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懵!1分钟让你搞懂股票到底是个啥

提到“股票”,你是不是总觉得它离自己很远?要么觉得是有钱人玩的游戏,要么被“K线”“市盈率”这些词绕得头晕,干脆直接划走?其实股票没那么玄乎,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掰扯清楚,哪怕你没接触过理财,看完也能搞明白股票到底是个啥。
首先得弄明白:股票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
你可以把一家公司想象成一个蛋糕店。比如老王开了家“老王蛋糕店”,一开始就他自己出钱、自己干活,每天卖蛋糕能赚点钱。但后来生意越来越好,老王想把店开大,开分店、进新设备、雇更多员工,可手里的钱不够了——这时候,他就想了个办法:把蛋糕店的“ ownership (所有权)”拆成小块,谁愿意出钱支持他,就给谁一小块“所有权”,以后店里赚了钱,持有“小块所有权”的人也能分一份;要是以后蛋糕店名气大了、值钱了,这些“小块所有权”也能跟着升值,甚至能卖给别人换钱。
而这个“小块所有权”,就是咱们说的股票。
所以本质上,买股票不是买一张“纸”或者手机里的一个数字,而是买了这家公司的“一小份股权”。你成了这家公司的“小股东”,不管公司是赚是亏,理论上都跟你有关系——公司赚钱了,可能会给你分“股息”“红利”;公司发展得好、市值涨了,你手里的股票也会跟着值钱,卖掉就能赚差价;但要是公司亏了钱、甚至倒闭了,你手里的股票也可能贬值,甚至变成一张废纸。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买股票能赚钱,有人会亏钱——因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行情一直在变,股票的价值自然也会跟着波动。
接下来要搞懂:咱们普通人买股票,到底是在哪买的?
你肯定听过“股市”“证券市场”这些词,其实咱们买股票的地方,就是专门交易股票的“市场”,最常见的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市),就像菜市场专门卖菜、超市专门卖日用品一样,这两个交易所就是专门让股票“买卖”的地方。
但普通人不能直接跑到交易所里去买股票,得通过“证券公司”这个“中介”。比如你手机里可能见过的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财富这些APP,它们就是证券公司开发的。你得先在证券公司开个“股票账户”,绑定银行卡,把钱从银行卡转到股票账户里,然后才能在APP上选自己想买的股票,点一下“买入”就能操作了——整个过程跟你在淘宝上买东西差不多,只不过买的是公司的股权。
这里要提醒一句:开股票账户很简单,现在手机上几分钟就能搞定,但千万别随便找个平台开,一定要选有“证券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公司,不然钱可能会有风险。国家对证券公司管得很严,正规公司都能在证监会官网查到,这点一定要注意。
然后是大家最关心的:买股票到底能靠啥赚钱?
很多人以为买股票就是“低买高卖赚差价”,其实不完全对,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咱们分开说。
第一个是“资本利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赚差价”。比如你以10块钱一股的价格买了某家公司的股票,过了一段时间,这只股票涨到了15块钱一股,你把它卖掉,每一股就能赚5块钱——这5块钱就是资本利得。反过来,要是股票跌到了8块钱一股,你这时候卖,每一股就亏2块钱。
这个收益方式的关键,就是判断股票“会涨还是会跌”,但这也是最难的地方。因为股票的价格受太多因素影响了:公司的业绩好不好、行业有没有前景、宏观经济怎么样(比如利率、汇率变不变)、甚至有没有政策支持或者利空消息,都会影响股价。比如前两年新能源行业火的时候,很多新能源公司的股票都涨得很猛;而要是某家公司爆出“财务造假”的消息,股价可能当天就暴跌——所以想靠赚差价赚钱,得花时间研究,不能瞎买。
第二个是“分红收益”,也就是公司赚钱后给股东分的钱。还是拿“老王蛋糕店”举例,要是今年蛋糕店赚了100万,老王决定把其中的50万分给持有股票的股东,那你手里有多少股,就能按比例分到相应的钱。比如公司总共有100万股,你有1000股,那你能分到的钱就是(50万÷100万)×1000=500块钱。
不过不是所有公司都会分红,也不是分红越多越好。有的公司处于成长期,赚的钱更愿意用来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这时候可能不分红或者少分红,但只要公司能持续发展,股价涨了,股东照样能赚钱;有的公司比较成熟,赚的钱稳定,就会定期分红,适合喜欢“稳稳的幸福”的投资者。
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不是买了股票就一定能赚钱,也不是“买的人多就会涨”。
很多新手刚进股市,看到别人买某只股票赚了钱,或者听说“这只股票要涨”,就跟着买,结果很容易亏。比如前几年有个词叫“抱团股”,就是很多机构一起买某几只股票,把股价推得很高,不少散户看到股价一直在涨,就跟着进去,结果后来机构开始卖,股价大跌,散户就被套住了。
还有人觉得“股票跌了就补仓,总能涨回来”,其实也不对。要是你买的公司本身有问题,比如业绩连续亏损、有违法违规行为,那股票可能会一直跌,甚至被“退市”——退市就是这只股票不能在交易所交易了,你手里的股票就很难卖出去,最后可能血本无归。比如之前的“长生生物”,因为疫苗造假被退市,很多投资者手里的股票就变成了废纸。
所以买股票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你买的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它的产品或服务有竞争力吗?最近几年的业绩怎么样?有没有潜在的风险?这些信息都不是秘密,在证券公司的APP上、公司的官网、交易所的公告里都能查到,花点时间研究,比瞎买靠谱多了。
最后再说说:普通人想接触股票,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别拿“救命钱”炒股。炒股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赚钱。所以买股票的钱,应该是你“闲钱”——就是就算亏了,也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不会让你睡不着觉的钱。比如你每个月工资除了开销,还能剩2000块,那可以拿一部分出来试试,但千万别把养老钱、买房钱、孩子的学费都投进去,那样风险太大了。
第二,别贪多,先从小金额、少数几只股票开始。很多新手刚开户,就想“多买几只,东边不亮西边亮”,结果买了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股票,根本没时间研究每只股票的情况,最后哪只都没管好。其实刚开始炒股,选1-2只自己稍微了解的股票,小金额买入,先熟悉一下交易规则、感受一下股价的波动,等有了经验再慢慢调整,会更稳妥。
第三,别天天盯着股价看。很多人买了股票后,一天到晚刷APP看股价,涨了就开心,跌了就焦虑,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其实股票的短期波动很正常,就像蛋糕店今天生意好、明天生意差一样,偶尔的涨跌不代表公司出了问题。要是你做的是“长期投资”,比如看好某家公司的长期发展,打算持有几年,那没必要天天盯着短期股价,反而会被波动影响判断。
第四,多学习,别信“小道消息”。市面上总有一些人说“我有内部消息,这只股票肯定涨”,或者推荐你买某只股票,这些基本都是坑。真正靠谱的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比如公司的财报、行业分析报告、证监会的公告。平时可以看看正规的财经科普内容,比如交易所的投资者教育平台、靠谱的财经公众号,慢慢积累知识,比听小道消息强多了。
看到这里,你应该对股票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吧?其实股票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它就是一种普通人也能参与的投资方式,核心是“分享公司的成长收益”。
当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不是空话,而是无数投资者用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如果你想尝试炒股,建议先花点时间了解清楚规则和风险,别着急下单;要是觉得自己暂时搞不懂,也可以先从低风险的理财方式开始,比如货币基金、国债,等有了一定的理财基础,再考虑接触股票也不迟。
最后想说:理财的本质是让钱为你工作,但前提是你得先懂它。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去掉对股票的“陌生感”,不管你要不要买股票,多了解一点金融知识,对自己的钱袋子总是好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8553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