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到2025年A股长牛难产的十年之困!

从2015年到2025年,十年已逝,A股长牛却依旧难觅踪迹。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市场制度层面

– 发行与退市制度不完善:发行制度上,过去核准制限制企业上市速度与数量,一些优质企业转赴海外。且对盈利指标的严格要求,让新兴高成长企业难以满足上市条件。退市制度方面,业绩差的“僵尸企业”未及时退市,占用资源,扰乱秩序,使资金流向不合理,降低市场效率。

– 监管与投资者保护不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违法成本低难以杜绝。中小投资者在信息和资金上处于劣势,常成为受害者,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削弱市场信任。

上市公司自身

– 盈利能力欠缺:许多A股上市公司过度依赖政策或行业周期,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行业环境变化时,业绩大幅下滑,股价也随之暴跌。近年来上市公司每股盈利摊薄后总体水平除个别年份外基本维持不变,随着市场扩容,新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拖累整体水平。

– 分红意愿淡薄:大量上市公司吝于分红,将资金用于企业扩张等,甚至通过高送转炒作股价,投资者难以获稳定股息收入,只能靠股价波动获利,加剧市场投机氛围。

投资者结构与行为

– 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占比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易受情绪影响,追涨杀跌,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如2015年股灾,市场情绪从狂热到恐慌迅速转变,引发股市大幅下跌,破坏市场稳定,阻碍长牛形成。

– 投资行为短期化:无论是散户还是部分机构投资者,都存在投机性强的问题。市场热点和公司易被迅速炒高,透支未来空间,随后漫长阴跌消化涨幅,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上涨趋势。

宏观经济与外部环境

– 经济结构与股市的不匹配:经济过去依赖投资和出口,资源集中在传统产业,对股市直接贡献有限。新兴产业虽代表未来方向,但在A股占比曾较低,且发展初期盈利周期长,A股难以充分反映经济转型成果,错失长牛机遇。

–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摩擦、全球经济波动等,增加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盈利和投资者信心。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资金流出股市或持币观望,给股市带来压力。

市场文化与理念

– 投机文化盛行:部分市场参与者将股市视为短期套利工具,忽视长期投资价值,这种文化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市场更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短期投机机会,而非企业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导致市场波动大,长牛基础不稳。

– 长期投资理念缺乏:在A股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的认可度不高,缺乏耐心和信心,难以形成稳定的长期投资力量,不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

从2015到2025这十年间,A股长牛难产是制度、上市公司、投资者、宏观经济和市场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实现A股长牛,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投资者结构、营造良好的市场文化,为A股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83201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