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咱普通人入门基金,真不用懂那些花里胡哨的,今天就用唠嗑的劲儿,把“认识基金、选基金、配基金”这三件事说透,看完你就知道咋下手,不用再瞎琢磨。
一、先掰扯清:基金到底是啥?别被术语吓住
好多人一听到“基金”就觉得高级,其实特简单——就是你把钱凑给专业的人(基金经理),他再把好多人的钱放一起,去买股票、债券这些东西,赚了大家分,亏了也一起扛。咱不用把它想成啥金融产品,就当是“找个懂行的人帮咱管钱”。
再跟你说几个新手最容易懵的点,用大白话讲透:
1. 不是把钱扔出去就不管了:基金经理不能瞎买,有规矩管着。比如叫“股票型基金”,就必须至少买80%的股票;叫“债券型基金”,就得主要买债券。而且每天都会告诉你“每份值多少钱”(就是净值),你打开APP就能看到自己的钱是涨了还是跌了,明明白白的。
2. 基金就分三类,风险差老多了,别搞混:不用记那些复杂的分类,咱普通人记仨就行:
– 安稳型(几乎不亏的):比如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还有短债基金。主要放银行存款、短期债券,收益比活期存款高一点,放零钱、随时要用的钱特合适,比如下个月要交的房租,放这儿比活期划算,还能随时取。
– 平衡型(能赚点也能扛点跌的):就是混合型基金,又买股票又买债券。行情好的时候没股票型赚得多,但行情差的时候也不会跌太狠。适合想赚点比余额宝多的钱,又怕亏太多睡不着的人。
– 进攻型(想多赚点就得扛跌的):像股票型基金、指数基金,主要买股票。赶上好时候能赚不少,比如去年有的基金涨了30%,但跌的时候也狠,可能一下跌20%。得是能扛住亏损、打算长期拿着的人才能买,别上来就冲这个。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看到别人说“这基金去年涨了50%”就眼红,不管自己能不能扛跌就买。你想啊,要是你买了之后跌20%,晚上睡不着觉,那买它干啥?先搞明白自己能接受啥风险,再看对应的基金,别光盯着收益高的。
二、选基金:别傻看“收益排名”,这3个实在点才管用
好多人选基金,就盯着APP上“近3个月收益第一”的买,结果刚买就跌。其实那些短期排名都是虚的,选基金看这3个实在的,小白也能不踩坑:
1. 看基金经理:别找“新手”,找“扛过风浪的老司机”
基金经理是管钱的,他行不行直接影响你能不能赚钱。咋挑?就看俩事儿:
– 管了多久:至少得管满3年的。为啥?因为市场有涨有跌,3年能经历一轮“好时候”和“坏时候”(比如2022年跌得惨,2023年又涨回来)。要是只管了半年,就算短期收益高,也可能是运气好,不是真本事。你想啊,没经历过熊市的经理,跌的时候可能比你还慌。
– 管了多少钱(规模):别太小也别太大。规模小于2亿的要小心,买的人少,万一没人买了,基金可能就“黄了”(清盘),虽说钱能拿回来,但麻烦;规模大于100亿的也别碰,钱太多,买股票、卖股票都不方便,像大船难掉头,收益可能跟不上。一般选20-80亿之间的,不多不少正合适。
2. 看业绩:别盯“近1个月”,看“长期稳不稳定”
看业绩不是看“最近涨了多少”,得看3个时间段:近1年、近3年、近5年。最好是每个时间段的收益,都能排在同类基金的前一半(比如选混合型基金,就跟其他混合型比)。
举个例子:A基金近1个月涨了15%,但近3年才涨20%;B基金近1个月只涨10%,近3年却涨了40%。肯定选B啊!A可能只是赶上了短期风口,B是真能长期赚钱。
还有个坑:别买新基金!新基金没历史业绩,你不知道经理管得咋样,而且还有“封闭期”(比如3个月不能卖),万一买了跌了,想卖都卖不了。不如买成立3年以上的老基金,业绩摆在那儿,心里踏实。
3. 看手续费:别忽略“小钱”,长期能省不少
基金手续费看着不多,长期下来也不是小数。主要看俩费:
– 买的时候收的(申购费):现在支付宝、天天基金这些平台,大多打1折。比如原来要收1.5%,打折后才0.15%,买1万块只花15块。别傻愣愣在银行APP上买原价的,平白多花钱。
– 每年收的(管理费):这个不用你另外付,从基金里扣。比如股票型基金一般每年收1.5%,债券型收0.7%。同样条件下,选管理费低的,比如10万块钱,每年能差800块,积少成多啊。
三、配基金:别跟风买,“你能拿得住”才是最好的
选对基金的关键,不是选“最赚钱的”,是选“你买了之后不慌的”。咋判断合不合适?先问自己俩实在问题:
1. 你亏多少钱能扛住?(别嘴硬,得实际)
别光说“我能扛”,得算具体数。比如:
– 你买1万块基金,亏500块(就是跌5%)就晚上睡不着,总想看APP,甚至想马上卖掉——那你只能买余额宝、短债基金,别碰混合、股票型的,碰了准慌。
– 要是亏1000块(跌10%),你能劝自己“再等等,可能会涨回来”——那可以试试偏债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占比20%-40%),波动小点儿。
– 要是亏2000块(跌20%),你还能稳住,而且打算拿3年以上——那可以配点偏股的混合型基金、指数基金,想多赚点就得扛点跌。
我身边好多人踩坑:明明亏500就慌,偏要买股票型基金,跌了10%就急着卖,结果亏了钱还心态崩了。记住:宁愿少赚点,也别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钱没赚到还闹心,不值当。
2. 你这笔钱啥时候要用?(别想着“长期”,得具体)
钱要用的时间不一样,选的基金也不一样,别瞎配:
– 1年内要用的钱:比如下个月要交房租、年底要买车、给孩子交学费的钱——只能买货币基金、短债基金,保证随时能取,还不亏本金。要是把这钱买股票型基金,万一跌了,你急着用钱只能割肉,亏定了。
– 1-3年不用的钱:比如存着明年结婚用、后年给孩子报班的钱——可以买偏债混合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能赚点比余额宝多的收益,风险也不算大,到期用钱的时候大概率不亏。
– 3年以上不用的钱:比如你刚工作,存着10年后养老的钱、给刚出生的孩子存的教育金——可以配一部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基金。长期来看,股票型基金收益大概率比债券、货币基金高,而且时间长了,短期的涨跌就不算啥了,能扛过去。
比如我同事,每个月存1000块,打算存10年给孩子当大学学费,他就把70%的钱买偏股基金,30%买债券基金,平时也不咋看,反正短期跌了也不用急着卖;但要是他存的钱明年就要用,那买股票型基金就纯属瞎折腾。
四、小白最后避坑:这3个错别犯,一犯准亏
1. 别买太多:基金不是越多越安全
好多人觉得“买10只、20只基金,能分散风险”,其实是瞎折腾。买太多你根本管不过来,而且要是买的全是股票型基金,跌的时候一起跌,根本没分散风险,反而可能踩更多坑。小白一开始买3-5只就行,比如1只货币基金(放零钱)、1只债券基金(稳一点)、2只混合型基金(赚点收益),够分散了。
2. 别追涨杀跌:别看到涨就冲,跌就慌着卖
这是小白亏钱的最大原因!比如刷到别人说“这基金近1个月涨了20%”,你就跟风买,结果刚买就跌;又比如你买的基金跌了10%,你怕继续跌就赶紧卖,结果卖完没几天又涨回来了——来回折腾,钱没赚到,手续费倒花了不少。其实基金涨涨跌跌很正常,只要你选的基金经理靠谱、基金类型适合你,跌了别慌,拿着就行,别瞎操作。
3. 别瞎买:得知道基金买了啥
买基金前,一定要看“基金持仓”(在基金详情页里能找到),知道这只基金主要买了啥股票、债券。比如你不看好新能源,就别买重仓新能源的基金;要是你觉得消费、医疗这些行业长期有戏,就选重仓这些行业的基金。别稀里糊涂买了,后来才发现“哦,原来它买的全是我不看好的东西”,那不是找罪受嘛。
最后总结:小白入门就3步,简单得很
1. 先搞明白自己:算清亏多少钱能扛住,确定钱能放多久,知道自己该看哪类基金,别跟风。
2. 选基金看3个实在点:基金经理要管过3年以上、规模20-80亿的;业绩看近3年、5年稳的;手续费选打折的、管理费低的。
3. 先少投点试试水:别一开始就投几万块,先投1000、2000块,熟悉熟悉流程,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波动,等心态稳了、懂了再慢慢加钱。
其实基金入门真不难,难的是不贪心、不跟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小白不用急着赚大钱,先把基础打牢,学会选能拿得住的基金,长期拿着,慢慢就能赚到钱。记住:投资不是赌一把,稳一点,比啥都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6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