了。其实止盈后该干啥,比“咋卖”还重要。我一般会做两件事,既不浪费钱,也不瞎折腾:
第一件事:把卖基金的钱先放“活期理财”里。比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或者银行的活期理财,收益虽然不高,但安全,而且想用的时候能随时取。别着急买新基金,等市场回调到“估值低的位置”(比如沪深300估值百分位低于30%)再出手,这样能避免“刚卖完又套进去”。我去年止盈后,把钱放余额宝里,等了3个多月,市场回调后又买了沪深300基金,现在又赚了15%左右。
第二件事:总结这次止盈的经验。比如你这次设的保底收益是20%,卖了之后基金又涨了10%,下次就可以把保底收益稍微提一点(比如22%);要是你卖了之后基金跌了,说明你止盈时机选得好,下次还这么干。每次总结一下,后面止盈会越来越准,不用瞎操作。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止盈要“不贪、不慌、有计划”
这几年我见过太多人买基金赚了钱,最后又亏回去,不是基金不好,是止盈没计划,要么贪心要么慌神。其实分步骤止盈真不难,关键是做到三点:
1. 不贪:别总想着卖在最高点,能拿到20%-25%的收益就不错了,落袋的才是真钱,账面数字再高也没用;
2. 不慌:别天天盯盘,基金涨一点跌一点很正常,到了你设的收益再动手,别因为一点小波动就慌着卖;
3. 有计划:买基金前就想好止盈目标和步骤,别临时抱佛脚,按计划来最稳。
现在2025年的市场,不少基金已经涨了不少,要是你手里的基金赚了钱,别再像张姨那样“等更高”,赶紧按这3步止盈,先把一部分利润拿到手。记住:基金赚钱不是靠“等”,是靠“卖”,落袋为安才是真赚了,不然再高的收益都是“纸上富贵”,没用。
咱普通人买基金图啥?不就是图个安稳赚钱,别让“贪心”和“瞎紧张”把到手的钱搞没了,按步骤来,赚点稳的比啥都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7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